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李璧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李璧字季章,眉之丹稜人。父焘,典国史。璧少英悟,日诵万余言,属辞精博,周必大见其文,异之曰:“此谪仙才也。”孝宗尝问焘:“卿诸子孰可用?”焘以璧对。以父任入官,后登进士第。召试,为正字。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宰相陈自强请以侂胄平章国事,遂召璧草制,同礼部尚书萧达讨论典礼,命侂胄三日一朝,序班丞相上。
            璧受命使金,行次扬州,忠义人朱裕挟宋师袭涟水,金人愤甚,璧乞枭裕首境上,诏从其请。璧至燕,与金人言,披露肝胆,金人之疑顿释。璧归,侂胄用师意方锐,璧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既而陈景俊使北还,赞举兵甚力,钱象祖以沮兵议忤侂胄得罪贬,璧论襄阳形势深以腹心为忧欲待敌先发然后应之侂胄意不怿于是四川各建宣抚而师出矣。
            初,侂胄召叶适直学士院,草出师诏,适不从,乃以属璧,由是进权礼部尚书。侂胄既丧师,始觉为苏师旦所误,一夕招璧饮,酒酣,及师旦事,璧微擿其过,觇侂胄意向,乃极言:“师旦怙势招权,使明公负谤,非窜谪此人,不足以谢天下。”师旦坐贬官。金遣使来,微示欲和意,以用兵首谋指侂胄,侂胄大恚,不复以和为意。方信孺使北归,言金人欲缚送侂胄,故侂胄忿甚,用兵之意益急。璧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璧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会礼部侍郎史弥远谋诛侂胄,以密旨告璧及钱象祖,象祖欲奏审,璧言事留恐泄,侂胄迄诛,璧兼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叶时论璧反复诡谲,削三秩,谪居抚州。后辅臣言诛侂胄事,璧实预闻,乃令自便。复官提举洞霄宫,久之,复以御史奏削三秩,罢祠。璧寻引疾奉祠。嘉定十五年六月卒,进资政殿学士致仕,谥文懿。
        (选自《宋史∙李璧传》)


        译文
            李璧,字季章,眉州丹稜人。他父亲李焘,为典国史。李璧少年时就很颖悟杰出,每天背诵一万多字,文辞精当广博,周必大看见他的文章,惊奇地说:“这是被贬下的仙人啊。”孝宗曾问李焘:“你的儿子们谁可任用?”李焘回答说李璧可用。李璧因父亲的恩荫任职,后来考中进士。被特旨召试后,李璧为秘书正字。当时韩侂胄专权,建议恢复失地,宰相陈自强请求让韩侂胄为平章国事,于是召李璧草拟诏书,和礼部尚书萧达讨论典礼,命令韩侂胄三日一上朝,地位在丞相之上。
            李璧受命出使金国,走到扬州,忠义人朱裕借助宋军袭击涟水,金人十分气愤,李璧请求在边境上杀死朱裕,皇上下诏允许。李璧到燕地后,对金人讲明情况,竭尽忠诚,金人对宋的疑虑顿时除去。李璧回来后,韩侂胄正专心一意用兵,李璧说:“进兵攻取的关键,应该是慎重发兵并一定要达到目的,不要轻率出兵以至随便停止。”不久,陈景俊出使金国回来,十分支持用兵,钱象祖因为阻止兴兵触怒了韩侂胄而获罪被贬,李璧论述襄阳形势,认为是腹心之患,想等敌人先出兵,然后我军应战,韩侂胄不高兴,于是在四川设宣抚并且出兵。
            当初,韩侂胄召用叶适直学士院,草拟出兵诏书,叶适不答应,他就把此事托付给李璧,李璧因此升为权礼部尚书。韩侂胄兵败后,才发现自己是被苏师旦所害,一个晚上,他招李璧饮酒,正在兴头上,谈到苏师旦,李璧稍稍指出了他的过错,探得了韩侂胄对苏师旦的态度,于是就明确地说:“苏师旦仗势揽权,使您受到毁谤,不贬逐他,不足以向天下的人来谢罪。”苏师旦被贬官。金国派使臣来,稍微表示想议和,表示要交出用兵的首谋韩侂胄才能议和,韩侂胄大怒,不再考虑议和。方信孺出使金国回来,说金人想让宋把韩侂胄交给金国,故此韩侂胄更愤恨,用兵的想法更坚定。李璧正和他共掌政,有人劝李璧赶快辞官,不要和韩侂胄一起分担祸患,李璧说:“唉,国家受到危害了,我离开谁来为国家谋划?”恰好礼部侍郎史弥远谋划杀韩侂胄,用密旨告诉李璧和钱象祖,钱象祖想奏明皇上,李璧说此事如果滞留恐怕会泄露出去,韩侂胄终于被杀,李璧兼任知枢密院事。御史叶时论奏李璧反复无常,李璧被降官三级,贬居到抚州。后来辅臣说杀韩侂胄的事,李璧实际事先知道,于是就下令允许他自便。李璧恢复官职为提举洞霄宫,后来,又因御史上奏被降官三级,罢去提举洞霄宫的官职。不久李璧因病任宫观职事。嘉定十五年六月去世,升为资政殿学士辞官,谥号“文懿”。 


        相关练习:《宋史·李璧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宋史·赵瞻传》《宋史·刘文质传》
        《宋史·胡寅传》《宋史·陈禾传》(二)
        《宋史·王随传》(二)《宋史·姚坦传》
        《宋史·吕景初传》《宋史·张枃传》
        《宋史·任福传》《宋史·汪藻传》
        《宋史·项安世传》《宋史·曾巩传》(二)
        《宋史·薛季宣传》《宋史·谢方叔传》
        《宋史·郑獬传》《宋史·陈若拙传》
        《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宋史·宋偓传》
        《宋史·王质传》《宋史·彭思永传》
        《宋史·晏敦复传》《宋史·廖德明传》
        《宋史·张雍传》《宋史·太祖本纪》(二)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宋史·张运传》
        《宋史·陈尧叟传》《宋史·李纲传》
        《宋史·石公弼传》《宋史·陆游传》
        《宋史·王遂传》《破瓮救友》
        《宋史·赵与欢传》《宋史·李昉传》
        《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宋史·薛向传》
        《宋史·慎从吉传》《宋史·苏元老传》
        《宋史·王琪传》《宋史·任中正传》
        《宋史·宋敏求传》《宋史·魏杞传》
        《宋史·柴中行传》《宋史·陈瓘传》
        《宋史·赵开传》《宋史·尹洙传》
        《宋史·鲜于侁传》《宋史·洪迈传》
        《宋史·倪思传》《宋史·李允则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