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刘子》(学者出于心,心为身之主)原文及翻译

        刘昼
        原文
            学者出于心,心为身之主,耳目候于心。若心不在学,则听诵不闻,视简不见。如欲炼业,必先正心,而后理义入焉。
            夫两叶掩目,则冥默无睹:双珠填耳,必寂寞无闻。叶作目蔽,珠为耳鳅,二关外拥,视听内隔,固其宜也。而离娄察秋毫之末,不闻雷霆之声;李子听清角之韵,不见嵩岱之形。视不关耳而耳不闻,听不关目而目不见者,何也?心溺秋毫,意入清角故也。是以心驻于目,必忘其耳,则听不闻;心驻于耳,必遗其目,则视不见也。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剞劂之手,而不能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当弈之时,有吹笙过者,倾心听之,将闻未闻之际,问以弈道,则不知也。非弈道深微,情有暂暗,笙滑之也。隶首,天下之善算也,当算之际,有鸣鸿过者,弯弧拟之,将发未发之间,问以三五,则不知也。非三五难算,意有暴昧,鸿乱之也。弈秋之弈,隶首之算,穷微尽数,非有差也。然而心在笙鸿而弈败算挠者,是心不专一游情外务也。瞽无目而耳不可以察,专于听也;聋无耳而目不可以闻,专于视也。以替聋之微,而听察聪,视明审者,用心一也。
            夫蝉难取,而黏之如掇;卷耳易采,而不盈倾筐,专与不专也。是故学者必精勤专心,以入于神。若心不在学而强讽诵,虽入于耳而不谛于心。譬若聋者之歌,效人为之,无以自乐,虽出于口,则越散矣。
        (取材于《刘子》)
        注释:【1】剞劂:雕刻用的刀具。


        译文
            学习由心而发,心是身的主宰,耳目都听命于心。如果心思没有在学习上,那么听诵读之声就会听而不闻,读简牍文字就会视而不见。想要炼业,一定先正心,然后理义可获。
            (如果)用两片树叶遮住双眼,就会眼前昏暗什么都看不见;(如果)用两颗珠子堵住双耳,一定会耳内寂静什么都听不到。树叶作了眼障,珠子成了耳塞,目、耳二关在外堵塞,视、听在内相隔,一定是这样对应了。离娄能看清鸟兽细毛的尖端,却听不到惊雷的响声:季子能听见清角的韵律,却看不见嵩山、泰山的形貌。看东西时没有堵上耳朵,耳朵却听不见,听声音时没有遮蔽眼睛,眼睛却看不到,为什么呢 是他们的心沉浸于察秋毫、意专注于听清角的缘故。因此,心停驻在眼,一定忘记耳,(人)就会听而不闻;心停驻在耳,一定遗忘眼,(人)就会视而不见。如果(有人)左手画方形,右手画圆形,让(他)同时全都完成,即使(他)有掌控规矩之心,有随意运用工具的手,也不能做到,原因是心不能两用,那么双手也不能同时运用。
            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正当他下棋思考时,有吹笙的人路过,弈秋专心听笙声,在他要听却还没有听到的时候,问他下棋之道,他会不明白。并非下棋之道深奧微妙,而是意识出现一时的不明,笙声扰乱了他。隶首,是天下擅长算术的人。正当他计算的时候,有鸣叫的鸿雁飞过,他弯弓指向鸿雁,在箭快要发射却还没有射出的时候,问他三五之数,那么他会不清楚。并非三五之数难算,而是神思出现突然的糊涂,飞鸿扰乱了他。弈秋的棋道、隶首的算术极尽精微、细致,(他们)不应有差错。然而他们的心专注于笙声和飞鸿,自然会下棋失败算数混乱,原因是心不专一、浮于其他的事情。盲人失明,耳朵不可用来看东西,因而专注于听;聋人失聪,眼睛不可用来听声音,因而专注于看。盲人、聋人比不上常人,却能听察清楚、看得明白,是用心专一。
            鸣蝉难捕捉,有人却能轻易粘取;卷耳容易采摘,有人却不能摘满筐,这正是专心与不专心。因此,学习一定精勤专心,而达到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果心思不在学习上,只是勉强地诵读,即使入于耳也不会领悟于心。就像聋人唱歌,只是模仿别人去唱,自己无法感到乐音,即使口中发出声音,也便消散而不成声调。

        相关练习:刘昼《刘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子》(学者出于心,心为身之主)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明史·翟銮传》魏禧《给季弟书》
        《赠钱献之序》《清史稿·姚文然传》
        欧阳修《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晋书·王徽之传》
        刘昼《刘子》钟嗣成《录鬼簿序》
        《宋史·贾黯传》《宋史·詹体仁传》
        《宋史·杨时传》李流芳《游焦山小记》
        《明史·周洪谟传》《周书·韦敻传》
        《新唐书·王锷传》《宋史·贾黄中传》
        《后汉书·崔骃传》虞集《陈烟小传》
        《旧唐书·田弘正传》《北齐书·崔昂传》
        《明史·严嵩传》《明史·张振德传》
        《三国志·毋丘俭传》《史记·范雎传》
        韩愈《讳辩》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