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苏辙《汉文帝论》原文及翻译

        苏辙
        原文
            老子曰:“柔胜刚,弱胜强。”汉文帝以柔御天下,刚强者皆乘风而靡。尉佗称号南越,帝复其坟墓,召贵其兄弟。佗去帝号,俯伏称臣。匈奴桀敖,陵驾中国。帝屈体遣书,厚以缯絮。虽未能调伏,然兵革之祸,比武帝世,十一二耳。吴王濞包藏祸心,称病不朝。帝赐之几杖,濞无所发怒,乱以不作。使文帝尚在,不出十年,濞亦已老死,则东南之乱,无由起矣。至景帝不能忍,用晁错之计,削诸侯地。濞因之号召七国,西向入关。汉遣三十六将军,竭天下之力,仅乃破之。

            错言:诸侯强大,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反疾而祸小,不削,反迟而祸大。世皆以其言为信,吾以为不然。诚如文帝忍而不削,濞必未反。迁延数岁之后,变故不一,徐因其变而为之备,所以制之者,固多术矣。猛虎在山,日食牛羊,人不能堪,荷戈而往刺之,幸则虎毙,不幸则人死,其为害亟矣。晁错之计,何以异此!若能高其垣墙,深其陷阱,时伺而谨防之,虎安能必为害。此则文帝之所以备吴也。

            呜呼!为天下虑患,而使好名贪利小丈夫制之,其不为晁错者鲜矣!

        译文
            老子说:“柔韧能够战胜刚硬,弱小能够战胜强大。”汉文帝采用怀柔的策略治理天下,那些刚硬强大的人全都顺风归服了。尉佗自封为南越王,文帝修复了他在中原的祖坟,召唤他的兄弟,赐予显贵的身份。尉佗就主动去掉了南越王的称号,俯首跪拜表示臣服。匈奴不顺服,侵扰中原。文帝屈尊给匈奴写信,并且送去丰厚的丝绵衣物。虽然没有能够调教驯服他们,但是汉匈战争,与汉武帝时代相比,不过仅占十分之一二。吴王刘濞暗藏谋反之心,谎称有病,不上朝。文帝赏赐他坐几和手杖,表达对兄长的尊敬。刘濞就没有逞威发怒的由头,叛乱也因此没能发动。假如汉文帝还活着,不会超过十年,刘濞也就已经老死了,那么来自东南地区的七王之乱,就没有可能发动起来。到汉景帝即位后,不能容忍地方诸侯势力,采用晁错的计策,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刘濞趁这样的时机号召七个诸侯,向西进攻函谷关。大汉王朝派遣了 36 位将军,竭尽全国的力量,才勉强战胜了他们。

            晁错的理论是:诸侯国已经强大了,中央削减他们的封地,他们会谋反;不削弱他们的封地,他们也会造反。中央主动削减他们的封地,他们发动叛乱迅速并且损害相对小:如果不削减他们的封地,他们发动叛乱会延迟但是损害巨大。世人都认为晁错的观点是正确的。我却不能认同。果真像文帝那样采用隐忍怀柔的政策,刘濞一定不会发动叛乱。拖延几年之后,诸侯国的发展变化情况就会不同了。慢慢地顺着他们各自势力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用来控制诸侯国的办法,本来就是有多种策略的。猛虎盘踞在山野,每天会捕食牛羊,百姓不能容忍,扛着长矛前去刺杀老虎,如果幸运,那么就将老虎杀死;如果不幸,那么人就被老虎咬死了,那样作为损失就太大了。晁错的计策与此相比有什么差别呢!如果能够修建起高高的墙垣,挖深那些陷阱,时时观察,谨慎地防备它,老虎哪里能成为祸害呢。这就是文帝用来防备刘濞的策略。

            诶!为国家思虑祸患,却让好名贪利而又缺乏节操能力和心胸的人来施行,大概不重蹈晁错覆辙的,就很难了。


        相关文言文
        《狄仁杰论》《超然台赋序》
        苏辙《历代论·姚崇论》苏辙《上高县学记》
        苏辙《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辙《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墓志铭》
        苏辙《墨竹赋》苏辙《吴氏浩然堂记》
        苏辙《晋论》苏辙《上两制诸公书》
        苏辙《唐太宗论》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
        苏辙《卜居赋(并引)》苏辙《上昭文富丞相书》
        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二)《燕赵论》
        苏辙《巢谷传》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苏辙《古今家诫叙》苏辙《民政策》
        苏辙《贾诩》苏辙《史官助赏罚论》
        《孟德传》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君术策五》苏辙《隋论》
        苏辙《武昌九曲事记》苏辙《颍滨遗老传》
        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苏辙《乞者赵生传》苏辙《东轩记》
        《齐州泺源石桥记》《东坡先生墓志铭》
        苏辙《藏书室记》苏辙《南康直节堂记》
        《古今家戒》叙·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苏辙《伯父墓表》
        苏辙《追和陶渊明诗引》《武昌九曲亭记》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