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君子必辩》原文及翻译

        荀子
        原文
            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是以小人辩,言险;而君子辩,言仁也。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辩不若其讷也;言而仁之中也,则好言者上矣,不好言者下也,故仁言大矣。起于上所以导于下,政令是也;起于下所以忠于上,谋救是也。故君子之行仁也无厌。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言君子必辩。小辩不如见端,见端不如本分。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圣人、士君子之分具矣。
            有小人之辩者,有士君子之辩者,有圣人之辩者、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者也。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而党【2】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噡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盗贼得变,此不得变也。
        (取材于《荀子》)

        译文
            君子一定能言善辩。大凡人没有不爱好谈论他喜欢的东西,而君子尤其这样。所以小人能言善辩,宣扬险恶之术,而君子能言善辩,宣扬仁义之道。言辞如果不符合仁义之道,那么他开口说话还不如沉默寡言,能言善辩还不如言语迟钝;言辞如果符合仁义之道,那么善于谈论的就是上等了,不善于谈论的就是下等。所以合乎仁义的言辞是伟大的。由上面发起用来引导下面的,是政令;发起于下面用来效忠上面的,是建议补救。所以君子奉行仁义是没有满足的。思想上喜欢它,行动上遵循它,乐意谈论它,所以说君子一定能言善辩。辩论小事不如揭示头绪,揭示头绪不如遵循名分。辩论小事能发现问题,揭示头绪能说明问题,遵循名分能有条理,这样圣人和士君子的名分就具备了。
            有小人的辩论,有士君子的辩论,有圣人的辩论。不事先考虑,不早做谋划,说出话来就很恰当,辩说有条理且能分清不同类别的事物,措词和改换话题,都能随机应变而不会穷于应答,这是圣人式的辩论。事先考虑,早做谋划,话说的不多但能使人明白,辩说有条理而且符合实际,知识渊博说话干脆正确。这是士君子的辩论。听他讲话振振有词却不得要领,任用他则狡猾奸诈而毫无功效,对上不能使贤明的君王顺心,对下不能使百姓和谐统一,然而说起话来很动听,言谈或多或少很适当,称得上是夸夸其谈、自高自大之类,这是奸人中的突出者。圣王出现,一定先诛杀这类人,然后再诛杀盗贼。盗贼能够改变自新,而这类人是不能改变的。



        相关文言文
        《清史稿·黄宗羲传》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
        荀子《自知之明》《荀子·法行》
        《北齐书·崔暹传》《金史·张中彦传》
        苏洵《仲兄字文甫说》《汉书·盖宽饶传》
        沈复《浪游记快》《荀子·非相篇》
        《积微,月不胜日》《明史·杨廷麟传》
        《宋史·谢瞻传》《荀子·儒效》
        李梦阳《邵道人传》沈德潜《游虞山记》
        《新唐书·许孟容传》《荀子·赋》
        《荀子·修身》《楚子围宋》
        《晋书·郭舒传》《君子之学》
        《荀子·强国》《三国志·蒋济传》
        《荀子·致士》《荀子·王制》
        《后汉书·左雄传》《荀子·宥坐·欹器满覆》
        《劝学》全文《范文正公文集》序
        《荀子·非相》《新唐书·郭子仪传》
        《明史·蓝玉传》《史记·韩长孺列传》
        《宋史·赵方传》《荀子·性恶》
        《新五代史·周臣传》《明史·廖永忠传》
        曾巩《邪正辨》《荀子·子道》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