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明史·徐贞明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
            徐贞明,字孺东,贵溪人。举隆庆五年进士。知浙江山阴县,敏而有惠。万历三年,征为工科给事中。会御史傅应祯获罪,贞明入狱调护,坐贬太平府知事。十三年,累迁尚宝司丞。初,贞明为给事中,上水利、军班二议,谓:“北人未习水利,惟苦水害,不知水害未除,正由水利未兴也。盖水聚之则为害,散之则为利。今诚于上流疏渠浚沟引之灌田以杀水势下流多开支河以泄横流其淀之最下者留以潴水稍高者皆如南人筑圩之制则水利兴水患亦除矣”其议军班则言:“东南民素柔脆,莫任远戍。今数千里勾军,离其骨肉。而军非土著,志不久安,辄赂卫官求归。宜仿匠班例,军户应出军者,岁征其钱,而召募土著以足之便。”及贞明被谪,至潞河,终以前议可行,乃著《潞水客谈》以毕其说。及是贞明还朝,御史苏瓒力言其说可行,帝乃进贞明少卿,赐之敕,令往会抚按诸巨勘议。贞明乃躬历京东州县,相原隰,度土宜,周览水泉分合,条列事宜以上。其年九月,遂命贞明兼监察御史领垦田使,有司挠者劾治。贞明先诣永平,又遍历诸河,穷源竟委,将大行疏浚。而奄人、勋戚之占闲田为业者,恐水田兴而己失其利也,争言不便,为蜚语闻于帝。帝惑之。御史王之栋,畿辅人也,遂言水田必不可行。帝乃召见时行等,谕令停役。时行等请罢开河,专事垦田。帝卒罢之,而欲追罪建议者,用阁臣言而止。寻乞假归。十八年卒。贞明识敏才练,慨然有经世志。京东水田实百世利,事初兴而即为浮议所挠,论者惜之。
            (节选自《明史•徐贞明传》,有删改)

        译文
            徐贞明,字孺东,是贵溪人。考中隆庆五年的进士。任浙江山阴县知县时明敏而有仁爱。万历三年被征召为工科给事中。遇上御史傅应祯被治罪,徐贞明到监狱中照料看护他,被降职为太平府的知事。十三年升任为尚宝司丞。起初,徐贞明担任给事中时,就水利和军班两事上奏,称:“北方人不熟谙水带来的好处,只是苦于水带来的祸患,不知道水的祸患没有清除,正是因为没有兴修水利设施。水聚积了就是祸害,分散了就是利事。现在如果真在上游疏通渠道和沟壑,引水灌溉农田,减弱水势,在下游多开挖支河,排泄横溢四方的水,最低洼的地方,留作储蓄水之用,稍高的地方,都像南方人筑堤坝,那么水利兴起,水患也解除了。”他关于军政的奏章称:“东南地区的百姓一向柔弱,不能担负边远地方的防卫。现在远隔数千里征兵,使他们骨肉分离。而这支军队不是当地人组成的队伍,没有长期安定的志向,动辄贿赂卫所的长官请求回乡。应该仿效工匠服役的例子,每年征收应当出人当兵的军户们的钱,而(这部分钱)招募当地人来补充士兵为便利。”等到徐贞明被贬职,到了潞河,始终认为先前的提议可以实施,就撰写了《潞水客谈》完备了他的观点。等到徐贞明返回朝廷,御史苏瓒极力称道此法可以推行,皇帝才晋升徐贞明为少卿,赏赐他敕令,命令他与抚按大臣们核查、商议。徐贞明亲自到京东的州县,审察高原和低地,揣度土壤的适宜情况,详细巡视河水的分合态势,上奏逐条陈述事宜。当年九月皇帝就命令徐贞明担当监察御史兼任垦田使,对阻挠的有关部门弹劾、惩治。徐贞明先到永平,又遍巡各条河流,探究源流,搞清下游,准备大规模疏浚河道。但是太监、外戚中占据闲田的人,担心兴修了水田使自己失去了利益,争相称此举不好。散播流言蜚语给皇帝听。皇帝疑惑了。御史王之栋,是京城一带的人,就进言说水田一定不能推行。皇帝于是召见申时行等人,下令停止工程。申时行等人请求罢除开河之举,专门从事垦田。皇帝最后停止了这件事,还想追究提建议的人的罪责,由于大臣进言才中止。不久徐贞明请假回乡。万历十八年去世。徐贞明才思敏捷,办事干练,颇有治理世务的抱负。京东的水田实为百世的好事,事情刚刚兴起就被虚浮的议论阻挠,舆论对此都很惋惜。


        相关练习:《明史·徐贞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明史·崔亮传》《明史·叶伯巨传》
        《明史·吕大器传》《明史·杨博传》
        《明史·张元勋传》《明史·石邦宪传》
        《明史·李文忠传》《明史·何卿传》
        《明史·林润传》《明史·赵锦传》
        《明史·徐光启传》《明史·谢瑜传》
        《张溥与“七录斋”》《明史·刘球传》
        《明史·程本立传》《明史·桑乔传》
        《明史·黄孔昭传》《明史·王彰传》
        《明史·周怡传》《明史·冯恩传》
        《明史·颜鲸传》《明史·许相卿传》
        《明史·张芹传》《明史·本纪九》
        《明史·开济传》《明史·杨名传》
        《明史·陆粲传》《明史·俞大猷传》
        《明史·叶应骢传》《明史·马孟桢传》
        《明史·金铉传》《明史·唐枢传》
        《明史·郑一鹏传》《明史·万元吉传》
        《明史·马录传》《明史·李秉传》
        《明史·胡松传》(二)《明史·周忱传》(二)
        《明史·徐九思传》《明史·杨守陈传》
        《明史·袁继咸传》《明史·李遂传》
        《明史·邹维琏传》《明史·张经传》
        《明史·朱纨传》《明史·丁汝夔传》
        《明史·曾铣传》《明史·翟鹏传》
        《明史·周敬心传》《明史·陈九畴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