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孟子心性论》原文及翻译

        孟子
        《孟子·尽心》,孟子“心性论”的核心是“心”。

        《孟子·尽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简单来说就是,尽心、知性、知天。意思是说,充分展开自己善良的本心,就可以觉知人的本性,觉知了人的本性,就领悟了天道。从心开始,可以通过尽心,知性,最后到达领悟天道的境界。

        《孟子·告子》:“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部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意思是说,仁就是要保持住人的本心,义就是让人要走正道。放弃这正道不走,丧失了本心而不去寻找,这种人是非常可怜的。一个人如果鸡和狗丢失了,都知道去寻找;但是人心丧失了,却不知道去寻找。我们学习和求知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回丢失的本心,真实的自我。所以,在孟子看来,仁是心的一种重要属性,如果丢失了心,就像人失去了自我一样。

        《孟子·公孙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说,如果没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否之心,这都不能称之为“人”了,丢失了人的本心,就像失去了自我一样,跟一个动物有什么区别呢?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就像一个人的四肢一样,而心才是根本,才是这四端的主体,才是人之所为为人的那个东西。

        《孟子·告子》:“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人的眼睛耳朵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所以会被外物所蒙蔽,一旦和外物相接触,便容易被引入歧途。而心这个器官则有思考的能力,思考就有所得,不思考就得不到。心这是上天特意赋予我们人类的。所以,首先把心这个身体的重要部分树立起来,其它次要部分就不会被引入迷途,这样便可以成为君子了。

        南宋陆九渊说:“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王阳明进一步构建了完整“心学”体系,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等观点,其中王阳明心学的四句决是精髓: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相关文言文
        《二子学弈》《以邻为壑》
        《君子志道》《孟子·公孙丑上》(二)
        《仲子,齐之世家也》《孟子答齐宣王问》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尽心上》《富贵不能淫》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齐桓晋文之事》节选
        《揠苗助长》《校人欺子产》
        《孟子·梁息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万章下》《孟子·告子上》
        《孟子·滕文公正》《冯妇搏虎》
        《孟子·梁惠王上》《养心莫善于寡欲》
        《论民本》孟子《论养气》(三)
        孟子《论养气》(二)孟子《论养气》(一)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孟子对滕文公》
        《拔苗助长》《孟子·滕文公下》
        《学弈》《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离娄上》(21-30)
        《孟子·离娄上》(11-20)《孟子·离娄上》(1-10)
        《鱼我所欲也》《寡人之于国也》
        《齐桓晋文之事》参考翻译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