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史记·吕太后本纪》《烟屿楼读书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徐时栋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後,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高祖十二年崩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因戚夫人。孝惠帝慈仁,自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圣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黎明,孝惠还,赵王已死。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
        七年秋,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彊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乃如辟彊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
        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王陵陈平、绛侯曰:“始与高帝喋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陈平、绛侯曰:“於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後,君亦不如臣。王陵无以应之。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衣食滋殖。
        (选自《史记·吕太后本纪》,有删改)
        材料二:
        徐时栋曰:“天下号令在某人,某人为‘本纪’,此史公例也。故《高祖本纪》之前,有《项羽本纪》;高祖以后,不立《孝惠皇帝本纪》,而独立《吕后本纪》,故以本纪为纪实,而非争名分之地也。此后无人能具此识力,亦无人敢循此史例矣。”
        (徐时栋《烟屿楼读书志》)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赋分。(3分)
        及诸吕A皆入宫B居中C用事D如此E则太后心安F君等G幸H得脱祸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挟,用胳膊夹着,引申为携同,与《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中“挟”的含义相同。
        B.让,相责,责备,与《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中“让”的用法相同。
        C.垂拱,不亲理专务,与《谏太宗十思疏》“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中“垂拱”的含义相同。
        D.则,表示顺承关系,与《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则”的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太后是高祖贫贱时的妻子,可高祖宠爱戚姬及其儿子如意,经常带戚姬前往关东,与吕后夫妻关系更加疏远。
        B.吕后趁孝惠帝一早外出打猎杀死了赵王如意,又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惠帝因此受到刺激,饮酒作乐,不问朝政。
        C.惠帝逝世时,太后只是干哭,没有眼泪,因为她顾忌一班老臣,心中不安,留侯儿子张辟彊为她出谋划策才安心。
        D.太后行使皇帝职权后,打算立诸吕为王。丞相王陵据理反对,认为违背了高帝盟约,陈平和周勃却赞同、支持吕后。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2)於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後,君亦不如臣。
         
        14.司马贞认为吕太后是以女性身份临朝,不应当列入本纪,徐时栋则认为不可以。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徐时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5分)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10.(3分)BDF
        11.(3分)B(B项,选段一中“让”为动词,“大礼不辞小让”的“让”为名词,责备。)
        12.(3分)C(C项,张辟疆不是给太后出主意,而是给丞相出谋划策。)
        13.(1)(4分)多次差点取代了太子,幸亏大臣劝阻,再加上留候的计策,太子才没有被废掉(几、数、赖、毋各1分。)
        (2)(4分)今天在当面指责别人,在朝堂上直言进谏,我们不如您;保全国家社稷,安定刘氏后裔,您又不如我们。(“面折”“廷”“全”语意通顺各1分)
        14.(5分)(1)吕后下令毒杀赵王,使戚夫人成为人彘。(2)吕后在孝惠帝死后,手握大权,想要封吕氏子弟为王。(3)吕后代替孝惠帝行皇帝职权,政令不出宫门,就使天下安定太平(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参考译文
        (一)吕太后,是高祖贫贱时的妻子,她生下孝惠帝、女儿鲁元太后。等到汉高祖成为汉王的时候,得到定陶人戚姬,很宠爱她,生下赵隐王刘如意。孝惠帝为人仁慈软弱,高祖认为他不像自己,总是想要废掉太子,立戚姬的儿子刘如意,因为刘如意像自己。戚姬受到宠幸,经常跟随高祖前往关东,她日夜哭泣,希望高祖立她的儿子来取代太子。吕后年纪大了,经常留守都城,很少见到高祖,夫妻关系更加疏远。刘如意被封为赵王以后,多次差点取代了太子,幸亏大臣劝阻,再加上留候的计策,太子才没有被废掉。
        吕后为人刚强坚毅,辅佐高祖平定天下,诛杀大臣大多是吕后的计划。高祖十二年(刘邦)在长乐宫驾崩后,太子继承皇位。吕后最恨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就下令把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宫。孝惠帝很仁慈,亲自陪着赵王一起饮食起居。太后想杀赵王而没有机会。孝惠帝元年皇帝一大早出去狩猎,赵王年幼,不能早起。太后听说他独自在家,就派人拿毒酒给他喝。黎明孝惠帝回来时,赵王已经死了。太后又斩断戚夫人的双手双足,把她叫作“人彘”。过几天,就叫孝惠帝来观看,孝惠帝看了问了以后才知道是戚夫人,于是大哭,因而生病,一年多不能起床。从此每天喝酒淫乐,不理朝政。
        七年秋,孝惠帝驾崩。发丧后,太后哭却没有眼泪。留侯张良的儿子张辟疆对丞相说:“太后只有孝惠帝一个儿子,现在孝惠帝死了,太后却哭的并不伤心,您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皇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太后害怕你们这些人。如今您请求率兵驻扎南、北两军,再请求让吕氏子弟进宫,在宫中掌权,这样太后就会心里塌实。你们就可以逃避灾祸了。”(丞相)按此行事,太后大喜,这才悲伤哭泣,吕氏的权势从此兴起。
        太后代行皇帝职权,想要商议封吕氏子弟为王,询问右丞相王陵。王陵说:“高帝杀白马盟誓说:不是刘氏子弟而称王的,天下人一起攻打他。现在封吕氏子弟为王,违背了高帝的盟约。”太后很不高兴。她又询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周勃等人回答说:“高帝平定天下封子弟为王,现在太后代行皇帝职权,封弟兄和吕氏子弟为王,没什么不可以的。”太后很高兴,退朝。王陵责备陈平、绛侯说:当初和高帝歃血为盟,各位不在场吗?现在高帝去世了。太后以女人的身份当权,想要封吕氏子弟为王,各位纵使想要阿谀逢迎违背盟约,又有什么颜面去地下见高帝呢?”陈平,绛侯说:“今天在当面指责别人,在朝堂上直言进谏,我们不如您;保全国家社稷,安定刘氏后裔,您又不如我们。”王陵没有办法回应他们。
        太史公说:孝惠皇帝、高后的时候,百姓得以摆脱战乱纷争的苦难,君臣都想要借助清静无为来休养生息,所以惠帝垂衣拱手统治天下,高后以女人的身份代行皇帝职权,政令不出宫门,就使天下安定太平。很少使用刑罚,犯罪的人很少。民众勤于耕作,衣食越发丰足。
        (二)徐时栋说:“命令天下的权力在谁身上,就将谁写为‘本纪’,这是太史公司马迁的惯例。所以在《高祖本纪》之前,有《项羽本纪》;在高祖之后,没有写《孝惠皇帝本纪》,却单独写《吕后本纪》,因此把本纪当作是记录真实(的载体),而不是争辩名分的地方。这以后没有人能够具备这样的见识眼力,也没有人敢依照这样的历史体例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曹绍夔捉“怪”》《尹师鲁墓志铭》
        柳宗元《愚溪对》《清史稿·冯子材传》
        《史记·黄帝本纪》《记盗》
        《农夫耕田》《汉书·龚胜传》
        《何岳得金不昧》《晋书·潘岳传》
        《子罕说宝》《鹦鹉救火》
        《唐昭宗景福元年辛丑》《北齐书·段韶传》
        《郑人逃暑》《明史·牟俸传》
        《三国志·法正传》《太平广记·器量一》
        《宋史·张浚传》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传》《魏书·高允传》
        《晋书·刘伶传》《避性畏热》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