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旧唐书·卢钧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
        原文
            卢钧字子和,范阳人。元和四年进士擢第。开成元年,出为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其年终,代李从易为岭南节度使。南海有蛮舶之利,珍货辐辏。旧帅作法兴利以致富,凡为南海者,靡不捆载而还。钧性仁恕,为政廉洁,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自贞元以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因而物故,子孙贫悴, 虽遇赦不能自还。凡在封境者,钧减俸钱为营椟①;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孤儿稚女,为之婚嫁,凡数百家。由是山越之俗, 服 其德义,令不严而人化。三年将代,华蛮数千人诣阙请立生祠,铭功颂德。先是,土人与蛮獠杂居,婚娶相通。吏或挠之,相诱为乱。钧至立法,俾华蛮异处,婚娶不通,蛮人不得立田宅。由是徼外肃清,而不相犯。(会昌)四年,诛刘稹,以钧检校兵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是冬,诏钧出潞军五千戍代北,钧升城门饯 送,其家设幄观之。潞卒素骄,因与家人诀别,乘醉倒戈攻城门。监军以州兵拒之,至晚抚劳方定。诏钧入朝,拜户部侍郎,迁户部尚书。钧践历中外,事功益茂。后辈子弟,多至台司。至是急征,谓当辅弼,虽居端揆②,心殊失望。常移病不视事,与亲旧游城南别墅,或累日一归。十一年九月,以钧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入为太子太师,卒。
        (节选自《旧唐书·卢钧列传》)
        注:①椟:小棺材   ②端揆:尚书省长官。


        译文
            卢钧,宇子和,河北范阳人。元和四年考中进士。开成元年,离开都城担任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职务。当年冬天,又代换李从易担任岭南节度使。南海占有航行于东西方的外国船只往来的便利,各种珍奇货物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来。从前岭南的地方长官,想方设法为自己谋利来致富,凡在南海担任高官的,(在 离任时)没有一个不是满载而归的。卢钧性情仁慈对人宽厚,从政廉洁,他请监军兼任市舶使,自己对市舶使的工作完全不干预。自从贞元年间以来,获罪而流放岭南的士大夫,因贬去世,他们的子孙贫穷困苦,虽然遇到大赦也无力回到京城。凡是居留在岭南的,卢钧就节省自己的俸禄为他们备办棺材;其家有生病或死亡的 人,卢钧就为他家买药或办理丧事;其家有孤儿幼女(长大了),卢钧就为他家办婚事、备嫁妆,(上述情况)共有几百家。从此,岭南的老百姓对他的道德品行很 敬佩,政令虽然不是很严,而老百姓都甘愿受其教化。他治理岭南三年,在(任期后满)将要调离时,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几千人到朝廷请求为他建立生祠(即为 还活着的人建女祠堂,逢年过节去祭祀),给他刻石记功颂德。卢钧到岭南任职之前,当地的土著居民与外国人杂居在一起,相互通婚。(对此)政府官员有时出面 阻挠,那些当地人和外国人就相互串通制造动乱。而卢钧来到岭南后制定法规,让土人与外国人分开居住,互不通婚,外国人在当地不能买田建房。(在这些法规颁 布实行后)从此,岭南一带社会安定,不再发生土人与外国人互相串通制造动乱的事。(会昌)四年,(朝廷)讨伐刘稹,让卢钧担任检校兵部尚书,兼任潞州大都 督府长史。当年冬天,皇上下诏书命令卢钧派遣五千潞州士兵去戍守代北,(士兵出发前)户钧登上城楼给他们饯行,士兵的家人就在路边搭起帐幕观看。潞州的士兵一向骄横放纵,趁跟家人诀剩的机会,借看酒醉田头攻打城门。蓝军用州府的兵士进进抵抗,直到晚上,经过安抚慰问,那些骚乱的士兵才平静下来。(过后)皇 上下诏书将卢钧召回朝廷,封他为户部侍郎,兼任度支,后又提升他为户部尚书。卢钧先后在中央和地方任职,事业有成,功绩丰厚。他的后辈子弟,很多担任了高官。到这次被急速召回朝廷,他自以为会担任宰相职务,(但却未能如愿)虽然当了尚书省的长官,心里却非常失望。他常常上书称病而不管事,与亲朋旧友在城南别墅游玩,有时好几天才回一道城。(大中)十一年九月,朝廷任命卢钧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元尹,并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后来卢钧进入宫中担任太子太师,直到去世。


        相关练习:《旧唐书·卢钧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旧唐书·杜正伦传》《旧唐书·张允济传》(二)
        《旧唐书·段秀实传》《旧唐书·宋璟传》
        《旧唐书·张守珪传》《旧唐书·张公谨传》
        《旧唐书·鲁炅传》《旧唐书·李吉甫传》
        《旧唐书·杨朝晟传》《旧唐书·濮王李泰传》
        《旧唐书·薛放传》《旧唐书·薛季昶传》
        《旧唐书·温彦博传》《旧唐书·王珪传》
        《旧唐书·傅弈传》《旧唐书·卫次公传》
        《旧唐书·郝廷玉传》《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旧唐书·段志玄传》《旧唐书·李日知》
        《旧唐书·白居易传》(二)《旧唐书·阳城传》
        《旧唐书·严武传》《旧唐书·阳峤传》
        《旧唐书·杨发传》《旧唐书·薛讷传》
        《旧唐书·许孟容传》《旧唐书·吐蕃传》
        《旧唐书·魏徵传》《旧唐书·姚思廉传》
        《旧唐书·温造传》《旧唐书·韦绶传》
        《旧唐书·李勉传》《旧唐书·桓彦范传》
        《旧唐书·李景俭传》《旧唐书·令狐彰传》
        《旧唐书·杜鸿渐传》《旧唐书·窦参传》
        《旧唐书·李祎传》《旧唐书·齐映传》
        《旧唐书·姚瑞传》《旧唐书·于頔传》
        《旧唐书·李嗣业传》《旧唐书·姜师度传》
        《旧唐书·崔知温传》《旧唐书·张濬传》
        《旧唐书·苏弁传》《旧唐书·诸遂良传》
        《旧唐书·毕諴传》《旧唐书·李芃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