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辙
        为兄轼下狱上书    宋·苏辙
        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臣虽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恳,惟天地父母哀而怜之!
        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家惊号,忧在不测。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论事,其言不一。陛下圣德广大,不加谴责。轼狂狷寡虑,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顷年,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兴,作为歌诗,语或轻发。向者曾经臣寮缴进,陛下置而不问。轼感荷恩贷,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复有所为。但其旧诗已自传播。臣诚哀轼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虽改过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
        轼之将就逮也,使谓臣曰:“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然所恨者,少抱有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于晚节。今遇此祸,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况立朝最孤,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缇萦,请没为官婢,以赎其父。汉文因之,遂罢肉刑。今臣蝼蚁之诚,虽万万不及缇萦,而陛下聪明仁圣,过于汉文远甚。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若蒙陛下哀怜,赦其万死,使得出于牢狱,则死而复生,宜何以报!臣愿与兄轼洗心改过,粉骨报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
        臣不胜孤危迫切、无所告诉,归诚陛下;惟宽其狂妄,特许所乞,臣无任祈天请命激切陨越之至。
        2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此深自悔咎      遭殃
        B.臣早失怙恃       父母的代称
        C.而已陷于刑辟      刑法、 刑律
        D.惟宽其狂妄       宽容
        2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臣闻困急而呼天     弃甲曳兵而走
        B.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  陈胜者,阳城人也
        C.汉文因之,遂罢肉刑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D.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请没为官婢,以赎其父
        2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以呼天抢地的语气陈述人命关天的危迫,继而动之以手足之情,晓之以如焚之忧,感人至深。
        B.第三段中苏轼的一段话,一谓苏轼少有大志,又遇杰出明主,深欲报效朝廷;一谓平素在朝势力孤危,一旦身陷囹圄,除兄弟外无人搭救。
        C.苏轼性格愚直狂狷,恃才傲物,又爱纵谈古今,舞文弄墨,所以上章论事,观点不一致,最终获罪下狱,不可救药。
        D.苏辙想捐出自己的官职为苏轼赎罪,不敢存非分之想,只希望能救兄长出狱,使兄长不至于死在狱中。
        24.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轼狂狷寡虑,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3分)
                                    
        (2)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3分)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4分)(《劝学》)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1)苏轼却狂妄急躁,缺乏思虑,私自倚仗皇帝犹如天地那样包容宽大的恩德,自己不收敛不警惕。(“窃”:私自,1分。“抑畏”:克制警惕,1分。大意1分)
          (2) 虽然想改过自新,洗心革面,来侍奉圣明的君主,也无从寻找献身之路了。(“事”:侍奉,1分。“道”:方法,1分。大意1分)
          (3)即使再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有”:通“又”,1分。“然”,这样,成为这样,1分;“……者……也”,表判断,译为“是”,1分。大意1分)
          《为兄轼下狱上书》参考译文
          我听说人在困苦急迫的时候呼唤苍天,疾病疼痛的时候呼唤父母,这是人的至理常情。我虽然像草芥一样微不足道,却有危急紧迫的恳求,急切地盼望天地父母哀怜我吧!
          我很早就失去了父母,只有长兄苏轼一人相依为命。现在听说他犯了罪,被逮捕入狱,全家惊恐号哭,担心他遭到意想不到的惩罚。我私下想来想去,苏轼不论在家或做官,都没有大的过错。只是秉性愚钝耿直,喜好谈论古往今来的是非得失,先后多次上书议论国事,他的言论前后不完全一致。陛下英明神圣,恩德广大,不加谴责。苏轼却狂妄急躁,缺乏思虑,私自倚仗皇帝犹如天地那样包容宽大的恩德,自己不收敛不警惕。近年来,在担任杭州通判和密州知州时,平时每次遇到外物的触发,便乘兴写作诗歌,说话有时很轻率。这些作品从前曾被同僚们上交朝廷,陛下搁置起来,不予问罪。苏轼承受这种宽恕而十分感激,从此便深刻地自我悔过,不敢再写什么了。但是他的旧诗,却已经传播开了。我实在可怜他过分自信,到了愚蠢的程度,不懂得文字的轻重厉害,诗文中表现出一些不恭顺的迹象,现在虽然想改过自新,却已经身陷刑律,不可挽救了。
          苏轼即将被捕的时候,派人告诉我说:“我过早衰老,体弱多病,一定会死在监牢里。死本来是我分内的事,但遗憾的是,我从小就抱定了有所作为的志向,而又遇到不常出现的明主,虽然当年曾跟当政者意见不合,但始终想在晚年为国家报效一点力量。现在遭到这种灾祸,虽然想改过自新,洗心革面,来侍奉圣明的君主,也无从寻找献身之路了。况且我在朝廷上最为孤立,皇帝的左右亲近肯定没有替我说话的人,只有靠你我兄弟的情分,试着向皇帝陛下乞求哀怜罢了。”我私自同情他的这种想法,经不起手足之情的促动,所以冒死替他说几句话。
          从前汉朝的淳于先生犯了罪,他的小女缇萦请求被收为官家奴婢,来赎回她父亲。汉文帝因为这件事,便废除了肉刑。现在像我这样极为卑微的一点诚意,虽然万万比不上缇萦,可是陛下的聪明智慧和仁爱圣明,却远远超过了汉文帝。我想乞求交出现任官爵,来赎回长兄苏轼,并不敢奢望减轻他的罪过,只要能不死在狱中,就算很幸运了。长兄苏轼所犯的罪,如果有明显的文字根据,一定不敢拒不承认,从而重新犯罪。如蒙陛下哀怜他,赦免他的死罪,放他出牢狱,那就是死而复生了,这可该怎样报答朝廷呢!我愿意和长兄苏轼洗心革面,彻底改过,粉身碎骨,报效朝廷。只要陛下指派我们,不论去做什么,我们一定竭尽全力,直到生命完结!
          我经不起孤危迫切、无处申诉的困苦,只得把全部忠诚交给陛下;希望陛下宽恕我的狂妄,特许我的乞求。我祈祷苍天,请求饶命,情绪激切,神魂颠倒之极,到了无法自制的地步!



        相关文言文练习
        苏辙《历代论·姚崇论》苏辙《上高县学记》(二)
        苏辙《上高县学记》苏辙《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三)苏辙《藏书室记》(二)
        苏辙《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墓志铭》苏辙《太子少保赵公诗石记》
        苏辙《墨竹赋》苏辙《吴氏浩然堂记》
        苏辙《晋论》苏辙《七代论》
        苏辙《上两制诸公书》苏辙《唐太宗论》
        苏辙《卜居赋(并引)》苏辙《巢谷传》(二)
        苏辙《东轩记》(二)苏辙《上昭文富丞相书》
        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二)苏辙《南康直节堂记》(二)
        苏辙《武昌九曲亭记》(二)苏辙《燕赵论》(三)
        苏辙《李简夫少卿诗集引》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燕赵论》苏辙《巢谷传》
        苏辙《燕赵论》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苏辙《古今家诫叙》苏辙《民政策》
        苏辙《贾诩》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史官助赏罚论》《孟德传》《书《孟德传》后》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君术策五》
        苏辙《隋论》苏辙《武昌九曲事记》
        苏辙《颍滨遗老传》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辙《乞者赵生传》
        苏辙《东轩记》《齐州泺源石桥记》
        《东坡先生墓志铭》苏辙《藏书室记》
        苏辙《南康直节堂记》《黄州快哉亭记》(二)
        《古今家戒》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