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苏轼《书李营丘山水图》原文及翻译

        苏轼
        原文
            李营丘,以笔墨自适,意在笔先,挺然秀出,有气韵生动之感。其画山也,不用皴法,而见层叠;其画水也,不施矾石,而如声响。此非深得江山之趣者不能为也。
        余尝观其画,皆天地自然之意,无一点人为强加。正如古人所云“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矣。盖李君之画,既得江山之姿,又兼笔墨之妙,使人观之,如在画中游赏,流连忘返。    
            余谓画者,莫贵乎得其意。若徒拘泥于形象,纵然纤毫毕现,亦不足贵也。李君之作,深得此理。其笔下江山,虽非世间所有,却令人心向往之。此乃画中之高境也。
            昔人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画亦如此。观李君之画,知其用心良苦,用笔精良,真可谓“得其精髓,失其糟粕”者矣。
            余每观李君之画,未尝不叹服其才情出众,技艺超群。而今之人,多急功近利,少有如是用心于艺者。李君之画,实为难得之珍品也。
        (节选自苏轼《书李营丘山水图》)


        译文
            李营丘擅长运用笔墨,心随意动,笔锋自然挺立,展现出清秀脱俗的气质,他的作品有着生动的气韵。他画山的时候,不用传统的做法,却能表现出山峰的层叠感;他画水的时候,不使用矾石,却仿佛能听到水声。这种技巧,只有深入领悟了自然山水之趣的人才能做到。
        我曾经观赏过他的画,都是表现天地的自然意境,没有一点人为的强加。正如古人所说的“出类拔萃”。大概是因为李营丘的画,既捕捉到了江山的神韵,又兼具了笔墨的妙处,使人看到画时,就仿佛在画中游览,流连忘返。
            我认为画画最重要的是得其神韵。如果仅仅拘泥于形象,即使细微之处都画得出来,也不足为贵。李营丘的作品深深理解了这个道理。他笔下的江山,虽然不是世间真实存在的,但却让人心生向往。这才是画中的高境界。
            古人说:“文章是千古流传的事业,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清楚。”画画也是如此。看李营丘的画,就能知道他用心良苦,笔法精湛,真可以说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每次看李营丘的画,都会为他的才华和技艺所折服。现在的人,大多急功近利,很少有像他这样专心于艺术的人了。李营丘的画,确实是难得的珍品。



        相关文言文
        苏轼《记六一语》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苏轼《士夑论》《大臣论》
        苏轼《与鲜于子骏书》《黄州安国寺记》
        《众狗不悦》《养生难在去欲》
        苏轼《书遗蔡允元》苏轼《荐朱长文札子》
        苏轼《六一居士集叙》苏轼《思堂记》
        《王安石赠太傅》《六一泉铭并序》
        《袁宏论佛说》《论修养帖寄子由》
        苏轼《答李廌书》《陈氏草堂》
        苏轼《哨遍·为米折腰》苏轼《答张文潜书》
        苏轼《上刘侍读书》苏轼《遗爱亭记代巢元修》
        苏轼《仁宗皇帝御飞白记》《徐州莲华漏铭》
        苏轼《六国论》苏轼《刑政》
        苏轼《答黄鲁直书》《答黄鲁直》
        《田表圣奏议叙》苏轼《快哉此风赋》
        苏轼《书蒲永升画后》苏轼《眉山远景楼记》
        《臣自颍移扬,过豪、寿、楚、泗等州》苏轼《与朱鄂州书》
        苏轼《礼以养人为本论》《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
        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苏轼《厚货财一》
        苏轼《汉高帝论》苏轼《梁贾说》
        《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代张文定公作》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
        苏轼《日喻说》苏轼《与参寥子书》
        《范文正公集》叙苏轼《试笔自书》
        苏轼《有美堂暴雨》苏轼《醉蓬莱·重九上君猷》
        苏轼《遗爱亭记》苏轼《答李端叔书》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