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何博士备论·楚汉论》原文及翻译

        何博士备论
        原文
            王天下者,其资有三:有以德得之,有以力并之,有以智取之。得之以德者,三代是也;并之以力者,秦人是也;取之以智者,刘汉是也。盖以力则不若智之胜,以智则不若德之全。
            德非羽之所得言者矣,其于智、力之资又皆两亡焉。而后世之议乃曰:项羽其亦不幸遇敌于汉而遂失之。嗟夫!虽微汉高帝,而羽之于天下固将失之也。汉王之于智盖疏矣,以其能得真智之所在,此所以王;项羽之于力尝强矣,以其不知真力之所在,此所以亡。
            观其所赖以为资,盖有类乎力者矣。虽然,彼之所谓力者,内恃其身之勇,叱咤震怒足以威匹夫;外恃其众之劲,搏捽决战足以吞敌人而已。至于阻河山,据形便,俯首东瞰,临制天下,保王业之固,遗后世之强,所谓真力者,彼固莫或之知也。是以轻指关中天险之势燔烧屠戮逞其暴卒举而遗之二三降虏反怀区区之故楚而甚荣。其归乃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能知者?”此特浅丈夫之量,安足为志天下者道哉!后之数羽之罪者,皆曰:夺汉王之关中,负信义于天下,此所以亡。嗟夫!使项氏无意于王,而徒夺汉王之关中,则谓其得罪于区区之信义可也。如其有意于王而夺之,是得计也。惟其知夺而不知其有,此所以亡耳。
        (节选自《何博士备论·楚汉论》)


        译文
            称王天下的人,他们所依赖的有三种:有以道德得到天下的,有以力量吞并天下的,有以智谋获取天下的。依靠道德得到天下的,夏、商、周三代就是这样;依靠力量吞并天下的,秦朝就是这样;依靠智谋获取天下的,刘汉就是这样。看来,以力取的不如以智取的好,以智取的比不上以德取的完美。
            道德方面,项羽是谈不上的;而智谋和力量(他)两方面都没有。然而后人的议论竟说:项羽的不幸是(因为)遇到了汉王这个敌人,才丢掉了天下。唉!即使没有汉高祖,项羽也必然要失掉天下的。汉王的智谋也是不够的,因为他了解(“得”译为了解、晓悟)真正的智谋之在的地方,这就是(他)称王大下的原因;项羽的力量曾经强大过,因为他不懂得真正力量在的地方,这便是(他)所以败亡的原因。
            观察他所依赖的资本,确实好象有力量强大的方面。然而他所谓的力量,(不过是)内靠自身的勇敢叱咤风云以威慑懦夫;外靠部众的强劲拼博足以吞掉敌人罢了。至于倚仗有利地形,占据有利战略位置,俯首东视,治理天下,保住(工)王业的稳固,留给后世强威,即所说的真正的力量,他本来就或许弄不懂。因此(他)轻率地(把锋芒)指向关中天险,烧杀屠戮(抢掠)以逞其凶暴,最后还(把关中)留给了三个秦国的降将,反倒把怀念小小的故土楚地看做是最大的光荣。他回到故乡后竟说道:“富贵荣华了,如果不回故乡,就象穿着华贵的衣裳在晚上走路一样,谁能知道呢?”这种特别短浅的度量(女人的度量),怎么值得有志于天下的人去称道呢!后来列举项羽过错的人都说:“(他)夺取了汉王的关中,背信弃义于天下,这就是他灭亡的原因。”唉!假如项羽没有意思称帝,而只是夺取汉王的关中,那么可以说他的过错只是背弃了小小的信义;如果他有意夺取关中称帝(此句翻译改为如果他有做王的想法而夺取关中,有“而”这里不能颠倒顺序),那正是实现了自己的计划。只是,他只知道夺取关中却不懂得保全它,这才是他灭亡的原因啊。    


        相关练习:《何博士备论·楚汉论》《史记·项羽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王羲之《兰亭集序》(含图)
        《论语》(9句)《石涧记》
        《何博士备论·晁错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李煜《相见欢》王思任《游敬亭山记》原文及注释
        《游高梁桥记》原文和注释白居易《荔枝图序》
        李白 《独坐敬亭山》戴名世《先君序略》
        《王充求学》《满井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逐字翻译王安石《登飞来峰》
        《祸兮福兮》张旭《山行留客》
        刘基《象虎》李商隐《无题》
        苏轼《定风波》刘禹锡《乌衣巷》
        司马光《训俭示康》《登幽州台歌》
        《教战守策》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