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越绝书·荆平王内传第二》原文及翻译

        越绝书
        原文
            伍子奢得罪于楚王,听谗邪之辞,系而囚之,待二子而死。尚孝而入,子胥勇而难欺。王知子胥不入也,杀子奢而并杀子尚。子胥闻之,即从横岭上大山。北望齐晋,谓其舍人曰:“去,此邦堂堂,被山带河,其民重移。”于是乃南奔吴。行至吴,徒跣被发,乞于吴市。三日,市正疑之,而道于阖庐。阖庐曰:“吾闻荆平王杀其臣伍子奢而非其罪,其子子胥,勇且智,彼必经诸侯之邦可以报其父仇者。”使召子胥。入,吴王下阶迎而唁,曰:“吾知子非恒人也,何素穷如此?”子胥跪而垂泣曰:“胥父无罪而平王杀之,并其子尚。子胥遁逃出走,唯大王可以归骸骨者,惟大王哀之。”吴王曰:“诺。”上殿与语,三日三夜,语无复者。王乃号令邦中:“无贵贱长少,有不听子胥之教者,犹不听寡人也,罪至死!”子胥居吴三年,大得吴众。阖庐将为之报仇,子胥曰:“不可。臣闻诸侯不为匹夫兴师。”于是止。其后荆将伐蔡,子胥言之阖庐,即使子胥救蔡而伐荆。十五战,十五胜。荆平王已死,子胥将卒六千,操鞭捶笞平王之墓而数之。楚昭王惧,使使者报子胥于吴,曰:“昔者吾先人杀子之父寡人尚少今子大夫报寡人也特甚然不敢怨子今子大夫何不来归子故坟墓丘冢为我邦虽小与子同有之。”子胥曰:“以此为名,名即章;以此为利,利即重矣。前为父报仇,后求其利,贤者不为也。父已死,子食其禄,非父之义也。”
        (节选自《越绝书·荆平王内传第二》,有删改)
        【注】荆平王,即楚平王。


        译文
            伍子奢得罪了楚平王,楚平王听信奸邪之人的言辞,绑缚并囚禁了伍子奢,等待着他的两个儿子来救他(而被抓起来),然后处死三人。伍尚信守孝道,于是入朝,伍子胥智勇,难以被欺骗。楚平王知道伍子胥是决不肯来了,就把伍子奢杀了,同时也将伍子尚杀了。伍子胥听到父兄被害的消息后,立即从横岭登大山。(在山上,)他北望齐、晋等国,对身旁的随从说:“离开吧(不能投奔齐、晋这些大国)。这些大国山川宏大,靠着山,环着河(地理位置险要),百姓不会轻易迁徙(只求安居乐业,不愿兴兵动武,不会助我报仇雪恨的)。”于是,伍子胥就往南投奔吴国。伍子胥到了吴国,他赤脚行走,头发披散,在吴城的街市上乞讨为生。三天后,市正对他产生了怀疑,就向吴王阖庐报告。阖庐说:“我听说楚平王杀了他的大臣伍子奢,这不是伍子奢罪所应得的。他的儿子伍子胥,刚勇而有智谋,他想游历诸侯各国,寻找能帮助他报仇雪恨的国家。”吴王马上派人将伍子胥召来。(伍子胥)一进入宫门,吴王就走下台阶迎接并且慰问他,说:“我知道您不是普通人,为什么平白地让自己困窘潦倒到这种程度呢?”伍子胥跪下来,哭泣道:“我父亲没有犯罪,楚平王却杀害了他,而且将伍子尚也杀了。我逃避祸害,出奔在外,只有大王这里才是我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请君王哀怜我。”吴王说:“好。”两人走上殿就交谈起来,谈了三日三夜,竟然没有一句是重复的话。于是,吴王向国内发布命令:“不论身份地位高贵还是低贱,年龄无论是大还是小,有不听从伍子胥的教导的,就如同不听从我的命令,就是死罪!”伍子胥在吴国住了三年,很得吴国百姓的拥戴。阖庐准备替他报仇,但伍子胥却说:“不行。我听说诸侯国君是不应该为一个平民百姓兴兵打仗的。”于是,吴王就没有兴兵。后来,楚国企图攻打蔡国,伍子胥把这件事告诉了阖庐,阖庐马上派伍子胥率领军队去救蔡伐楚。打了十五仗,吴国军队胜了十五仗。楚平王已经去世,伍子胥率领六千士兵,用马鞭抽打楚平王的坟墓,并痛斥他所犯的错。楚昭王恐惧,派遣使者去吴国告诉伍子胥,说:“从前,我的父亲杀害了你父亲,那时我年纪还小(不能辨识是非)。现在你向我报复,报复得特别厉害,但是我也不敢怨恨你。你现在为什么不回故乡来看看亲人的坟墓?楚国国家虽小,我想与你共而有之。”伍子胥回答说:“我如果以此去赢得名声,名声必定会非常彰显;如果以此去获取功利,功利也肯定十分巨大。先前为父亲报仇,之后却再去谋求功利,品德高尚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父亲在楚国已经被杀害,身为其子的我却要在楚国做官接受俸禄,这也不是儿子对待亡父的道理。”

        相关练习:《越绝书·荆平王内传第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欧阳伯和墓志铭》《宋史·孙傅传》
        《周书·李贤传》《苏轼治西湖》
        《宋史·李清臣传》《晋书·虞溥传》
        韩愈《送高阳齐皥下第序》《明史·孙燧传》
        《越绝内传陈成恒第九》《颜氏家训·勉学篇》
        《顾和搏虱如故》《宋史·韩世忠传》
        归有光《杏花书屋记》《明史·徐谓传》
        《越绝书·内经九术》《越绝书·越绝外传枕中第十六》
        方苞《记寻大龙湫瀑布》《李应升诫子书》
        《明史·蹇义传》《元史·伯颜传》
        洪迈《存亡大计》《史记·儒林列传·伏生者》
        吴廷翰《赠四山童先生七十寿序》《吕氏春秋·去私》
        《三子能言》薛瑄《游龙门记》
        《元史·张思明》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