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通鉴纪事本末·井陉之战》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
        原文
            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赵王及成安君陈余闻之,聚兵井陉口,军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成安君尝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蔽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也。”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与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旗鼓,逐信、耳。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见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赵军。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井陉之战》)


        译文
            韩信和张耳率领数万名士兵向东攻打赵国。赵王和成安君陈余闻讯,就在井陉口集结部队,有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劝说成安君说:“希望您借给我三万人,抄小路去截断对方的辎重粮草,而您则深挖壕沟高筑营垒,坚守不出战。他们向前无仗可打,退后无路可回,野外又没有什么东西可抢,如此不到十天韩信、张耳这两个将领的头颅就可以献到您的帐前了。”成安君曾经自称是义兵,不用诈谋奇计。韩信派人暗中打探消息,得知陈余不采纳广武君的计策,非常高兴,因此便敢率军径直前进。在距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停下来宿营。半夜韩信传令部队出发,挑选两千名轻骑兵,每人手拿一面红旗,从小道上山隐蔽着观察赵军的动向,并告诫他们说:“赵军看到我军退逃,必会倾巢出动来追赶我们,你们迅速冲入赵军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插上汉军的红旗。赵军已经抢先占据了有利地形作营垒,而且他们没有看见我军大将的旗鼓,是不肯出兵攻打我们的先头部队的,这是因为他们怕我军到了险要的地方就会撤回去。”韩信随即派遣一万人打先锋,开出营寨,背靠河水摆开阵势。赵军望见后哗然大笑。天刚亮的时候,韩信立起了大将的旗鼓,鼓乐喧天地开出了井陉口。赵军打开营门攻击,双方激战了很久。这时,韩信和张耳便假装丢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营,河边部队大开营门放他们进去,然后又和赵军快速接战。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抢汉军抛下的旗鼓,追逐韩信和张耳。韩信、张耳进入河边的阵地后,全军就都拼死奋战,赵军无法打败他们。韩信派出的二千名骑兵突击队,一起等到赵军将士全体出动去追逐争夺战利品时,立刻奔驰进入赵军营地,拔掉所有赵军旗帜,插上两千面汉军红旗。赵军已经无法抓获韩信等人,便想退回营地,但却见自己的营垒中遍是汉军的红旗,都惊慌失措,以为汉军已将赵王的将领全部擒获了。士兵们于是大乱,纷纷逃跑,赵将即使斩杀逃兵,也无法阻止士兵逃跑。这时汉军前后夹击,大败赵军。


        相关练习:《通鉴纪事本末·井陉之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通鉴纪事本末·后唐灭梁》(三)《通鉴纪事本末·桓温伐燕》
        《项梁已破章邯于东阿,引兵西,北至定陶,再破秦军》《通鉴纪事本末·石勒灭前赵》
        《通鉴纪事本末·蒙逊据张掖》《通鉴纪事本末·三家分晋》(二)
        《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通鉴纪事本末·武帝击朝鲜》
        《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三)《通鉴纪事本末·桓温灭蜀》(二)
        《通鉴纪事本末·桓温灭蜀》《通鉴纪事本末·高祖灭楚》
        《通鉴纪事本末·晋灭吴》(二)《通鉴纪事本末·宋明帝北伐》
        《通鉴纪事本末·吴蜀通好》(二)《通鉴纪事本末·唐平辽东》
        《唐太宗论弓矢》《贞观元年,闰三月,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
        《通鉴纪事本末·袁绍讨公孙瓒》《二年春正月,镇东将军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矫太后诏》
        《汉和帝永元四年,窦宪兄弟专权》《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齐》(二)
        《通鉴纪事本末·裘甫寇浙东》《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图恢复》(二)
        《通鉴纪事本末·后唐灭梁》(二)《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
        《通鉴纪事本末·司马懿诛曹爽》《通鉴纪事本末·南诏归附》(二)
        《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三)《晋王病笃,立其子存勖为嗣》
        《通鉴纪事本末·陈敏之叛》《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
        《通鉴纪事本末·窦氏专恣》《兴元元年,朱泚更国号曰汉自称汉元天皇》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二)《通鉴纪事本末·江左经略中原》(二)
        《通鉴纪事本末·魏平辽东》《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西》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江淮》《冬十月,宋金刚进攻浍州,陷之,军势甚锐》
        《通鉴纪事本末·隋灭陈》《通鉴纪事本末·武宗平泽潞》
        《通鉴纪事本末·诸将之叛》《圣历二年,太后春秋高,虑身后太子与诸武不相容》
        《通鉴纪事本末·孙氏据江东》(二)《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淮蔡》
        《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通鉴纪事本末·光武中兴》(二)
        《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二)《通鉴纪事本末·世宗征淮南》(二)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