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旧唐书·杨朝晟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
        原文
            杨朝晟,字叔明,夏州朔方人。初,在朔方为部军前锋,常有功,授甘泉果毅。建中初,从李怀光讨刘文喜于泾州斩获擒生居多授骠骑大将军稍迁右先锋兵马使后李纳寇徐州从唐朝臣征讨常冠军锋
            及怀光反于河中,朝晟被胁在军。上幸梁、洋,韩游瑰退于邠宁。怀光以尝在邠宁,迫制如属城,以贼党张昕在邠州总后务。昕惧难作,乃大索军资,征卒乘,约潜发归于怀光。时朝晟父怀宾为游瑰将,因夜以数十骑斩昕及同谋者。游瑰即日使怀宾奉表闻奏,上召劳问,授兼御史中丞,正授游瑰邠宁节度使。间谍至河中,朝晟闻其事,泣告怀光曰:“父立功于国,子合诛戮,不可主兵。”怀光遂系之。及诸军进围河中,韩游瑰营于长春宫,怀宾身当战伐。及怀光平,上念其忠,俾副元帅浑瑊特原朝晟,用为游瑰都虞侯。
            九年,城盐州,征兵以护外境,朝晟分统士马镇木波堡。献甫卒,诏以朝晟代之。其年,丁母忧,起复左金吾大将军同正、邠州刺史,兼御史大夫。
            十三年春,朝晟奏:“方渠、合道、木波,皆贼路也,请城其地以备之。”诏问:“须兵几何?”朝晟奏曰:“臣部下兵自可集事,不烦外助。”复问:“前筑盐州,凡兴师七万,今何其易也?”朝晟曰:“盐州之役,咸集诸军,番戎尽知之。今臣境迫虏,若大兴兵,即番戎来寇;来寇则战,战则无暇城矣。今请密发军士,不十日至塞下,未旬而功毕,番人始知,已无奈何。”上从之。已事,军还至马岭,吐蕃始来,数日而退。是夏,以防秋移军宁州,遘疾,旬余而卒。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卷九十四》)


        译文
            杨朝晟,字叔明,夏州朔方人。起初,他在朔方担任部军前锋,常常获得战功,被授予甘泉果毅。建中初年,他跟从李怀光在泾州讨伐刘文喜,斩杀和俘虏的人很多,被授予骠骑大将军,逐渐升迁为右先锋兵马使。后来李纳进犯徐州,杨朝晟跟从唐朝臣征讨李纳,常常勇冠全军。
            到李怀光在河中谋反时,杨朝晟遭到胁迫留在军中。皇帝巡幸(流亡)梁、洋二州,韩游瑰退兵到邠宁。李怀光因为曾在邠宁任职,就把这里强行当作属地来管制,让其党羽张昕在邠州总管后方政务。张昕害怕发生灾祸,于是大肆索取军饷,招募人马,约定暗中举兵投奔李怀光。当时杨朝晟的父亲杨怀宾是韩游瑰的部将,趁着夜色带几十名骑兵斩杀了张昕和他的同谋。韩游瑰当天派杨怀宾奉表上奏,皇上召见慰问杨怀宾,让他兼任御史中丞,正式任命韩游瑰为邠宁节度使。打探消息的人回到河中,杨朝晟得知此事,哭着对李怀光说:“我的父亲(杀张昕)为国家立下功劳,我作为他的儿子应当被诛杀,不可再掌管军事。”李怀光于是囚禁了他。等到各路军马进攻包围河中,韩游瑰在长春宫扎营,杨怀宾亲自上场作战。等到李怀光被平定,皇上念及杨怀宾的忠心,派副元帅浑瑊前往特赦杨朝晟,并任命他担任韩游瑰的都虞侯。
            贞元九年,朝廷修筑盐州城,征集军队来保护边境,杨朝晟被分派率领人马镇守木波堡。张献甫去世,朝廷下诏让杨朝晟接替他的职务。同年,杨朝晟母亲去世,丧期未满即被起用担任左金吾大将军同正、邠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
            贞元十三年春,杨朝晟上奏朝廷:“方渠、合道、木波,都处在敌方的交通要道,请允许我在这些地方修城来防备敌军。”皇上下诏询问:“需要多少兵马?”杨朝晟回奏说:“我手下兵马就可合力完成此事,不必劳烦外力协助。”皇上又下诏问:“先前修筑盐州城,共动用七万兵马,如今为什么这么容易呢?”杨朝晟回奏说:“修筑盐州城时,把各路兵马都聚集起来,敌人对此一清二楚。现在我守卫的边境靠近敌人,如果大规模兴兵,敌人就会来侵犯;来侵犯就要迎战,迎战就没有时间筑城了。现在我请求暗中征调兵马,不到十天就能赶到边境,再不过十天就修筑完毕,等吐蕃知道了,已经没有办法。”唐德宗听从了他的建议。三城修城完毕,杨朝晟的军队回到马岭,吐蕃才发兵前来,几天后撤兵离去。这年夏天,为防御吐蕃秋季进犯,杨朝晟移兵至宁州,这时他得了病,十多天后去世。


        相关练习:《旧唐书·杨朝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旧唐书·濮王李泰传》《旧唐书·薛放传》
        《旧唐书·薛季昶传》《旧唐书·温彦博传》
        《旧唐书·王珪传》《旧唐书·傅弈传》
        《旧唐书·卫次公传》《旧唐书·郝廷玉传》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旧唐书·段志玄传》
        《旧唐书·李日知》《旧唐书·白居易传》(二)
        《旧唐书·阳城传》《旧唐书·严武传》
        《旧唐书·阳峤传》《旧唐书·杨发传》
        《旧唐书·薛讷传》《旧唐书·许孟容传》
        《旧唐书·吐蕃传》《旧唐书·魏徵传》
        《旧唐书·姚思廉传》《旧唐书·温造传》
        《旧唐书·韦绶传》《旧唐书·李勉传》
        《旧唐书·桓彦范传》《旧唐书·李景俭传》
        《旧唐书·令狐彰传》《旧唐书·杜鸿渐传》
        《旧唐书·窦参传》《旧唐书·李祎传》
        《旧唐书·齐映传》《旧唐书·姚瑞传》
        《旧唐书·于頔传》《旧唐书·李嗣业传》
        《旧唐书·姜师度传》《旧唐书·崔知温传》
        《旧唐书·张濬传》《旧唐书·苏弁传》
        《旧唐书·诸遂良传》《旧唐书·毕諴传》
        《旧唐书·李芃传》《旧唐书·白居易传》
        《旧唐书·魏玄同传》《旧唐书·魏征传》
        《旧唐书·颜籀传》《旧唐书·王雄诞传》
        《旧唐书·孔述睿传》《旧唐书·刘乃传》
        《旧唐书·苏世长传》《旧唐书·李尚隐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