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文言文
主题
作者
归有光《送狄承式青田教谕序》原文及翻译
归有光
原文
:
予与承式同举于乡,试于礼部,皆不第。而承式独以禄养为急,徘徊都下。送予出崇文门外,谓当得官浙中,因约余游钱塘西湖,远则在天台、雁荡之间,欲为东道主人,然又数不果。今年,始得处之青田。青田在万山中,足以读书谈道,优游自适。而浙东学者,近岁浸被阳明之教,为致良知之学。承式为人敦朴敛约,不喜论说,而中有自得者。今为人师,不容默默,亦将出其所有,以考论其同不同何如也。
浙东道学之盛,盖自宋之季世。高皇帝初定建康,青田刘文成公,实与景濂及丽水叶景渊、龙泉章三益四人,首先应聘而至。当是时,居礼贤馆,日与密议。浙东儒者皆在。盖国家兴礼乐,定制度,建学养士,科举之法,一出于宋儒。其渊源之所自如此。
近岁以来,处之科第,至阖郡不见一人。或者遂目为深山荒绝之区,而不知假令县岁贡数十辈,岂尽谓之才贤得人耶?以瓯粤区区二百年,有文成公为帝者师,不可谓之乏人也矣。天下承平日久,士大夫不知兵,一旦边圉有警,束手无策,徒望之勇猛强力之人。如此,则古所谓合射献馘于学宫者,何事耶?文成以书生,当方谷珍起海上,毅然建剿灭之策。佐石抹元师擒殄山寇,卒以保障乡里,挈全城以归兴王之运。其文武大略,且未可以一乡一国之士概之矣。
承式入公之里,而与其子弟游,能无慨然有感矣乎!夫山川之气,积二百年,当有发者。况以先王之道,六经孔孟之语训迪之。将见括苍之士,必有文武忠孝出而为国家之用者矣。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节)
【注】①教谕:明清时,县设“县儒学”,内设教谕一人,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译文
:
我和承式在乡试中同时中举,又一起参加礼部的考试,都没有考中。承式因为急于用官俸养亲,徘徊逗留在京城。他把我送出崇文门外,说倘若能够在浙东得官,就约我游览钱塘西湖,远一点的就到天台、雁荡之间,想要作为东道主(来接待我),然而又屡次没能实现。今年,承式才得以在青田县任职。青田县坐落在群山之中,足以研读诗书、谈说义理,悠闲自适地居住其中。浙东一带求学的人,近年来受阳明之教熏陶,学习致良知的学说(王阳明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的统一)。狄承式为人敦厚朴实含蓄内敛,不喜欢谈论辩说,然而胸中自有心得。现在已为人师,容不得再默不作声,也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考证评论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究竟有什么异同之处。
浙东道德学问的兴盛,大概从宋代末期开始。高皇帝最初定都建康,青田县的刘文成公(刘基),实际上和宋景濂以及丽水县的叶景渊、龙泉县的章三益四人,首先应聘到这里。在这个时候,居住在礼贤馆,每天与他们一起密切商议。浙东的儒生都会聚在一起了。国家振兴礼乐、确定法令制度、建设学宫培养士人、采用科举选才的方法,全都来自宋代儒学理念。它渊源的来由就是这样的。
近年来,通过科举得官的,全郡没有出现一个人。(因此)有的人就把这里看作是深山中荒凉落后的地区,却不知道,假使某县每年能中科举几十人,难道就能说这里出人才了吗?瓯粤地区在短短的二百年中,就出了作为皇帝老师的刘文成公,不可以说它缺乏人才。天下太平的时间已经很久,士大夫们不懂军事,一旦边境发生紧急情况,就束手无策,只能寄希望于那些勇猛强力的人。像这样的话,那么古代那些在学宫中想要建立功勋的人,能干什么呢?刘文成公作为一介书生,在方谷珍海上起兵的时候,毅然进献剿灭的建议。辅佐石抹元的军队抓捕、消灭山贼,最终得以保护了乡里,又带领全城人来归附明君,以振兴国家。他的文韬武略,是不可拿一乡一国的读书人来衡量的。
狄承式来到文成公的故里,同文成公的后生晚辈交游,能不有所感慨吗!山川的灵气,积聚了二百年,应当有所生发了。何况凭借先王之道,六经孔孟言论来教训启迪他们。我将看到括苍(丽水县)的读书人,一定会有文武忠孝的人出现而被国家所用。
相关练习:
归有光《送狄承式青田教谕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君讳楙传》
归有光《忠恕违道不远》
归有光《重修阙里庙记》
归有光《思子亭记》
归有光《菊窗记》
归有光《吴山图记》
归有光《畏垒亭记》
归有光《野鹤轩壁记》
归有光《世美堂后记》
归有光《弘玄先生自序赞》
归有光《上徐阁老书》
归有光《书斋铭》
归有光《送同年光子英之任真定序》
归有光《归府君墓志铭》
归有光《书郭义官事》
归有光《解惑》
归有光《赠熊兵宪进秩序》
归有光《保圣寺安隐堂记》
归有光《亡儿曾羽孙圹志》
归有光《吴纯甫行状》
归有光《玉岩先生文集序》
《送童子鸣序》
归有光《赠张别驾序》
归有光《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
归有光《周封君传》
归有光《悠然亭记》
归有光《封中宪大夫兴化府知府周公行状》
归有光《先妣事略》
归有光《归钺传》
归有光《家谱记》
归有光《宝界山居记》
归有光《魏诚甫行状》
归有光《归氏二贤传》原文及译文
归有光《自生堂记》
《真义堂记》
归有光《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雍里先生文集序》
归有光《容春堂记》
归有光《东园翁家传》
归有光《洧南居士传》
归有光《玄朗先生墓碣》
归有光《庄氏二子字说》
归有光《顾隐君传》
归有光《张自新传》
归有光《沧浪亭记》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
《雪竹轩记》
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