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元史·武恪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
        原文
            武恪,字伯威,宣德府人。初以神童游学江南,吴澄为江西儒学副提举,荐入国学肄业。明宗在潜邸,选恪为说书秀才,及出镇云南,恪在行。明宗欲起兵陕西,恪谏曰:“太子北行,于国有君命,于家有叔父之命,今若向京师发一箭,史官必书太子反。”左右恶恪言,乃曰:“武秀才有母在京,合遣其回。”恪遂还京师,居陋巷,教训子弟。文宗知其名,除秘书监典簿。秩满,丁内艰,再除中瑞司典簿,改汾西县尹,皆不起。人或劝之仕,恪曰:“向为亲屈,今亲已死,不复仕矣。”居数岁,会朝廷选守令,泰不华举恪为平阳沁水县尹,亦不赴。近臣又荐为授经郎,恪遂阳⑤为喑哑,不就。恪好读《周易》,每日坚坐⑥,或问之曰:“先生之学,以何为本?”恪曰:“以敬为本。”所著有《水云集》若干卷。其从之学者多有所成。
                                 (节选自《元史列传卷八十六》)
        注释】①潜邸:皇帝即位前的住所。②除:授官。③秩满:官吏任期届满。④丁内艰: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⑤阳:装作,假装。⑥坚坐:久坐。


        译文
            武恪字伯威,是宣德府的人。初以神童游学江南,吴澄担任江西儒学副提举,推荐武恪入国学读书。明宗在潜邸时,便选武恪为说书秀才。等到他出镇云南,武恪也同行。明宗想在陕西起兵,武恪进谏道:“太子往北行动,从国来说,要有君命;从家庭来说,要有叔父之命。现在如果向京师发一箭,史官必写太子造反。”太子左右对武恪的话很反感,就说:“武秀才有老母在京城,理应让他回京。”武恪于是便返回京城,居住在陋巷里,教孩子们读书。文宗知道武恪其人,任他为秘书监典簿。任期满,适逢母丧,朝廷再授中瑞司典簿,又改任汾西县知县,都不到任。有人劝他上任,他说:“过去为了母亲,委屈自己去做官。现在母亲已逝,我不再做官了。”闲居几年,遇上朝廷又选地方官,泰不华便推举武恪为平阳沁水县知县,也不到任。皇帝近臣又推举他为授经郎。武恪便假装自己喑哑不能说话,还是不去上任。武恪喜欢读《周易》,每天长时间坐着。有人问他说:“先生的学问,以什么为根本?”武恪说:“以敬作为根本。”他著有《水云集》若干卷。跟着他学习的人大多有成就。


        相关练习:《元史·武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元史·何荣祖传》《元史·马祖常传》
        《元史·李稷传》《元史·王恂传》
        《元史·汪惟正传》《元史·乃燕硕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月赤察儿传》《元史·布鲁海牙传》
        《元史·刘元振传》《元史·赵宏伟传》
        《元史·周伯琦传》《元史·杨景行传》
        《元史·奥鲁赤传》《元史·宋本传》
        《元史·许楫传》《元史·褚不华传》
        《元史·韩性传》《元史·张立道传》(二)
        《元史·赵良弼传》《元史·阿礼海牙传》
        《元史·唐仁祖传》《元史·乌古孙良桢传》
        《元史·尚野传》《元史·王珣传》
        《元史·萧㪺传》《元史·赵师鲁传》
        《元史·萧渼传》《元史·崔斌传》
        《元史·郑鼎传》《元史·王约传》
        《元史·刘容传》《元史·李伯温传》
        《元史·何玮传》《元史·石普传》
        《元史·张懋传》《元史·史天泽传》
        《元史·伯颜不花的斤传》《元史·张珪传》
        《元史·杜本传》《元史·乃蛮台》
        《元史·卜天璋传》《元史·董文炳传》
        《元史·姚燧传》《元史·陈天祥传》
        《元史·别的因传》《元史·徐世隆传》
        《元史·康里脱脱传》《元史·孛术鲁翀传》
        《元史·揭傒斯传》《元史·同恕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