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清史稿·张廷玉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
        原文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直南书房,以忧归。服除,迁洗马,历庶子、侍讲学士、内阁学士。五十九年,授刑部侍郎。
            雍正元年,复命直南书房。偕左都御史硃轼充顺天乡试考官,上嘉其公慎,加太子太保。寻兼翰林院掌院学士,调户部。疏言:“浙江衢州,江西广信、赣州,毗连 闽、粤,无藉之徒流徙失业,入山种麻,结棚以居,号曰‘棚民’。岁月既久,生息日繁。其强悍者,辄出剽掠。请敕督抚慎选廉能州县,严加约束。其有读书向 学,膂力技勇,察明考验录用,庶生聚教训,初无歧视。”下督抚议行。
            乾隆元年,明史成,表进,命仍兼管翰林院事。
            十三年,以老病乞休。上谕曰:“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廷玉言:“宋、明配享诸臣亦有乞休得请者。且七十悬车,古 今通义。”上曰:“不然。易称见几而作,非所论於国家关休戚、视君臣为一体者。使七十必令悬车,何以尚有八十杖朝之典?武侯鞠躬尽瘁,又何为耶?”廷玉自 是不敢言去。然廷玉实老病,十四年冬,廷玉乞休沐养疴,上意不怿,然犹为颁手诏,申世宗成命,并制诗示意,以明刘基乞休后仍配享为例。次日,遣子若澄入 谢。上以廷玉不亲至,遂发怒,命削伯爵,以大学士原衔休致,仍许配享。十五年二月,皇长子定安亲王薨,方初祭,廷玉即请南还,上愈怒。又以四川学政编修硃 荃坐罪,荃为廷玉姻家,尝荐举,上以责廷玉,命尽缴历年颁赐诸物。二十年三月,卒,命仍遵世宗遗诏,配享太庙,赐祭葬,谥文和。
            终清世,汉大臣配享太庙,惟廷玉一人而已。
        (节选自《清史稿•张廷玉传》,有删改)


        译文
            张廷玉,字衡臣,是安徽桐城人。在康熙三十九年时考中进士,后改做庶吉士。后又通过考试被授与检讨职务,入直南书房,因为服丧回家。服丧期满,升迁为太子洗马,历任庶子、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官职。五十九年,又被授予刑部侍郎。
            雍正元年,又下诏命他入直南书房。与左都御史朱轼一起任顺天乡试考官,皇帝赞许他公正谨慎,加封他为太子太保。不久又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调任到户部。他 上书说:“浙江的衢州,江西的广信、赣州,临近闽、粤等地,那些流离失业没有户籍的人,进入山里种植大麻,搭建草棚居住,称作‘棚民’。日子长了,(他 们)繁衍的人口会一天天地多起来,(他们中)那些体格强健剥悍的人就会四处抢劫。请下诏命令督抚谨慎选择廉洁能干的州县长官,(对棚民)严加约束。那些愿 意读书学习的,或力气大武艺高强的,考察清楚,检验录用,希望能聚集物力,教育训练,不要歧视他们。”朝廷下诏让督抚议定施行。
            乾隆元年,明史编写完成,上表进献给皇帝,皇帝命令他仍然兼管翰林院的事务。
            乾隆十三年,因为年老多病,上书请求退休。皇帝颁发圣旨说:“爱卿受到两代皇帝的厚恩,况且尊奉先皇的遗命(你)可以配享太庙,哪有享受配享的元老之臣回 家养老的呢?”张廷玉说:“宋代和明代享受配享待遇的各个大臣也有请求退休被允许的呀。况且七十岁退休,古代和现在都是一样的啊。”皇帝说:“不是这样 的。《易经》上说抓住有利时机就赶紧做,不就是所说的与国家福祸与共、君主和臣子连为一体吗。假使七十岁的人一定让他辞官家居,为什么还会有年过八十的人 (仍然)(可以)拄着拐杖入朝的先例呢?诸葛亮鞠躬尽瘁,又是为什么呢?”张廷王从此不敢再说退休。然而张廷玉确实年老多病,十四年冬天,张廷玉请求退休 养病,皇帝心里很不高兴,但仍然为他颁布了手谕,申述世宗已经发布的命令,并做诗表达心意,按照明代刘基退休后仍享受配享的先例执行。第二天,张廷玉派遣 儿子张若澄入朝谢恩。皇帝因为廷玉没有亲自入朝谢恩,很愤怒,命令削除张廷玉的爵位,按照他原来的大学士职位退休,仍然允许他享受配享太庙的待遇。十五年 二月,皇帝的长子定安亲王死了,祭奠仪式刚开始,张廷玉就请求回南方,皇帝更加恼怒了。又因为四川学政编修朱荃犯罪,朱荃是张廷玉的亲家,(张廷玉)曾经 举荐过他,皇上因而责备张廷玉,命令收缴历年来赏赐给他的各种东西。二十年三月.张廷玉去世,皇帝诏命依然遵照世宗的遗诏,(让他)配享太庙,谥号文和。
            到清朝结束,汉人大臣中,享受配享太庙待遇的,只有张廷玉一人。


        相关练习:《清史稿·张廷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清史稿·朱珪传》《清史稿·郑燮传》
        《清史稿·靳辅传》《清史稿·朱之弼传》
        《清史稿·阿桂传》《清史稿·李长庚传》
        《清史稿·冯光熊传》《清史稿·李卫传》
        《清史稿·豪格传》《清史稿·顾炎武传》
        《清史稿·李奕畴传》《清史稿·沈近思传》
        《清史稿·白镕传》《清史稿·张存仁传》
        《清史稿·朱轼传》《清史稿·王弘祚传》
        《清史稿·阎若璩传》《清史稿·赵廷臣传》
        《清史稿·高士奇传》《清史稿·曾国藩传》
        《清史稿·谢济世传》《清史稿·缪遜传》
        《清史稿·宋必达传》《清史稿·邵嗣尧传》
        《清史稿·马如龙传》《清史稿·向荣传》
        《清史稿·吴琠传》《清史稿·阮元传》
        《清史稿·刘永福传》《清史稿·张树声传》
        《清史稿·刘统勋传》《清史稿·王夫之传》
        《清史稿·龚鉴传》《清史稿·李赓芸传》
        《清史稿·魏琯传》《清史稿·魏象枢传》
        《清史稿·金德瑛传》《清史稿·张勇传》
        《清史稿·索额图明珠传》《清史稿·尹会一传》
        《清史稿·方苞传》《清史稿·左宗棠传》
        《清史稿·陶澍传》《清史稿·汤金钊传》
        《清史稿·邓世昌传》《清史稿·施琅传》
        《清史稿·李光地传》《清史稿·姚启圣传》
        《清史稿·杨芳传》《清史稿·纪昀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