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国语·周语》原文及翻译

        国语
        原文
            宣王即位,不籍千亩①。虢文公谏曰:“不可。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②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庬③纯固于是乎成,是故稷为大官。古者,太史顺时覛④土,阳瘅愤盈,土气震发,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
            “先时五日,瞽告有协风至,王即斋宫,百官御事,各即其斋三日。王乃淳濯飨醴,及期,郁人荐鬯⑤,牺人荐醴,王裸鬯,飨醴乃行,百吏、庶民毕从。及籍,后稷监之,膳夫、农正陈籍礼,太史赞王,王敬从之。王耕一坺,班三之,庶民终于千亩。其后稷省功,太史监之;司徒省民,太师监之。毕,宰夫陈飨,膳宰监之。膳夫赞王,王歆太牢,班尝之,庶人终食。
            “是日也,瞽⑥帅音官以风土。廪于籍东南,钟而藏之,而时布之于农。稷则遍诫百姓纪农协功,曰:‘阴阳分布,震雷出滞。土不备垦,辟在司寇。’乃命其旅曰:‘徇。’农师一之,农正再之,后稷三之,司空四之,司徒五之,太保六之,太师七之,太史八之,宗伯九之,王则大徇⑦。耨获⑧亦如之。民用莫不震动,恪恭于农,修其疆畔,日服其镈⑨,不解于时,财用不乏,民用和同。“是时也,王事唯农是务,无有求利于其官以干农功,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则享祀时至而布施优裕也。“今天子欲修先王之绪而弃其大功,匮神乏祀而困民之财,将何以求福用民?”
            王不听。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节选自《国语•周语》

        译文
            周宣王即位后,不去行天子耕籍田一千亩之礼。虢文公劝谏说:“不能这样。民众的大事在于农耕,天帝的祭品靠它出产,民众的繁衍靠它生养,国事的供应靠它保障,和睦的局面由此形成,财务的增长由此奠基,强大的国力由此维持,因此稷是很重要的官职。古时候,太史按时令察看土情,当阳气积聚充足,土气开始活动,房星在中晨见于南天,日月都出现于营室,这时土地便可耕耘了。
            开耕前五天,乐师报告有当令的和风吹来,天子莅临斋宫,百官各有其职,都一齐斋戒三天。天子还要沐浴饮醴酒,届时,郁人进献香酒,牺人进献甜酒,天子以酒灌地行礼,然后饮醴酒,众吏、庶民都随从参加。到籍田时,稷负责监察,膳夫、农正安排籍礼,太史在前引导,天子恭敬地跟在后面。天子耕一下,百官依次每人耕三下,轮到庶民就耕完了整片籍田。然后由稷检查质量,太师负责监察;司徒检查民众的耕土,太师负责监察。结束之后,宰夫陈设宴席,膳宰负责监察。膳夫在前引导,天子享用牛羊猪三牲具备的祭品,百官依次品尝,庶民最后进食。
            这一天,乐师带领他的属官审听土风。粮仓建于籍田东南,作物集中收藏在里面,按时令分发作种子。稷就一一告诫百姓要协力耕耘,说:‘日夜均等,春雷惊动了蛰伏的虫豸。田地不全部翻遍,将由司寇治罪。’于是命令众人道:‘开始干。农师第一,农正第二,后稷第三,司空第四,司徒第五,太保第六,太师第七,太史第八,宗伯第九,然后天子履行亲耕仪式。收获时也如此。’农具都动用起来了,大家都勤奋地从事耕作,整治田界,天天拿着锄具,不错过农时,国家的财物因此而不缺乏,百姓因此而和睦相处。当时,天子的事务只注重于农耕,从不要求自己的官员干别的事而妨碍农务。春、夏、秋三季务农而在冬季演习武功,因此征伐则有斗志、守备则有财力。像这样,才能取悦于神灵而得到民众拥戴,祭祀能按时供应而国家用度充裕。现在陛下打算继承先王的事业而废弃那最重要的事情,使供神的祭品匮乏而阻塞民众的财路,以后靠什么向神祈福、役使民众呢?”
            宣王不听劝谏。三十九年,在千亩发生战争,王室的军队被姜氏之戎打败。


        相关练习:《国语·周语》《太平广记·杜伯名》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国语·鲁语·鲁襄公如楚》《方苞禁酒之议》
        苏轼《三槐堂铭并序》《赵文子冠》
        《国语·鲁语》《明史·赵彦传》
        《太宗纳谏》《赵简子传》
        《旧唐书·杜甫传》《国语·楚语》
        《国语·越语下》国语《吴王夫差既许越成》
        唐甄《室语》《叔向贺贫》原文及译文
        《李贺作诗》《螳螂捕蛇》
        《国信使郝文忠公》《聊斋志异·种梨》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核工记》
        《董叔攀附权贵》《楚人学舟》
        《后汉书·陈蕃传》《汉董永》
        《明史·鲁穆传》《二鹊招鹳》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国语·敬姜论劳逸》
        《国语·季文子以德为荣》《书谢御史》
        《敬姜论劳逸》《国语·晋语四·公子过郑》
        《淳于髡献鹄》《孝丐》
        《国语·吴王夫差起师伐越》《旧唐书·高适传》
        《昔有长者子》《苏轼徙知徐州》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