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贞观政要·论征伐》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
        原文
            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首帅冯盎、谈殿阻兵反叛。诏将军蔺謩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秘书监魏征谏曰:“中国初定,疮痍未复,岭南瘴疡,山川阻深,兵运难继,疾疫或起,若不如意,悔不可追。且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此则反形未成,无容动众。陛下未遣使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今若遣使,分明晓谕,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太宗从之,岭表悉定。侍臣奏言:“冯盎、谈殿往年恒相征伐,陛下发一单使,岭外帖然。”太宗曰;“初岭南诸州盛言盘反朕必欲讨之魏征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遂得岭表无事不劳而定,胜于十万之师。”乃赐征绢五百匹。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至如颉利,往岁数来侵我国家,部落疲于征役,遂至灭亡。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若我兵士疾疫,虽克剪此蛮,亦何所补?言语之间,何足介意!”竟不讨之。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北狄世为寇乱,今延陀倔强,须早为之所。朕熟思之,惟有二策:选徒十万,击而虏之,涤除凶丑,百年无患,此一策也。若遂其来请,与之为婚媾。朕为苍生父母,苟可利之,岂惜一女!北狄风俗,多由内政,亦既生子,则我外孙,不侵中国,断可知矣。以此而言,边境足得三十年来无事。举此二策,何者为先?”司空房玄龄对曰:“遭隋室大乱之后,户口太半未复,兵凶战危,圣人所慎,和亲之策,实天下幸甚。”
            太宗《帝范》曰:“夫兵甲者,国家凶器也。土地虽广,好战则民凋;中国虽安,忘战则民殆。凋非保全之术,殆非拟寇之方,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故农隙讲武,习威仪也;三年治兵,辨等列也。故知弧矢之威,以利天下,此用兵之职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九·论征伐》)


        译文
            贞观初年,岭南各州县上奏告发高州统帅冯盎、谈殿起兵反叛。唐太宗下诏令将军蔺謩调动江南、岭南几十个州县的士兵讨伐。秘书监魏征进谏劝止说:“中原刚刚获得太平,创伤还没有恢复,岭南地区多瘴疬,山川险阻,士兵行军难以跟上,疫情也可能发生,如果事情不能如意,后悔就来不及。况且,冯盎如果真的造反,一定会趁着中原没有安定,勾结南方少数民族,分兵据守险要之地,攻城略地,设置州府。什么原因使他被告发多年,他的军队却没有攻出岭南呢?这表明他反叛的形迹并没有形成,没有出兵的地方。陛下没派使者前去查明虚实,就让他前来拜谒,恐怕不明智。现在如果派人去弄清真相讲明道理,一定不用劳烦军队,自会使他前来朝廷。”唐太宗接受了这个意见,岭南地区得以安定。事后侍臣上奏说:“冯盎、谈殿过去常常相互作战,陛下只派了一个使者,岭南地区就顺从服气了。”唐太宗说:“当初,岭南各州盛传冯盎要叛乱,我决心讨伐他,魏征多次进谏,认为只要采取仁德的策略,必定不用讨伐自会来归顺。我听从了魏征的建议,于是岭南获得了安定。不劳烦军队就获得安定,这胜过十万大军的威力。”于是赏赐魏征五百匹绢。贞观四年,主管官员报告说:“林邑是南蛮小国,奏章的言辞却不恭顺,请派遣军队讨伐它。”唐太宗说:“自古以来穷兵黩武的人,没有不自取灭亡的。苻坚自恃兵力强大,势必要吞并晋朝,发动百万兵力,结果一举灭亡。隋炀帝也势必要攻取高丽,多年劳役不断,人民很是怨恨,于是他死在小人之手。至于突厥颉利,往年他多次侵犯中原,部落成员疲于征战和服劳役,于是他也走向了灭亡。我如今看到了这些,怎么能够轻易就发兵?如果我军士兵染上疾病,即使战胜了南蛮,又有什么好处呢?南蛮林邑只是在言语之间不恭顺,哪里值得在意!”最终没有讨伐林邑。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对侍臣说:“北狄历来制造叛乱,现在薛延陀态度强硬,应该早日处置他们。我仔细考虑,只有两个策略:选派十万精兵,讨伐虏获他们,铲除凶残丑恶之徒,百年可以没有祸患,这是一个策略。如果满足他们的请求,与之通婚。我是百姓的父母,如果可以有利于天下,怎么会吝惜一个女儿!北狄的政治决策往往由妻子做出,如果生了儿子,就是我的外孙,他不会侵犯中原,这是肯定的。根据这点来说,边境可得三十年太平无事。这两个计策,哪一个好呢?”司空房玄龄说:“隋末大乱之后,中原百姓大半还没恢复元气,战争是很危险残酷的,圣明的人都很慎重对待。和亲的策略,(如果能实施)实在是万民之大幸。”
            唐太宗在他作的《帝范》一书里写道:“兵器是国家的凶器。国家疆域虽然辽阔,但如果好战,百姓就会困苦;中原虽然安定,但如果忘记战备,百姓就会陷入危险。百姓困苦不是保全国家的办法,陷入危险也不是御敌的策略。武装既不可完全解除,又不可经常使用。所以老百姓在农闲时,应讲习武事,练习彰显国威的仪式;每三年举行一次阅兵仪式,分出等级位次。因此知道(即便是)一把弓箭的威力,也会有利于天下,这就是用兵的作用。”

        相关练习:《贞观政要·论征伐》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贞观政要·论纳谏第五》《贞观政要·直谏》
        《贞观二年,太宗问黄门侍郎王珪曰》《贞观政要·刑法第三十一》(二)
        《贞观政要·房玄龄传》《贞观政要·论公平》
        《贞观政要·论田猎》《贞观政要·论灾祥》
        《贞观政要·公平》《贞观政要·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
        《贞观政要·求谏》《贞观政要·慎所好》
        《贞观政要·务农》《贞观政要·论务农》
        《贞观政要·刑法第三十一》《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贞观政要·封建第八》《贞观政要·论安边》
        《贞观政要·论择官》《贞观政要·论求谏》
        《贞观政要·尊敬师傅》《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冯盎反叛》
        《贞观政要·太宗初践祚》《贞观政要·俭约第十八》
        《太宗答魏征》《贞观政要·君道》
        《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贞观政要·论行幸》
        《论慎终》《国家思欲进忠良》
        《用心不倦》《贞观政要·李绩传》
        《贞观政要·任贤·魏征传》《贞观政要·论俭约》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贞观政要·李靖传》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贞观政要·安边》
        《贞观政要·论赦令》《贞观政要·贪鄙》
        《治国犹栽树》《太宗纳谏》
        《贞观政要·诚信》(四)《贞观政要·诚信》(三)
        《贞观政要·诚信》(二)《贞观政要·诚信》(一)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