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赵与欢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赵与欢,字悦道,嘉定七年进士,以直宝章阁知安吉州。设铜钲县门,欲诉者击之,冤无不直。有富民诉幼子,察之非其本心,姑逮其子付狱,徐廉之,乃二兄强其父析业。与欢晓以法,开以天理,皆忻然感悟。又嫠媪仅一子,亦以不孝告,留之郡听,日给馔,俾亲馈,晨昏以礼,未周月,母子如初。二家皆画像事之。迁宗正少卿兼权户部侍郎寻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剖决明畅罪者咸服郊祀之夕大风雷与欢言国本未定又阵弭盗固本之策。有以刑罚术数言于帝者,与欢言:“导民有本。如臣待罪天府,岂遽能及民,惟其真实相孚,待以不扰,数月而庭讼弥寡。人心本善,有感必从。或谓厉以威、待以术者,非知本之论。”且言:“朝令夕改,非以示作新;旁蹊曲径,非以肃纪纲。”帝为悚然。明年改元嘉熙,襄、蜀残破,或望风弃地,召见便殿,言:“韩琦当仁宗朝,犹昼夜泣血。今主忧臣辱矣。”因具言防边之道,其后多见施行。与欢招刺三千人为忠毅军,又言:“禁卫虚籍及京口诸郡,悉宜募兵,统以郡将,财先赡军,余始上供,乞省不急之费。”荐文武士四十人。迁户部侍郎兼权兵部尚书,论边事至为深切。会饥民相携溺死,帝仍付临安府事,恩例视执政。与欢涕泣奉诏,亟榜谕曰:“今申奏振救,宜忍死须臾各全性命,伫沐圣恩。”都人相谓毋死。与欢上则祈哀公朝,下则推诚劝分,甘雨随至,米商来集,流移至者有以济之。力求纳禄,授资政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监修国史、实录院修撰。与欢至浙江,上召还,即日绝江去,帝为怅然。与欢三为府尹,尽力民事,都人称“赵端明”,必以手加额曰“赵佛子”也。
        (节选自《宋史·赵与欢传》,有朋删改)


        译文
            赵与欢,字悦道,嘉定七年中进士,凭直宝章阁身份掌管安吉州。在衙门前摆设一铜证,想上诉的人可以击打它,冤情没有不得到公正处理的。有一富人上诉自己的小儿子,赵与欢观察到这并不是富人的本意。姑且逮捕他的小儿子送到监狱里,慢慢地访查此事,竟是小儿子的两个哥哥强迫父亲分家业。赵与欢用法律晓喻他们,用道理开导他们,他们都高兴得有所感悟。又有一个年老寡妇,只有一个儿子,也以不孝顺的罪名来告她的儿子。赵与欢把他们留在衡门,每天提供食物,让儿子亲自喂他母亲吃,早晚以礼相待,不满一月,母子和好如初。这两户人家都为赵与欢画像并供奉他。赵与欢升迁为宗正少卿并兼职暂代户部侍郎,不久装任临安知府和浙西安抚使。分析解决问题明白流畅,有罪的人都服气。皇帝在城郊祭祀快结束时,刮大风打着震雷,赵与欢进言说国家的根基未稳,并陈述消除盗感巩固根基的国策。有人向皇帝进言使用刑罚和权谋,赵与欢说:“引导百姓要有根本,像我供职在朝廷,哪里就能了解百姓呢?只有与真实情况相符,不打扰百姓,几个月后诉讼就更少了。人的本心是善良的,有感动一定会跟从。有的人称要用威严的态度磨砺百姓,用权术来对待百姓,这不是知道根基的言论。”又说:“早晨的命令晚上就更改,不是用来显示教导百姓的做法;像大道旁边狭小而弯曲的路径一样的权术,不是用来整肃纲纪的办法。”皇帝听后表现得非常肃敬。第二年改元为嘉熙,襄、蜀两地破败,有的守将面对边敌望风而逃并放弃土地,皇帝在偏股召见赵与欢,赵与欢说“韩琦在仁宗朝中,犹且整天哭泣而流血。现在君王忧愁臣子受辱。”于是详细进言防御边塞的方略,以后大多被施行。赵与欢招募三千人为忠毅军,又说“禁卫军空缺处和京口各县郡,都应该招募士兵,用郡将统领,先供给军队财物,其它的地方才能供给,希望节省不急需的费用。”推荐文武之才四十人。升迁为户部侍郎兼职暂代兵部尚书,谈论边防之事最为真挚恳切。恰逢饥民相约一起淹死,皇帝仍然把临安知府的事务交付给他,待遇比照执政大臣。赵与欢哭着接受诏书,马上张榜告诉百姓说:“现在向朝廷上奏申请赈灾救济,大家应该在忍死求生片刻之中各自保全性命,沐浴皇帝恩德。”京城人相互劝说不要死。赵与欢向上在朝廷里祈求同情,向下以诚相待劝大家互相帮助。雨水随之而至,卖米的商人来到集市,流浪而来的人有东西救济了。赵与欢力求辞官,但还是授予他资政股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监修国史、实录院修撰等职。赵与欢到浙江去,皇上召他回来,但当天渡江离开了,皇帝表现出很失落的样子。赵与欢三次做府尹,尽力于百姓的事务,京城的人称他“赵端明”,一定把手放在额头上高兴地称他为“赵菩萨”。 


        相关练习:《宋史·赵与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宋史·赵瞻传》《宋史·刘文质传》
        《宋史·胡寅传》《宋史·陈禾传》(二)
        《宋史·王随传》(二)《宋史·姚坦传》
        《宋史·吕景初传》《宋史·张枃传》
        《宋史·任福传》《宋史·汪藻传》
        《宋史·项安世传》《宋史·曾巩传》(二)
        《宋史·薛季宣传》《宋史·谢方叔传》
        《宋史·郑獬传》《宋史·陈若拙传》
        《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宋史·宋偓传》
        《宋史·王质传》《宋史·彭思永传》
        《宋史·晏敦复传》《宋史·廖德明传》
        《宋史·张雍传》《宋史·太祖本纪》(二)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宋史·张运传》
        《宋史·陈尧叟传》《宋史·李纲传》
        《宋史·石公弼传》《宋史·陆游传》
        《宋史·王遂传》《破瓮救友》
        《宋史·李昉传》《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宋史·薛向传》《宋史·慎从吉传》
        《宋史·苏元老传》《宋史·王琪传》
        《宋史·任中正传》《宋史·宋敏求传》
        《宋史·魏杞传》《宋史·柴中行传》
        《宋史·陈瓘传》《宋史·赵开传》
        《宋史·尹洙传》《宋史·鲜于侁传》
        《宋史·洪迈传》《宋史·倪思传》
        《宋史·李允则传》《宋史·吕公弼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