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常林字伯槐,河内温人也。年七岁,有父党造门,问林:“伯先在否?汝何不拜!”林曰:“虽当下客,临子字父①,何拜之有?”于是成共嘉之。
②太守王匡起兵讨董卓,遣诸生于属县微伺吏民罪负,便收之,考责钱谷赎罪,稽迟则夷灭宗族,以崇威严。林叔父挝客②,为诸生所白,匡怒收治。举宗惶怖,不知所责多少,惧系者不救。林往见匡同县胡母彪曰:“王府君以文武高才,临吾鄙郡,土广民殷,又多贤能,惟所择用。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华夏震栗,雄才奋用之秋也。若欲诛天下之贼,扶王室之微,智者望风,应之若响,克乱在和,何征不捷?苟无恩德,任失其人,覆亡将至,何暇匡翼朝廷。崇立功名乎?君其藏之!”因说叔父见拘之意。彪即书责匡,匡原林叔父。
③并州刺史高于表为骑都尉,林辞不受。后刺史梁习荐林宰南和治化有成超迁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有绩。文帝为五官将,林为功曹。太祖西征。田银、苏伯反,幽、冀扇动。文帝欲亲自讨之,林曰:“昔忝博陵,又在幽州,贼之形势,可料度也。北方吏民,乐安厌乱,服化已久,守善者多。银、伯犬羊相聚,智小谋大,不能为害。方今大军在远,外有强敌,将军为天下之镇也,轻动远举,虽克不武。”文帝从之,遣将往伐,应时克灭。
④出为平原太守、魏郡东部都尉,入为丞相东曹属。魏国既建,拜尚书。文帝践阼,迁少府,封乐阳亭侯,转大司农。明帝即位,进封高阳乡侯,徒光禄勋,太常。时论以林节操清峻,欲致之公辅,而林遂称疾笃。拜光禄大夫。年八十三,薨,追赠骠骑将军,葬如公礼,溢曰贞侯。
(摘自《三国志》)
(注释)①常林的父亲,字伯先。②挝,zhuā,打。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昔忝博陵,又在幽州(_________)(2)欲致之公辅(_________)
17.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考责钱谷赎罪()
A.索取 B.责备 C.惩罚 D.要求
(2)雄才奋用之秋也()
A.振动 B.振作 C.发挥 D.奋发
18.给第三段画线部分断句。
后刺史梁习荐林宰南和治化有成超迁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有绩
19.把第三段后一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北方吏民,乐安厌乱,服化已久,守善者多。银、伯犬羊相聚,智小谋大,不能为害。
20.常林跟胡母彪的交流效果很好,分析其原因。
21.第一段“应对来宾”表现了常林和的性格:第三段笔法有略有详,分别表现了常林和富有的智谋。
答案:
16.有愧于,常用作谦辞 推举
17.(1)A(2)D
18.后刺史梁习荐林宰南和,治化有成,超迁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有绩。
19.北方的官吏百姓,崇尚和平安定,厌恶战乱,顺服归化很久,安分守己的人多。田银、苏伯的军队如同狗和羊的聚合,智慧不足却要图谋大事,不会成为大患。
20.虽为亲人说情,但能从大局出发;运用对比论证,点明利害,增强说服力。(整散结合或善用反问也可酌情给分。)
21.自尊 机敏(达理),政绩突出 审敌度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