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蓄养禽鱼》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蓄养禽鱼
        鸟之悦人以声者,画眉、鹦鹉二种。而鹦鹉之声价,高出画眉上,人多癖之,以其能作人言耳。予则大违是论,谓鹦鹉所长止在羽毛,其声则一无可取。鸟声之可听者,以其异于人声也。鸟声异于人声之可听者,以出于人者为人籁,出于鸟者为天籁也。使我欲听人言,则盈耳皆是,何必假口笼中?况最善说话之鹦鹉,其舌本之强,犹甚于不善说话之人,而所言者,又不过口头数语。是鹦鹉之见重于人,与人之所以重鹦鹉者,皆不可诠解之事。至于画眉之巧,以一口而代众舌,每效一种,无不酷似,而复纤婉过之,诚鸟中慧物也。予好与此物作缘,而独怪其易死。既善病而复招尤,非殁于己,即伤于物,总无三年不坏者。殆亦多技多能所致欤?
        家常所蓄之物,鸡犬而外,又复有猫。鸡司晨,犬守夜,猫捕鼠,皆有功于人而自食其力者也。乃猫为主人所亲昵,每食与俱,尚有听其搴帷入室、伴寝随眠者。鸡栖于埘,犬宿于外,居处饮食皆不及焉。而从来叙禽兽之功,谈治平之象者,则止言鸡犬而并不及猫。亲之者是,则略之者非;亲之者非,则略之者是;不能不惑于二者之间矣。曰:有说焉昵猫而贱鸡犬者犹癖谐臣媚子以其不呼能来闻叱不去因其亲而亲之非有可亲之道也。鸡犬二物,则以职业为心,一到司晨守夜之时,则各司其事,虽豢以美食,处以曲房,使不即彼而就此,二物亦守死弗至;人之处此,亦因其远而远之,非有可远之道也。即其司晨守夜之功,与捕鼠之功亦有间焉。鸡之司晨,犬之守夜,忍饥寒而尽瘁,无所利而为之,纯公无私者也;猫之捕鼠,因去害而得食,有所利而为之,公私相半者也。
        清勤自处,不屑媚人者,远身之道;假公自为,密迩其君者,固宠之方。是三物之亲疏,皆自取之也。然以我司职业于人间,亦必效鸡犬之行,而以猫之举动为戒。噫!亲疏可言也,祸福不可言也。猫得自终其天年,而鸡犬之死,皆不免于刀锯鼎镬之罚。观于三者之得失,而悟居官守职之难。其不冠进贤①,而脱然于宦海浮沉之累者,幸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进贤:进贤冠,是古代官员贵人戴的帽子的一种。
        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何必假口笼中          假:借助
        B. 殆亦多技多能所致欤    殆:大概
        C. 鸡司晨,犬守夜        司:主管,负责
        D. 尚有听其搴帷入室      听:听从,服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予则大违是论               使我欲听人言,则盈耳皆是
        B.以其异于人声也             虽豢以美食
        C.是鹦鹉之见重于人           猫之捕鼠,因去害而得食
        D.皆有功于人而自食其力者也   然以我司职业于人间
        【小3】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从画眉“多技多能”却短命的遭遇中悟出的道理是,应精于一项技能,而不能贪多不精,以至于劳累而死。
        B.作者认为鹦鹉舌根僵硬甚于不善言语之人,鹦鹉学舌之声也毫无可取,人们对它偏爱有加,实在不可理解。
        C.作者从猫和鸡犬的不同遭遇中悟出的道理是,人们对他人的喜爱与否,常常不以其贡献大小而以与己亲疏来定。
        D.忍饥耐寒、鞠躬尽瘁的鸡犬遭宰杀,假公自为、亲主固宠的猫却尽享天年,作者由此联想到为官尽职尽责之难。
         
         
        答案:
        1.D

        2.D

        3.C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傅伯成传》《隋史·杨善会传》
        封演《封氏闻见记》顾炎武《拽梯郎君祠记》
        《魏书·阳固传》李渔《梅》
        《北史·薛聪传》李渔《高低抑扬》
        曾巩《张久中墓志铭》《宋史·林光朝传》
        李渔《冬季行乐之法》李渔《闲情偶记·卷五》
        《万木图》序李渔《蔬食》
        《梁史·褚翔传》《三国志·魏书·张郃传》
        《宋史·张逊传》闲情偶寄之《芍药》《牡丹》
        《后汉书·黄香传》《旧唐书·冯立传》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授曲》
        《南唐书·周本传》《汤义仍先生文集序》
        《谏说之难》《宋史·吴奎传》
        李渔《芙蕖》《元史·敬俨传》
        《旧唐书·陆贽传》《新唐书·长孙顺德传》
        《北史·庾信传》戴名世《蓼庄图记》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