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书·沈演之传》原文及翻译

        宋书
        原文
           沈演之字台真,吴兴武康人也。演之年十一,尚书仆射刘柳见而知之,曰:“此童终为令器。”家世为将,而演之折节好学,读《老子》日百遍,以义理业尚知名。袭父别爵吉阳县五等侯。郡命主簿,州辟从事史,西曹主簿,举秀才,嘉兴令,有能名。元嘉十二年,东诸郡大水,民人饥馑,吴义兴及吴郡之钱唐,升米三百。以演之及尚书祠部郎江邃并兼散骑常侍,巡行拯恤,许以便宜从事。演之乃开仓廪以赈饥民,民有生子者,口赐米一斗,刑狱有疑枉,悉制遣之,百姓蒙赖。
            转别驾从事史,深为义康所待,故在府州前后十余年。后刘湛、刘斌等结党,欲排废尚书仆射殷景仁,演之雅仗正义,与湛等不同,湛因此谗之于义康。尝因论事不合旨,康变色曰:“自今而后,我不复相信!”演之与景仁素善,尽心于朝廷,太祖甚嘉之,以为尚书吏部郎。
            十七年,义康出籓,诛湛等,以演之为右卫将军。景仁寻卒,乃以后军长史范晔为左卫将军,与演之对掌禁旅,同参机密。二十年,迁侍中,右卫将军如故。大祖谓之曰:“中领卫,望实优显,此盖宰相便坐,卿其勉之。”上欲伐林邑,朝臣不同,唯广州刺史陆徽与演之赞成上意。及平,赐群臣黄金、生口、铜器等物,演之所得偏多。上谓之曰:“庙堂之谋,卿参其力,平此远夷,未足多建茅土。廓清京都,鸣鸾东岱,不忧河山不开也。”二十一年,诏曰:“总司戎政,翼赞东朝,惟允之举,匪贤莫授。侍中领右卫将军演之,清业贞审,器思沈济。右卫将军晔,才应通敏,理怀清要。并美彰出内,诚亮在公,能克懋厥猷,树绩所莅。演之可中领军,哗可太子詹事。”晔怀逆谋,演之觉其有异,言之太祖,晔寻事发伏诛。迁领国子祭酒,本州大中正,转吏部尚书,领太子右卫率。虽未为宰相,任寄不异也。   
                                                     (节选自《宋书·沈演之列传》)


        译文
            沈演之字台真,吴兴武康县人。沈演之十一岁时,遇见尚书仆射刘柳,刘柳对他很赏识,说:“这个孩子长大后一定能成为美才。”他家世代是武将,而他却能改变志节,笃好学问,每天诵读《老子》一百遍,以经义名理的学问和良好的品德著称。因袭父亲另外的爵号,为吉阳县五等侯。郡任命他为主簿、州辟从事史、西曹主簿,推荐为秀才,拜嘉兴县令,以有才能闻名。元嘉十二年,扬州东部诸郡发生严重水灾,民众饥馑,吴郡、义兴郡及吴兴郡的钱塘县,一升米的价格高达三百钱。朝廷委任沈演之和尚书祠部郎江邃二人同为散骑常侍,巡行诸郡,拯救抚恤,允许斟酌事势,自行处理,不必请示。沈演之于是开仓廪出米粮赈济饥民。民户有生子的,一口人赐米一斗,断案判刑有冤枉不实的,下令统统放回,百姓依此得以生存。
            后转任州别驾从事史,因深得刘义康的信赖,所以在府州任职前后长达十余年,后来刘湛、刘斌等人结成朋党,想排斥并废黜尚书仆射殷景仁,沈演之主持正义,不与刘湛等人同流合污,因此刘湛在刘义康面前毁谤他。曾经有…。次因为他论事不合意,刘义康脸色大变,说:“从今以后,我不再相信你!”沈演之与殷景仁二人平素关系很好,对朝廷尽心竭力,深得太祖赞许,拜为尚书吏部郎。
           元嘉十七年,刘义康被贬到籓地,刘湛等人被杀,任命沈演之为右卫将军。不久殷景仁病死,于是以军长史范晔为左卫将军…与沈演之共掌禁军,同参机密。元嘉二十年,迁侍中,仍保留右卫将军。太祖对他说:“侍中领禁卫,名望很优越显赫,这实际上是丞相的位次,你好自为之。”太祖要征伐林邑,朝臣不赞同,只有广州刺史陆徽和沈演之二人表示赞成。林邑平定后,赏赐群臣黄金、奴婢、铜器等物品,沈演之所得最多。太祖对他说:“庙堂的谋划,卿参与效力,平定这一远方的夷人,还不能多封爵诸侯。侍廓清京都,出行东泰,不愁不开国授土啊!”元嘉二十一年,下诏说:“总理军政,辅弼东朝的要职,只能公『F妥当地选举,非杰出人才不能授任。侍中领右卫将军沈演之,为人忠清谨慎,才思深邃贯通。右卫将军范哗,才能通达,应对敏捷,条理清楚简要。二人都美质显露于外,忠诚坚定为公,能勤勉谋划,立政绩于本职。沈演之可迁中领军,范晔可迁太子詹事。”范晔胸怀叛逆的阴谋,沈演之有所察觉,告诉太祖,不久范晔东窗事发,被杀。沈演之迁领国子祭酒,本州大中正,转吏部尚书,领太子右卫率。虽然不曾担任宰相,任用与丞相没有区别。

        相关练习:《宋书·沈演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宗悫乘风破浪》《宋书·谢述传》
        《宋书·史嵩之传》《宋书·江智渊传》
        《宋书·孝义传》《宋书·王景文传》
        《宋书·谢灵运传》《宋书·戴颙传》
        《宋书·薛安都传》《宋书·胡藩传》
        《宋书·张茂度传》《宋书·臧熹传》
        《宋书·刘道规传》《宋书·许均传》
        《宋书·徐湛之传》《宋书·沈璞传》
        《宋书·竟陵王刘诞传》《宋书·向靖传》
        《宋书·沈亮传》《宋书·刘秀之传》
        《宋书·顾觊之传》《宋书·檀道济传》
        《宋书·陶潜传》《宋书·蔡兴宗传》
        《宋书·王敬弘传》《宋书·宗越传》
        《宋书·王准之传》《宋书·毛修之传》
        《宋书·殷景仁传》《宋书·王韶之传》
        《宋书·吕祖谦传》《宋书·袁淑传》
        《宋书·刘道产传》《宋书·刘延孙传》
        《宋书·谢晦传》《宋书·刘大夏传》
        《宋书·垣护之传》《宋书·何承天传》
        《宋书·刘穆之传》《宋书·宗悫传》
        《宋书·何执中传》《宋书·王僧达传》
        《宋书·王诞传》《宋书·沈怀文传》
        《宋书·孔觊传》《宋书·谢庄传》
        《宋书·谢弘微传》《宋书·臧质传》
        《宋书·王懿传》《宋书·张畅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