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柳宗元《上桂州李中丞荐卢遵启》阅读练习及答案

        柳宗元

        上桂州李中丞荐卢遵启
        (唐)柳宗元
        凡士之当显宠贵剧,则其受赐于人也无德心焉。何也?彼将曰:吾势能得之。是其所出者大,而其报也必细。居穷厄困辱,则感慨捧戴,万万有加焉。是其所出者小而其报也必巨审矣故凡明智之君子务其巨以遗其细则功业光乎当时声名流乎无穷其所以激之于中者异也。
        若宗元者,可谓穷厄困辱者矣。世皆背去,憔悴旷野,独赖大君子以明智垂仁,问讯如平生,光耀囚锢,若被文绣。呜呼!世之知止足者鲜矣。既受厚遇,则又有不已之求,以黩阁下之严威,然而亦欲出其感慨捧戴而效其巨者。伏惟阁下留意裁择,幸甚幸甚。
        伏以外族积德儒厚,以为家风。周、齐之间,兄弟三人,咸为帝者师,孝仁之誉,高于他门。伯舅叔仲,咸以孝德通于鬼神,为文士所纪述。相国彭城公尝号于天下,名其孝以求其类,则其后咸宜硕大光宠,以充神明之心。今乃凋丧沦落,莫有达者,岂与善之道无可取耶?独内弟卢遵,其行类诸父,静专温雅,好礼而信,饰以文墨,达于政事。今所以闻于阁下者,无怍于心,无愧于色焉。以宗元弃逐枯槁,故不求远仕、务显名,而又难乎其进也。窃高阁下之举贤容众,故愿委心焉。则施泽于遵,过于厚赐小人也远矣。以今日之形势,而不废其言,使遵也有籍名于天官,获禄食以奉养,用成其志,一举而有知恩之士二焉,可不务其巨者乎?伏惟试详择焉,言而无实,罪也。其敢逃大谴?进退恐惧,不知所裁。不宣。谨启。
        [注]卢遵,柳宗元的妻弟。“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此书当是当时所作。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其所出者小/而其报也必巨审矣/故凡明智之君子/务其巨以遗其细/则功业光乎/当时声名流乎无穷/其所以激之于中者异也/
        B.是其所出者小/而其报也必巨/审矣/故凡明智之君子/务其巨以遗其细/则功业光乎/当时声名流乎无穷/其所以激之于中者/异也/
        C.是其所出者小/而其报也必巨/审矣/故凡明智之君子/务其巨以遗其细/则功业光乎当时/声名流乎无穷/其所以激之于中者异也/
        D.是其所出者小/而其报也必巨审矣/故凡明智之君子/务其巨以遗其细/则功业光乎当时/声名流乎无穷/其所以激之于中者/异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启,在古代有打开、禀告、书函等含义,也可特指一种陈述性的文体,这里是指书信。
        B.伏惟,伏在地上想,是下级对上级或小辈对长辈陈述时的敬辞,多用于奏章或书信。
        C.伯舅叔仲,伯舅,意为母亲的大哥。长兄为“伯”,次兄为“仲”,最小的称为“叔”。
        D.天官,职官名称。周代的官制,以天官冢宰居首,统御百官。后世亦称吏部为天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通过对比施恩给不同境遇的人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为后文希望李中丞举荐卢遵做铺垫。
        B.柳宗元认为妻子家家风优良,几代人都曾做过皇帝老师,意在表达卢遵受此影响也非常优秀。
        C.柳宗元认为妻弟卢遵有着美好的品行,既能撰写文章,又通晓政事,他在当世是比较难得的人才。
        D.柳宗元尽管不遗余力举荐卢遵,但同时也希望李中丞对他考察选择,而自己愿意为此荐担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受厚遇,则又有不已之求,以黩阁下之严威。
        (2)以宗元弃逐枯槁,故不求远仕、务显名,而又难乎其进也。

         
        答案:
        10.C。【原文断句】是其所出者小,而其报也必巨,审矣。故凡明智之君子,务其巨以遗其细,则功业光乎当时,声名流乎无穷,其所以激之于中者异也。
        11.C。【解析】最小的称为“季”。
        12.B。【解析】是兄弟三人,不是几代人。
        13.(1)我已经受到了您的优厚礼遇,却还要接连不断地请象,以致玷污了您的威严。
        (2)因为我被放逐(驱逐),憔悴不堪,所以不再追求高官,不追求显耀的名声,同时也(自知)很难得到晋升。
        【解析】(1)“既”译为“已经”,“厚遇”译为“优厚礼遇”,“不已”,译为“接连不断”“不停止”,“黩”译为“玷污”,各1分,句意1分;
        (2)“弃逐”译为“被放逐”(被动句式),“枯槁”译为“憔悴不堪”,“远仕”译为“高官”,“务”译为“追求”“致力于”,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大凡士人处于尊荣显贵之时,那么他们接受别人的恩赐没有感恩之心。为什么呢?他们会说:凭我的权势能得到这些。这就是别人付出的多,可是他们回报的必然少。而处于困顿窘迫的境地,他们就会感恩戴德,而且更加感激。这就是别人给予的少,但是他们回报的必然多,这就很清楚了。因此大凡明达智慧的君子,都追求回报多的而放弃回报少的,那么他的功业光耀当世,声誉名声流传没有尽头,这是他内心产生的想法与他人不同的原因啊。
        像我这样的,可以说是处于困顿窘迫境地的人了,世人都背离我,让我在空旷的原野上憔悴瘦弱,唯独依靠您明达智慧对我施与仁爱,像平素那样问候我,光芒照耀受禁锢的囚徒,让我好像身着华服一样。哎!世上知道停止、知道满足的人太少了。我已经受到了您的优厚礼遇,却还要接连不断地请求,以致玷污了您的威严。但是我也想要拿出感恩戴德之心去效仿回报很多之人。 希望您留意权衡选择,十分荣幸。
        我的妻子家族积累德行温文厚重,把这个作为家风。周、之时,家族中兄弟三人,都做帝王的老师,孝顺仁爱的美誉,高于别家。舅舅们都以尊祖爱亲的品德达字天地,被文人记述。相国彭城公曾经向天下人发出号令,表扬他们的孝道,未要求同列向他们学习那么之后这种孝义就都该发扬光大了,来让神明满意。现在却丧失了,没有能做到的,难道是为善之道没有可取之处吗?只有我的妻弟卢遵,他的品行像他的叔伯们,沉静专注温和文雅,好礼诚实,善于写文章,通晓政务。我让您听到这些的原因,是我内外没有惭愧。因为我被放逐(驱逐),憔悴不堪,所以不再追求高官,不追求显耀的名声,同时也(自知)很难得到晋升。我私下里推崇您举荐贤者,包容众人,因此希望把心愿托付给你。而施与卢遵恩泽,比把丰厚赏赐给小人好得多。按照现在的情况,如果不废弃我的言论,让卢遵也能在吏部列入名册,得到俸禄来赡养父母,用来成就他的志向,您的一次举荐可以收获两个感恩之人,能不去追求那回报多的人吗?我恳请您尝试审慎选择,我的话如果不属实,是有罪的。难道我敢逃脱这样的大罪吗?我在进退之间心怀畏惧,不知道您最后的决定。不一一细说了,再表敬意。 




        相关文言文练习
        柳宗元《永州万石亭记》柳宗元《与韩愈论史官书》
        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柳宗元《对贺者》
        柳宗元《永州八记》(二)柳宗元《宋清传》
        《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
        柳宗元《袁家渴记》柳宗元《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
        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
        柳宗元《六逆论》柳宗元《舜禹之事》
        柳宗元《序棋》柳宗元《封建论》
        柳宗元《观八骏图说》(二)柳宗元《桐叶封弟辨别》(二)
        柳宗元《岭南节度飨军堂记》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
        柳宗元《观八骏图说》柳宗元《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
        柳宗元《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柳宗元《晋文公问守原议》
        《永州龙兴寺西轩记》《伊尹五就桀赞》《伊吕论》
        柳宗元《永州八记》柳宗元《驳复仇议》
        柳宗元《非国语》《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
        《鹘说》柳宗元《先太夫人河东县太君归祔志》
        《段太尉逸事状》《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柳宗元《桐叶封弟辨别》
        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愚溪对》
        柳宗元《王叔文母刘氏》柳宗元《永州铁炉步志》
        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谤誉》
        《零陵三亭记》《驳《复仇议》》
        柳宗元《黔之驴》《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
        《送从弟谋归江陵序》《小石潭记》(三)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小石潭记》(二)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