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乐书》原文及翻译(二)
|
|
史记
原文:
太史公曰:余每读《虞书》,至于君臣相敕,维是几安,而股肱不良,万事堕坏,未尝不流涕也。成王作《颂》,推己惩艾,悲彼家难,可不谓战战恐惧,善守善终哉?君子不为约则修德,满则弃礼,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传》曰“治定功成,礼乐乃兴”。海内人道益深,其德益至,所乐者益异。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凡作乐者,所以节乐。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其如此也。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天子躬于明堂临观而万民咸荡涤邪秽斟酌饱满以饰厥性。故云《雅》《颂》之音理而民正,噪噭之声兴而士奋。及其调和谐合,鸟兽尽感,而况怀五常、含好恶之人,自然之势也?
(节选自《史记·乐书》)
译文:
太史公说:我每读《尚书·虞书》,读到君臣互相告诫、劝勉,天下由此得到一些安宁,而股肱之臣不良,就会国事败坏,常常被感动得涕泪交流。周成王作《颂》,推原自身所受的惩创而戒惧,为家中所遭遇的祸难而悲痛,怎可说不是战战兢兢,善守善终呢?君子不因为贫困才修养品德,不因为富足而放弃礼仪,逸乐时想着初起时的艰辛,平安时不忘创业时的危险,沐浴在幸福之中而念及从前的劳苦,不是有大道德的人有谁能够这样!《书传》说“治定功成,礼乐乃兴”。天下人的道德规范推行得愈是深入人心,愈接近于德化的境界,人的喜乐就愈益不同。满而不损就会外溢,盈不扶持就会倾倒。大凡作乐(yuè)的原因,是为了节制欢乐。使君子以谦虚退让为礼,以自损自减为乐(lè),乐(yuè)的作用就在于此啊。由于地域不同,性情习俗也不相同,所以要博采风俗,与声律相谐调,以此弥补国家治理的缺陷,改变教化,帮助政治教化的推行。天子亲临明堂观乐(yuè),而众百姓能受乐的感化而洗荡、涤除人性中的邪恶和污秽,采取健康、饱满的人性,以整饬其性情。所以说习《雅》《颂》的音乐能使民风纯正,激烈呼号的音声兴起则士心振奋,郑、卫的歌曲使人心生邪念。等到乐与情性调谐和合,鸟兽尽受感动,何况怀五常之性,含好恶之心的人?受乐的感染更是自然之势了。
相关练习:《史记·乐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