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新唐书·杜正伦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
        原文
            杜正伦,相州洹水人。隋世重举秀才,天下不十人,而正伦一门三秀才,皆高第,为世歆美。太宗素知名,表直秦王府文学馆。贞观元年,魏征荐其才,擢兵部员外郎。帝劳曰:“朕举贤者,非朕独私,以能益百姓也。我于宗娅故人,苟无能,终不得任。卿宜思有以称吾举者。”俄迁给事中,知起居注。帝尝曰:“朕坐朝,不敢多言,必待有利于民,乃出诸口。”正伦曰:“臣职左史,陛下一言失,非止损百姓,且笔之书,千载累德。”帝悦,赐彩段二百。
            太子监国,诏正伦行左庶子,兼崇贤馆学士。帝谓正伦:“吾儿幼,未有就德,我常物物戒之。今当监国,不得朝夕见,故辍卿于朝以佐太子。慎之勖之。”它日又言:“朕年十八,犹在人间,情伪无不尝;及即位,处置有失,必待谏,乃释然悟,况太子生深宫不及知邪?且人主不可自骄,今若诏天下,敢谏者死,将无复发言矣。故朕孜孜延进直言。卿其以是晓太子,冀裨益之。”出入两宫,典机密,以办治称。后太子稍失道,帝语正伦:“太子数私小人,卿可审喻之,教而不徙,其语我来。”故正伦显谏无所避。太子不从,辄道帝语督切,太子即表闻。帝责曰:“何漏泄我语?”对曰:“开示不入,故以陛下语怖之,冀当反善。”帝怒,出为谷州刺史,再贬交州都督。太子废,坐受金带,流驭州。
            正伦与城南诸杜昭穆素远,求同谱,不许,衔之。诸杜所居号杜固,世传其地有壮气,故世衣冠。正伦既执政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凿川流如血阅十日止自是南杜稍不振正伦工属文尝与中书舍人董思恭夜直论文章。思恭归,谓人曰:“与杜公评文,今日觉吾文顿进。”
        (选自《新唐书·杜正伦传》)


        译文
            杜正伦,相州洹水人。隋朝重视秀才科,考中者天下不到十人,而杜正伦一家有三个秀才,都是高中,被世人羡慕和赞美。太宗很早就知道了他的名声,上表召他入职秦王府文学馆。贞观元年,魏征举荐他有才能,升任兵部员外郎。皇帝勉励他说:“朕选拔贤才,不是朕个人喜好,而是因为能对百姓有好处。我对宗亲和故人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才能,最终也不会任用。你应该考虑有所作为以不辜负我对你的选拔。”不久迁任给事中,主持起居注事。皇帝曾说:“朕坐在朝堂,不敢多说话,必须是对百姓有利,才敢说出口。”杜正伦说:“臣位居左史,陛下一言有失,不仅损害百姓,而且记入史书,千年以后拖累圣德。”皇帝听后很高兴,赐给他彩缎二百匹。
            太子代行国事,诏令杜正伦任左庶子,兼崇贤馆学士。皇帝对正伦说:“太子年幼,没有形成好的品德,我总是事事告诫他。如今他担当监国的大任,不能够朝夕相见,所以停止你在朝廷的职务以便辅佐太子。你一定要谨慎努力。”过了几天又说:“朕十八岁时,还生活在民间,世上真假无不亲身经历;即位以后,处置有失误,必要等到有人劝谏,才恍然大悟,何况太子生长在深宫不经世事呢?况且君主不能骄傲,今天如果昭告天下,敢上谏者死,将不会再有人说话了。所以朕孜孜不倦地让人进谏直言。你要用此开导太子,希望能够对他有所帮助。”杜正伦出入皇宫和东宫,掌管机密,以办事精明著称。后来太子逐渐品行不端,皇帝对正伦说:“太子经常亲近小人,你可要明白地告诉他,教育他,如果他不改正,那你就告诉我。”所以杜正伦大胆劝谏无所顾忌。太子不听,正伦就转述皇帝的话来督劝他,太子随即上表奏闻。皇帝责问正伦说:“为什么泄漏我的话?”正伦回答说:“教导他而他听不进去,所以拿陛下的话吓唬他,希望他能弃恶从善。”皇帝大怒,将他贬出朝廷任谷州刺史,又贬任交州都督。太子被废,杜正伦因接受金带,被流放驭州。
            杜正伦与城南杜姓宗族关系向来疏远,请求与他们联宗,没有被对方接受,怀恨在心。众杜姓宗族所居之地号称杜固,世人相传此地有兴旺发达的地气,所以世代为官绅。正伦执政后,建议开凿杜固通水以利百姓。开通以后,水流如血,过十多天才停止,从此城南杜姓逐渐衰落。杜正伦善写文章,曾与中书舍人董思恭夜晚当值,谈论文章。思恭回府后,对人说:“和杜公评论文章,今天发觉我的文章顿有长进。”


        相关练习:《旧唐书·杜正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杜正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新唐书·段秀实传》《新唐书·刑法志》
        《新唐书·屈突通传》《新唐书·苗晋卿传》
        《新唐书·苏世长传》《新唐书·陆南金传》
        《新唐书·温彦博传》《新唐书·裴光庭传》
        《新唐书·韦丹传》《新唐书·权德舆传》
        《新唐书·儒学列传(上)》《新唐书·武平一传》
        《新唐书·石雄传》《新唐书·赵宗儒传》
        《新唐书·吕諲传》《新唐书·任敬臣传》
        《新唐书·牛僧孺传》《新唐书·刘幽求传》
        《新唐书·甄权传》《新唐书·杜景佺传》
        《新唐书·权万纪传》《新唐书·李承传》
        《新唐书·冯元常传》《新唐书·吉顼传》
        《新唐书·陆龟蒙传》《新唐书·郝士美传》
        《新唐书·王播传》《新唐书·郗士美传》
        《新唐书·李翱传》《新唐书·张巡传》(二)
        《新唐书·薛仁贵传》《新唐书·张孝忠传》
        《新唐书·李袭誉传》《新唐书·王重荣传》
        《新唐书·李渤传》《新唐书·张弘靖传》
        《新唐书·高俭传》《新唐书·卢坦传》
        《新唐书·宗楚客传》《新唐书·李光弼传》
        《新唐书·萧颖士传》《新唐书·陆贽传》
        《新唐书·柳浑传》《新唐书·宋璟传》
        《新唐书·张志和传》《新唐书·苑君璋传》
        《新唐书·何易于传》《新唐书·杜悰传》
        《新唐书·高元裕传》《新唐书·戴胄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