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文言文
主题
作者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原文及翻译(三)
宋史纪事本末
原文
:
英宗治平四年闰三月癸卯,以王安石知江宁府。终英宗之世,安石被召未尝起,韩维、吕公著兄弟更称扬之。神宗在颍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友王安石之说也。”维迁庶子,又荐安石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及即位,召之,安石不至。帝谓辅臣曰安石历先帝朝召不赴或以为不恭令又不至果病邪有所要邪曾公亮曰:“安石真辅相材,必不欺罔。”吴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纲纪。”帝不听,乃有江宁之命。众谓安石必辞,及诏至,即起视事。九月,以王安石为翰林学士。时宰相韩琦执政三朝,或言其专。曾公亮因力荐王安石,觊以间琦。琦求去益力,帝不得已从之,以司徒兼侍中。入对,帝泣曰:“侍中必欲去,今日已降制矣。然卿去谁可属国者?王安石何如?”琦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帝不答。神宗熙宁元年夏四月乙巳,王安石始至京师,时受翰林学士之命已七越月矣,诏安石越次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安石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乃知,以为高不可及耳。”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跻此道。”冬十一月,郊。执政以河朔旱伤,国用不足,乞南郊勿赐金帛。诏学士议司马光曰:“救灾节用,当自贵近始,可听也。”王安石曰:“国用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者故也。”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争议不已。帝曰:“朕意与光同,然姑以不允答之。”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译文
:
宋英宗治平四年闰三月二十五日,任命王安石当江宁知府。在英宗继位后的整个期间内,王安石虽经宣召却一直不曾就职,韩维、吕公着兄弟三人于是更加对人称道王安石。神宗在颍王府时,韩维任记室。每当他的谈话得到神宗称赞时,就说:“这不是我的说法,是我朋友王安石说的。”当他升任太子庶子时,又推荐王安石代替自己任记室之职,神宗因此很想见到王安石。等到神宗即位当皇帝,召见王安石,王安石不来。神宗对左右大臣说:“王安石是先帝的大臣,先帝请不来,有人认为他不恭顺,现在又请不来,是真的病了吗?还是有什么条件呢? ”曾公亮说:“王安石确实是辅相之才,肯定不会欺骗皇帝您的。”吴奎说:“我曾与王安石共事,此人有错不认,刚愎自用,其主张也很迂阔,万一受重用,必然紊乱朝纲。”皇帝不听,于是命王安石任江宁知府。众人认为王安石必定推辞,等到诏书下来,王安石立即起身上任。九月,召王安石入朝廷任翰林学士。当时宰相韩琦执政三朝,有人说韩琦专权。曾公亮于是大力举荐王安石,希望借机让皇帝疏远韩琦。韩琦更加大力请求离开朝廷,皇帝不得已听从了韩琦,让他以司徒身份兼任侍中。入朝答对,皇帝哭泣说:“您一定要离去,今日已经下诏书同意了。然而您离去后,谁可接替您呢?王安石怎么样? ”韩琦回答说:“王安石任翰林学士是绰绰有余,处在宰相的位置则不可以。”皇帝没有答复。神宗熙宁元年夏四月乙巳,王安石才首次来到京师,这时接到翰林学士的任命已经超过七个月了,下诏让王安石越级入朝答对。神宗问治理国家应当首先做什么事,他回答说:“首先要选择推行政策的方法。”神宗问道:“唐太宗怎么样? ”他答道:“陛下应当效法尧、舜,何必要效法唐太宗!尧、舜之道,极其简明而不繁杂,扼要而不迂阔,容易而不繁难,但是后世求学的人不能通晓,因此认为高不可及。”神宗说:“你这可说是以难为之事要求我了,恐怕无法与你的这番好意相称。你可以尽心尽意地辅助我,希望共同成就这一目标。”冬季十一月,朝廷举行祭祀天地的大礼。宰相等人因为黄河北部连遭旱灾,国家用度不足,请求南郊祭天后别再照例赏赐金钱绢帛了。诏命众学士讨论。司马光说:“赈济灾荒,节省开支,应当从中枢部门做起,可以采纳这种提议。”王安石说:“国家用度不足,是因为没有找到善于理财的人。”司马光说:“所谓善于理财的人,不过是按人头计数征税,用畚箕敛取谷物罢了。”王安石说:“不对,善于理财的人,不增加赋税也能使国家用度充足。”司马光说:“天下哪有这种道理?天地所出产的财货物品,不在百姓手中,就在官府手中,善于理财的人设法掠夺百姓,由此造成的危害比增加赋税还严重。”双方争论不休。宋神宗表态说:“我的看法和司马光相同,但姑且用不批准这样做来答复宰相等人。”
相关练习: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相关文言文
《宋史纪事本末·宗泽守汴》
《宋史纪事本末·契丹和战》
《宋史纪事本末·顺昌柘皋之捷》
《宋史纪事本末·吴玠兄弟保蜀》
《宋史纪事本末·庆历党议》
《宋史纪事本末·北伐更盟》
《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二)
《宋史纪事本末·郝经之留》
《宋史纪事本末·李纲辅政》(二)
《宋史纪事本末·学校科举之制》
《宋史纪事本末·李纲辅政》
《宋史纪事本末·岳飞规复中原》
《宋史纪事本末·帝遣曹彬等将,兵伐江南》
《宋史纪事本末·平荆湖》
《宋史纪事本末·夏元昊拒命》
《宋史纪事本末·金人渡江南侵》(二)
《宋史纪事本末·平江南》
《宋史纪事本末·太祖代周》
《宋史纪事本末·文谢之死》(二)
《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
《宋史纪事本末·文谢之死》
《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
《宋史纪事本末·仁宗景祐元年冬十月》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二)
《宋史纪事本末·金人渡江南侵》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