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明史·严清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
            严清,字公直,云南后卫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富顺知县。公廉恤民,治声大起。忧归,补邯郸。入为工部主事,历郎中。董作京师外城,修九陵,吏无所侵牟,工成加俸。连丁内外艰。服除,补兵部,擢保定知府。故事,岁籍民充京师库役,清罢之。振荒弭盗,人以比前守吴岳。历迁易州副使,陕西参政,四川按察使、右布政使。并以清望,荐章十余上。
            隆庆二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未上,改四川。清久宦川中,僚吏惮其风采,相率厉名行,少墨败者。郡县卒岁团操成都,清罢之。番人入贡,裁为定额。痛绝强宗悍吏,毁者亦众。陕西贼流入境,巡按御史王廷瞻劾清纵寇。大学士赵贞吉言:“贼起陕,贻害川徼,即有罪,当罪守土臣,不宜专责巡抚。臣蜀人,深知清约己爱人,省事任怨。今蜀地岁荒民流,方倚清如父母,奈何弃之!任事臣欲为国家利小民,必得罪豪右。论者不察,动以深文求之。顷海瑞既去,若清复罢,是任事之臣皆不免弹击,惟全躯保位为得计矣。”疏奏,不允,命解官听调。清遂不出。
            万历二年,起抚山西。未赴,改贵州。历两京大理卿,三迁刑部尚书。张居正当国,尚书不附丽者独清。居正既卒,籍冯保家,得廷臣馈遗籍,独无清名,神 宗深重焉。会吏部尚书梁梦龙罢,即以清代。日讨故实,辨官材,自丞佐下皆亲署,无一幸进者。中外师其廉俭,书问几绝。甫半岁,得疾归。帝数问阁臣:“严尚 书病愈否?”十五年,兵部缺尚书,用杨博故事,特诏起补。遣使趣行,而清疾益甚,不能赴。又三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恭肃。
        清初拜尚书,不能具服色,束素犀带以朝。或嘲之曰:“公释褐时,七品玳瑁带犹在耶?”清笑而已。
        选自《明史·严清传》,有删改


        译文
            严清,字公直,云南后卫人,嘉靖二十三年考中进士.任命做富顺知县.严清公正廉沽.体恤百姓,治理的名声广泛兴起。因守丧辞职田家,补官邯郸知县。 调入朝达担任工部主事。益督建造京城的外城墙,修建九陵,官吏没有侵占牟利的,工程完成增加俸梂。升任保定知府。旧例,每年登记五姓充当京城仓库的劳役, 严清停止这件事。救济灾荒消灭强盗。人们把他和以前的太守吴岳相提并论,首升任易州副使.玦西参政,四川按察使、右布政使。同时因为有美好的名声,举荐奏 章十多次呈上朝延。
            隆庆二年,凭着右佥都御史的身份担任责州巡抚。.没有上任,调往四川。严清长期在四川做官,属官害怕他的声望,一个个磨砺名节品行,很少有贪污腐敗 的。郡县士兵每年在成都聚集操练,严清取消这件事,外族人进献財物,严清我决为规定数额。彻底杜绝强横帮派和凶狠的官吏,说他坏话的人也多。陕西的流窜进 入四川境内,巡按御史王延瞻弹劾严清放纵强盗。大学士赵贞吉说:“盗贼从陕西兴起,给四川边境带来祸害。 如果有罪,应当惩罚守土的大臣,不应该单单责罚巡抚。我是蜀地人,很了解严清约束自己爱护别人,减少事务。不怕别人埋怨。现在蜀地荒年百姓,正把严清像父 母那样依靠,为什么要抛弃他!掌管职事的大臣想对国家有作为对小民有好处,必定得罪权贵,议论的人不加细察,动不动就用苛刻的法令条文来要求他,不久 前海瑞已经离去,假如严清又被罢免,这是掌管职事的大臣都免不了被弹劾攻击。只有保全身体保住位置是最好的计策了。奏章呈上去,朝廷不准许,命令严清解除 官职听候调遣,严清于是不出来做官。
            万历二年,起用担任山西巡抚,没有赴任,改任贵州巡抚,曾任两京大理卿.多次升职担任刑部尚书,张 居正掌管国政,尚书不依附他的只有严清。张居正去世后,查抄冯保的家,获得朝延大臣赠送财物的登记薄册,只没有严清的名字,神宗十分器重他。恰好吏部南书 梁梦尼罢职,就用严清接替,严清每天研究往日的事实。 辨别官员的才能资质,从丞佐以下都亲自签署,没有一个人侥幸获取官位,朝延内外学习他的廉洁节俭。书信几手断绝。才半年,得病辞职回家,皇帝多次询问阁 臣:“严尚书的病好了没有?”万历十五年,兵部空缺尚书,引用杨博的旧例,特别下诏起用严清补缺。派使者催促动身,但是严清的病更严重,不能赴任。又过了 三年去世, 严清刚担任尚书,不能置备正规顏色的服饰。束着素色的犀带上朝,有人嘲笑他说:“您刚做官时,七品玳瑁带还在吗? ”严清笑笑罢了。 

        相关练习:《明史·严清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明史·崔亮传》《明史·叶伯巨传》
        《明史·吕大器传》《明史·杨博传》
        《明史·张元勋传》《明史·石邦宪传》
        《明史·李文忠传》《明史·何卿传》
        《明史·林润传》《明史·赵锦传》
        《明史·徐光启传》《明史·谢瑜传》
        《张溥与“七录斋”》《明史·刘球传》
        《明史·程本立传》《明史·桑乔传》
        《明史·黄孔昭传》《明史·王彰传》
        《明史·周怡传》《明史·冯恩传》
        《明史·颜鲸传》《明史·许相卿传》
        《明史·张芹传》《明史·本纪九》
        《明史·开济传》《明史·杨名传》
        《明史·陆粲传》《明史·俞大猷传》
        《明史·叶应骢传》《明史·马孟桢传》
        《明史·金铉传》《明史·唐枢传》
        《明史·郑一鹏传》《明史·万元吉传》
        《明史·马录传》《明史·李秉传》
        《明史·胡松传》(二)《明史·周忱传》(二)
        《明史·徐九思传》《明史·杨守陈传》
        《明史·袁继咸传》《明史·李遂传》
        《明史·邹维琏传》《明史·张经传》
        《明史·朱纨传》《明史·丁汝夔传》
        《明史·曾铣传》《明史·翟鹏传》
        《明史·周敬心传》《明史·陈九畴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