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苏公堤》原文及翻译

        续资治通鉴
        原文
            苏轼知杭州,杭频海,水泉咸苦。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白居易复浚西湖,放水入运河,自河入田,溉田且千顷。自唐及钱氏,岁辄开治至宋废而不理湖中葑积为田而水无几矣。运河失湖水之利而取给于江,潮水游河,泛溢阛阓②,三年一浚,为居民大患,六井亦几废。
            轼间至湖上,周视良久,曰:“今欲去葑田,将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若取葑田积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去而行者便矣。又吴人种菱,春辄芟除,不遗寸草。葑田若去,募人种菱,收其利以备修湖可也。”乃取救荒之法,得钱数万贯、粮数万石,复请于朝,得百僧度牒以募役者。堤成,南北径十三里,植芙蓉、杨柳于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曰“苏公堤”。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十一》
        【注】葑:葑田,在沼泽上以木作架,上铺泥土,作为种植水生植物的农田。阛阓:huán huì,街市;街道。


        译文
            苏轼担任杭州知州,杭州临近大海,当地的水又咸又苦。唐朝时杭州刺史李泌开始引西湖水挖了六口井,白居易(任职后)又疏浚了西湖,放西湖水注入运河,从运河中引水入田,灌溉面积达千顷。从唐朝(延续到)五代时钱氏吴越政权,每年都要开河治理,到宋朝时荒废而无人治理,(当地人)在西湖中葑田农作,而水几乎没有了。运河失掉了从西湖取水的便利只好从钱塘江中取水,钱塘潮水倒入运河,河水泛滥流入城市,只得三年一次疏浚,成了百姓的灾难,六口井水也几乎废弃不能用了。
            苏轼偶然来到湖上,环视观察很久,说:“如今要除去这些葑田,将把湖中的(淤泥)放到哪里呢?西湖南北长达三十里,环绕西湖一周来往,一天时间不够,如果能取来葑田的淤泥堆积成一条长堤连通南北,那么葑田的淤泥除去了且行人也便利了。另外,吴地的百姓习惯种菱,春天时就能收割干净,不留下一寸杂草。假如除去了葑田,招募人来种菱,卖菱的钱可以用作修湖的经费。”于是他采取了救荒的方式,筹到了数万贯钱、数万石粮,然后再向朝廷请示,得到一百名僧人的度牒(注:僧道出家,由官府发给凭证,称之为“度牒”。度牒可充军政费用。)用来募集服役的人。堤建成了,南北长十三里,堤上种植芙蓉、杨柳树等,远望如同一幅山水画,杭州人给它取名叫“苏公堤”。


        相关练习:《苏公堤》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揭开科学神秘的面纱——《绿色基因的革命》赏读《续资治通鉴·狄青既戮陈曙》
        《世说新语》三则(荀巨伯,庾公乘的卢马,陈太丘与友期)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郑人买履》及注释《齐桓晋文之事》参考翻译
        《文天祥屯潮阳》《秋声赋》
        《辛卯,御史董敦逸、黄庆基并罢》《观巴黎油画记》导读
        常用成语易错字正确解释 《御迩英阁,顾临读《宝训》》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庄暴见孟子》参考翻译
        《章惇专权擅命,监察御史常安民力折其奸》《唐雎不辱使命》
        《太宗淳化元年二月,登州饥,诏赈之》《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干将莫邪》《续资治通鉴·宋纪九》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琵琶行》诗体翻译《帝与辅臣言及朝士有交相奏荐者》
        《帝自即位感疾,至是犹未全安》《郑伯克段于鄢》
        《三峡》文句品析《郢书燕说》
        《新序》二则(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宋人有得玉者)翻译《续资治通鉴·初,既平蜀,蜀宫人有入掖庭者》
        《辛丑,薛向奏蕃部嵬名山有归附意》《续资治通鉴·宋纪四十一》
        《与朱元思书》文句品析《续资治通鉴·太宗淳化五年八月》
        常见的成语解释《师说》参考翻译
        《过秦论(中)》和《过秦论(下)》译注《列子》二则之杨布打狗翻译
        《续资治通鉴·宋纪七》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