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李若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22题。(20分)
        ①李若谷,字子渊,徐州丰人。举进士,补长社县尉。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欲苛苦输者,因以取赇。若谷度材,别其长短、大小为程,置庭中,使民自输。
        ②改大理寺丞、知宜兴县。官市湖洑茶,岁约户税为多少,率取足贫下,若谷始置籍备勾检。茶恶者旧没官,若谷使归之民,许转贸以偿其数。累迁度支员外郎,出为京东转运使。会河决白马,调取刍楗,同列卢士伦协三司意,趣刻扰州县,而若谷宽之。士伦不悦,构于朝,徒知陕州。天圣初,判三司户部勾院。王蒙正为驻泊都监,挟太后姻横肆,若谷绳以法。监司右蒙正,奏徙若谷潭州。
        ③洞庭贼数邀商人船杀人,辄投尸水中。尝捕获,以尸无验,每贷死,隶他州。既而逃归,复功劫,若谷擒致之,磔于市。自是寇稍息。以右谏议大夫知延州。州有东西两城夹河秋夏水溢岸辄圮役费不可胜纪。官仓依山而贮谷少,若谷使作露囤,囤可贮二万斛,他郡多取法焉。
        ④进尚书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建言:“近世俗薄,专以朋党污善良。风俗嬍恶,在上之人作而新之。君子小人,各有其类,今一目以朋党,恐正人无以自立矣。”帝悟,为下诏谕中外。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赠太子太傅,谥康靖。
        ⑤若谷性资端重,治民多智虑,恺悌爱人,其去,多见思。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率取足贫下(           )   (2)构于朝(        )
        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分)
        监司右蒙正
        A.亲近    B.偏袒    C.帮助       D.尊贵
        18.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分)
        每贷死
        A.宽缓   B.抚恤    C.免除    D.赎回
        9.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州 有 东 西 两 城 夹 河 秋 夏 水 溢 岸 辄 圮 役 费 不 可 胜 记
        20.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欲苛苦输者,因以取赇。
        21.第④段写李若谷向皇帝进言,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4分)
        22.文末评价李若谷“治民多智虑”,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分析。(4分)
         
         
        答案: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22题。(20分)
        16.(2分)(1)大都 (2)陷害
        17.(1分)B
        18.(1分)C
        19.(3分)州有东西两城夹河/秋夏水溢/岸辄圮/役费不可胜记
        20.(5分)(上级)下发公文让县尉受理此事,但官吏因为百姓缴纳的木材不符合规格,大多退回并斥责(他们),想要严厉要求使百姓吃苦头,趁机收取贿赂。(得分点:檄、中、程、苛、苦、因、赇)
        21.(4分)李若谷首先点明近来风俗浅陋,用“朋党”来污蔑正直善良的人(1分);再进一步指出统治阶层对风俗善恶负有一定责任(1分);最后表明君子和小人有自己的同类是正常现象,指出全部视为朋党的严重后果(1分);语言严密,如“专”字指出情况的严重程度,“一”字强调行为的偏激、绝对(1分),很有说服力。
        22.(4分)“治民多智虑”意为管理百姓有智慧,善思考(1分,必答)。任县尉时,李若谷制定不同的标准,让百姓自行缴纳木材,防止官员借机向百姓索要贿赂(1分);按照旧的规定,质量差的茶要被官府没收,李若谷则把劣质茶还给百姓,允许他们转卖来补偿应缴的税额(1分);原来的河岸经常毁坏,李若谷制作石版修筑河岸,再用巨大的木头围护,河岸没有再毁坏(1分);官府粮仓靠山而建,能储存的粮食很少,李若谷建造了露天粮仓,增加了储粮量(1分)。(1点1分,给满3分为止)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杨亿传》(二)《宋史·王洙传》
        《宋史·杨万里传》(三)《宋史·皮龙荣传》
        《宋史·章惇传》《宋史·卫肤敏传》
        《宋史·尤袤传》《宋史·吕陶传》
        《宋史·刘韐传》《宋史·樊知古传》
        《宋史·孔守正传》《宋史·李煜传》
        《宋史·袁继忠传》《宋史·孙应奎传》
        《宋史·陈遘传》《宋史·哲宗昭慈圣献孟皇后》
        《宋史·赵延进传》《宋史·韩缜转》(二)
        《宋史·刘庠传》《宋史·种师道传》
        《宋史·任伯雨传》《宋史·田京传》
        《宋史·王广渊传》《宋史·陈埙传》
        宋史《五年,帝饬百官及诸监司毋得请托》《宋史·张咏传》(二)
        《宋史·柳开传》《宋史·陈良祐传》
        《宋史·王衣传》《宋史·张嵲传》
        《宋史·徐元杰传》(二)《宋史·马伸传》
        《宋史·吕夷简传》(二)《宋史·陈宜中传》
        《宋史·范致虚传》《赵普直谏太祖》
        《宋史·道学传》《宋史·孙长卿传》
        《宋史·刘宰传》《宋史·李弥逊传》
        《宋史·陈宓传》《宋史·梁颢传》
        《宋史·张大经传》《宋史·杨畏传》
        《宋史·马亮传》《刘安世为谏官》
        《宋史·杨廷璋传》《宋史·王登传》
        《宋史·李舜臣传》《宋史·宋祁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