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明史·王图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
            王图,字则之,耀州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以右中允掌南京翰林院事。召充东宫讲官。“妖书”事起,沈一贯欲有所罗织,图,其教习门生也,尽言规之。
            累迁詹事,充日讲官,教习庶吉士。进吏部右侍郎,掌翰林院。兄国,方巡抚保定。廷臣附东林及李三才者,往往推毂图兄弟。会孙丕扬起掌吏部,孙玮以尚书督仓场,皆陕西人,诸不悦图者,目为秦党。而是时郭正域、刘日宁及图并有相望。正域逐去,日宁卒,时论益归图。叶向高独相久,图旦夕且入阁,忌者益众。适将京察,恶东林及李三才、王元翰者,设词惑丕扬,令发单咨是非,将阴为钩党计。图急言于丕扬,止之。群小大恨。
            初,图典庚戌会试。分校官汤宾尹欲私韩敬,与知贡举吴道南盛气相诟谇。比出闱,道南欲劾,以图沮而止。王绍徽者图同郡人宾尹门生也极誉宾尹于图而言道南党欲倾宾尹并及图宜善为计。图正色却之,绍徽佛然去。时宾尹已为祭酒,其先历翰林京察,当图注考,思先发倾之。乃与绍徽计。令御史金明时劾图子宝坻知县淑抃赃私巨万。且谓国素疾李三才,图为求解,国怒詈之,图遂欲以拾遗去国。国兄弟抗章力辩,忌者复伪为淑抃劾国疏,播之邸抄。图上疏言状,帝为下诏购捕,乃已。及考察,卒注宾尹不谨,褫其官,明时亦被黜。由是其党大噪。秦聚奎、朱一桂、郑继芳、徐兆魁、高节、王万祚、曾陈易辈,连章力攻图。图亦连章求去,出郊待命。温诏屡慰留,坚卧不起,九阅月始予告归。国亦乞休去,未几卒。四十五年京察,当事者多宾尹、绍徽党,以拾遗落图职。
            天启三年,召起故官。进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明年,魏忠贤党刘弘先劾图,遂削籍。寻卒。崇祯初,赠太子太保,谥文肃。淑抃终户部郎中。
        (节选自《明史》)


        译文
            王图,字则之,是耀州人。万历十一年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检讨,任右中允负责南京翰林院的事务。受召见并被任命为东宫讲官。“妖书”事件发生,沈一贯想将一些人罗织进去,王图是他教习的门生,极力规劝他。
            他渐渐升任詹事,担当日讲官,教习庶吉士,又晋升为吏部右侍郎,掌管翰林院。他的哥哥王国,正巡抚保定。依附东林党和李三才的朝廷大臣,往往推崇王图兄弟。遇上孙丕扬出山负责吏部,孙玮以尚书身份总管仓场,他们都是陕西人。所有不喜欢王图的人,把他们看作秦帮。而此时郭正域、刘日宁和王图均有任职高位的声望。郭正域遭驱逐,刘日宁去世了,当时的舆论更加倾向王图。叶向高独掌阁权很久,王图早晚要进入内阁,对他忌恨的人更加多了。正赶上要进行京察,憎恨东林党以及李三才、王元翰的人,造谣迷惑孙丕扬,下令发放文函咨询是非,准备暗中制造组织私党的奸计。王图赶紧劝告孙丕扬,终止了此事。众小人非常恼恨。
            起初,王图主管庚戌年的会试。分校官汤宾尹想对韩敬徇私,与知贡举吴道南大动肝火互相辱骂。等到离开考场,吴道南准备弹劾宾尹,因为王图阻止而作罢。王绍徽,是王图同乡,也是宾尹的门生,在王图面前极力赞美宾尹,而称吴道南一伙想倾覆汤宾尹并且连带到王图,应该好自谋划。王图严肃地回绝了他,王绍徽很不高兴地离去。当时汤宾尹已经做了国子监祭酒,他先任翰林京察,当王图注考的时候,他想先发难倾覆王图。于是与王绍徽谋划,指使御史金明时弹劾王图担任宝坻知县的儿子王淑抃私藏巨额钱财。并称王国一向厌恶李三才,王图替他寻求和解的办法,王国怒骂了他,王图就想以拾遗的名义让王国离职。王图兄弟上奏极力辩解,憎恨他的人又伪造王淑抃弹劾王国的奏章,由邸抄传播。王图上奏陈述情况,皇帝替他下诏令追缴,才平息。等到考察的时候,最终评注汤宾尹不谨慎,革除他的官职,金明时也被罢黜。因此他们的同伙大为哗然。秦聚奎、朱一桂、郑继芳、徐兆魁、高节、王万祚、曾陈易等人,接连上奏极力攻击王图。王图也接连上奏请求离职,出到京郊等待命令。皇帝多次下达温和的诏令对他安慰与挽留,他坚持卧病不起,经过多月才准许他回乡。王国也请求退休,不久去世。万历四十五年进行京察,负责的多是汤宾尹、王绍徽的党羽,以拾遗的名义解除了王图的官职。
            天启三年,皇帝召见他并官复原职。晋升礼部尚书,协助负责詹事府。第二年,魏忠贤的党羽刘弘先弹劾王图,于是被剥夺官籍。不久去世。崇祯初年,追赠为太子太保,谥号文肃。王淑抃最终任户部郎中。


        相关练习:《明史·王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明史·徐汧传》《明史·刘振之传》
        《明史·蔡时鼎传》《明史·李骥传》
        《明史·本纪第一·明太祖传》《明史·宋濂传》(二)
        《明史·欧阳一敬传》《明史·靳学颜传》
        《明史·葛守礼传》《明史·崔亮传》
        《明史·叶伯巨传》《明史·吕大器传》
        《明史·杨博传》《明史·张元勋传》
        《明史·石邦宪传》《明史·李文忠传》
        《明史·何卿传》《明史·林润传》
        《明史·赵锦传》《明史·徐光启传》
        《明史·谢瑜传》《张溥与“七录斋”》
        《明史·刘球传》《明史·程本立传》
        《明史·桑乔传》《明史·黄孔昭传》
        《明史·王彰传》《明史·周怡传》
        《明史·冯恩传》《明史·颜鲸传》
        《明史·许相卿传》《明史·张芹传》
        《明史·本纪九》《明史·开济传》
        《明史·杨名传》《明史·陆粲传》
        《明史·俞大猷传》《明史·叶应骢传》
        《明史·马孟桢传》《明史·金铉传》
        《明史·唐枢传》《明史·郑一鹏传》
        《明史·万元吉传》《明史·马录传》
        《明史·李秉传》《明史·胡松传》(二)
        《明史·周忱传》(二)《明史·徐九思传》
        《明史·杨守陈传》《明史·袁继咸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