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苏轼《士夑论》原文及翻译

        苏轼
        原文
            料敌势强弱,而知师之胜负,此将帅之能也。不求一时之功,爱君以德,而全其宗嗣,此社稷之臣也。鄢陵之役,楚晨压晋师而陈。诸将请从之,范文子独不欲战。晋卒败楚。楚子伤目,子反殒命。范文子疑若懦而无谋者矣。然不及一年,三郤诛,厉公弑,胥童死,来书、中行偃几不免于祸,晋国大乱。鄢陵之功,实使之然也。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之功,圣人所甚惧也。夜光之珠,明月之弦,无因而至前,匹夫犹或控剑,而况非常之功乎!故圣人必自反曰:此天之厚于我乎?抑天之祸余也?故虽有大功,而不忘戒惧。中常之主,锐于立事,忽于天戒,日号干戈而残民以逞,天欲全之,则必折其萌芽,挫其锋芒,使其知所悔。夫欲亡之,则以美利诱之以得志,使之有功以骄士,玩于寇仇,而侮其人民,至于亡国杀身而不悟者,天绝之也。故兵之胜负,不足以为国之强弱,而足以为治乱之兆。盖有战胜而亡,有败而兴者矣。会稽之栖,而勾践以霸。黄池之会,而夫差以亡。有以使之也夫。昔虢公败戎于桑田晋偃知其必亡曰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晋果灭虢。此范文子所以不得不谏。
        (节选自苏轼《士夑论》)
        【注】①私暱(nl):指所亲近、宠爱的人。②楚子:指春秋时楚王。因楚君始封为子爵,故称。这里专指楚共王。③子反:春秋时期楚国司马,是是共王的叔父。④士燮:即范文子。祁姓、士氏、封地名为范,名燮,即范燮。因谥号为“文”,故又称为范文子。


        译文
            估计敌方势力强弱,就知道军队的胜负,这是将帅的能力。不贪求一时的功劳,用仁德爱护君主,保全国君的宗族后代,这就是能够顾全大局且使国家长治久安的良臣。鄢陵之战,楚军早晨逼近晋军布阵。各位将士请求出征迎战,唯独范文子不答应与楚军作战。晋国最终打败了楚国。楚共王被晋军射中眼睛,楚国司马子反丧命。范文子在这场战争中看来好像胆小懦弱,没有谋略一样。但是不到一年,三郤被杀,晋厉公被杀,胥童被杀,栾书、中行偃几乎也不能免于祸乱,整个晋国大乱。鄢陵之战的功劳,实在是造成晋国大乱的原因。有了异于寻常的人,这样之后就有异于寻常的功勋。而面对异于寻常的功勋,圣人会感到很警惕的。夜光珠、明月璧,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财利,平常人尚且也知道按剑警惕,更何况那些异于寻常的功勋呢!所以圣人面对非常之功必定反省自问:这是老天爷特别优待我呢?还是祸害我呢?所以即使有大功劳,也不忘戒备警惕。平庸的君主,急于创造功业,忽视了老天的告诫,天天发动攻伐战争、残害人民以显示他们的威风志气,老天爷若要保全他,那就必定会在他的思想行为刚一冒头之时就折断它,打掉它的锋芒锐气,使他知道悔过。老天爷若要灭亡他,就用美色、利益诱惑他,来让他志得意满;使他拥有功劳,而对下级骄横无礼;忽视仇敌的存在,而欺侮压迫他的百姓,到了亡国杀身的地步还不悔悟的,老天爷是要灭掉他。所以说战争的胜负,不足以成为国家的强弱的依据,却足以成为国家是否安定的先兆。因为有的国家因为打仗胜利而灭亡,也有的国家因为打仗失败而兴盛。(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栖于会稽,因为它成为横行江淮的霸主。黄池会盟,吴国之后连吃败仗亡国,都是有原因使他们变成这样的。以前虢公在桑田击败少数民族戎,晋国的偃预测其必亡,说:“这是老天爷有意夺他的镜子(使他看不到自己的危险之处)而加剧他的隐患。”晋国果然灭掉虢。这也是范文子不得不劝告厉公的原因。


        相关文言文
        《大臣论》苏轼《与鲜于子骏书》
        《黄州安国寺记》《众狗不悦》
        《养生难在去欲》苏轼《书遗蔡允元》
        苏轼《荐朱长文札子》苏轼《六一居士集叙》
        苏轼《思堂记》《王安石赠太傅》
        《六一泉铭并序》《袁宏论佛说》
        《论修养帖寄子由》苏轼《答李廌书》
        《陈氏草堂》苏轼《哨遍·为米折腰》
        苏轼《答张文潜书》苏轼《上刘侍读书》
        苏轼《遗爱亭记代巢元修》苏轼《仁宗皇帝御飞白记》
        《徐州莲华漏铭》苏轼《六国论》
        苏轼《刑政》苏轼《答黄鲁直书》
        《答黄鲁直》《田表圣奏议叙》
        苏轼《快哉此风赋》苏轼《书蒲永升画后》
        苏轼《眉山远景楼记》《臣自颍移扬,过豪、寿、楚、泗等州》
        苏轼《与朱鄂州书》苏轼《礼以养人为本论》
        《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
        苏轼《厚货财一》苏轼《汉高帝论》
        苏轼《梁贾说》《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代张文定公作》
        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苏轼《日喻说》
        苏轼《与参寥子书》《范文正公集》叙
        苏轼《试笔自书》苏轼《有美堂暴雨》
        苏轼《醉蓬莱·重九上君猷》苏轼《遗爱亭记》
        苏轼《答李端叔书》苏轼《与章子厚》
        《苏轼私识范仲淹》苏轼《书黄筌画雀》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