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朱熹《名堂室记》原文及翻译

        朱熹
        原文
            紫阳山在徽州城南五里,先君子故家婺源,少而学于郡学,因往游而乐之。既来闽中,思之独不置,故尝以“紫阳书堂”者刻其印章。熹不敢忘先君子之志,敬以印章所刻,榜其所居之厅事。
            先君又每自病其卞急①害道,尉尤溪时,尝取古人佩韦之义,榜其厅事东偏之室曰“韦斋”,以燕处而读书焉。而熹之躁迫滋甚,尤不可以忘先人之戒,则又取而揭之于寝,以自鞭策,且示子孙。盖厅事、寝堂,家之正处,今皆以先君子之命命之。
            晦堂者,燕居之所也。熹生十有四年,而先君子弃诸孤,遗命来学于藉溪胡公先生,草堂、屏山二刘先生。屏山独尝字而祝之曰:“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后事延平李公先生,先生所以教熹者,盖不异乎三先生之说,而其所谓晦者,则犹屏山之志也。熹惟不能践修服行,是以颠沛,今乃以是名堂,以示不敢忘诸先生之教,且志吾晦。而自今以始,请得复从事于斯焉。
            堂旁两夹室,暇日默坐,读书其间,名其左曰“敬斋”,右曰“义斋”, 盖熹尝读《易》,而得其两言,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以为为学之要,无以易此。及读《中庸》,见其所论修道之教,而必以戒慎恐惧为始,然后得夫所以持敬之本。又读《大学》,见其所论明德之序,而必以格物致知为先,然后得夫所以明义之端。既而观夫二者之功,一动一静,交相为用。
            因以“敬”“义”云者,名吾二斋,且历叙所以名乎堂室之意,以见熹之所以受命于父师与其区区进学之所。
        (有删改)
        【注】①卞急:急躁。


        译文
            紫阳山在徽州城南五里,先父的旧居在婺源,小时候在郡学求学,于是和同学交往而感到快乐。来到闽中之后,因思念家乡而不置办家业,所以曾经用“紫阳书堂”来篆刻印章。朱熹我不敢忘却先父的志向,恭敬地用其印章所刻的紫阳书堂来张贴在厅事上。
            先父又常常因急躁害道儿担忧,担任尤溪尉时,曾经选取古人韦皮性柔韧,性急者佩之以自警的意思,将他厅事偏东的屋子张贴为“韦斋”,退朝后就在这里读书。而我更加地急迫躁动,更加不敢忘却先人的告诫,就又取下来放到寝室,用来自我鞭策,并且警示子孙。大概厅事、寝堂、家里的正房,如今都用先父的命令来命名。
            晦堂是闲居的所在。我在十四岁的时候,先父去世,先父的遗命让我向藉溪人胡原仲、白水人刘致中、屏山人刘彦冲学习。而屏山先生曾经题字并祝福说:“树木的根扎的越深,春天的样子就会枝繁叶茂鲜花盛开;人越内敛谨慎,他的精神就越清爽,内心也就越强大。”后来师事延平李公先生,李公先生所教授我的和三位先生的学说并内有什么不同,他所谓的晦,就如同屏山刘先生的志趣。只是我不能履行和修治,因此颠沛流离,如今用晦来命名厅堂,来表示不敢忘记诸位先生的教诲,并且让我的心智更加内敛。从今以后,请允许我再次跟从他们学习。
            晦堂旁是两个夹室,闲暇之时默默地闲坐,在其间读书,命名左边的那间屋子为“敬斋”,命名右边的那间屋子为“义斋”,大概我曾经读过《易》,从而得到两句话,叫做“以敬心矫正内在的思想,以义德规范外在的行为”。认为是治学的关键,不能改变。等到读《中庸》,见到其中所论述的修道之教,而必定把警惕而审慎唯恐有失作为开始,这之后得到持敬之本的原因。又读到《大学》,见到其中所论述的明德的顺序,而一定把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放在首位,这之后才得到明义之端的原因。不久又看到二者的公用,一动一静,相互结合发挥作用。
            于是用“敬”“义”来命名我的两个书斋,并且详细地叙述命名厅堂的原因,来表明我受命于先父和老师并且自己取得一点学术成就的场所。


        相关练习:朱熹《名堂室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晋书·列女传》朱熹《与陈侍郎书》
        《宋史·司马光传》《论梁元帝读书》
        韩愈《答崔立之书》《明史·陶安传》
        《旧五代史·李琪传》朱熹《敬恕斋铭》
        《宋史·高怀德传》《宋书·孔靖传》
        韩愈《乌氏庙碑铭》《晋书·郭文传》
        王思任《游丰乐醉翁亭记》《梁书·萧琛传》
        张明弼《避风岩记》《清史稿·黄贞麟传》
        《陈书·周文育传》《唐才子传·李贺》
        《南齐书·荀伯玉传》《唐才子传·方干》
        朱熹《读书要三到》《观书有感》
        《记孙觌事》袁枚《游丹霞记》
        朱熹《宋若水传》沈周《介夫传》
        朱熹《上宰相书》朱熹《江陵府曲江楼记》
        朱熹《与长子受之》朱熹《黄子厚诗序》
        《明史·费聚传》《南史·宋书·羊玄保传》
        《南齐书·王思远传》朱熹《庐山卧龙庵记》
        《史记·留侯张良者》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