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孔丛子·刑论第四》《韩非子·有度》《汉书·严延年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书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书》曰:“哀矜折狱。”仲弓问曰:“何谓也?”孔子曰:“古之听讼者,察贫贱哀孤独及鳏寡老弱不肖而无告者虽得其情必哀矜之。死者不可生,断者不可属。若老而之,谓之悖;弱而刑之,谓之克;不赦过,谓之逆;率过以小罪,谓之疻。故宥过赦小罪,老弱不受刑,先王之道也。
        (节选自《孔丛子·刑论第四》)
        材料二: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
        (节选自《韩非子·有度》)
        材料三:
        (严延年)少学法律丞相府,以选除补御史,举侍御史。是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尊立宣帝。宣帝初即位,延年劾奏光“擅废立主,无人臣礼,不道”。奏虽寝,然朝廷肃焉敬惮。
        时,(涿)郡比得不能太守,涿人毕野白等由是废乱。大姓西高氏、东高氏,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莫敢与牾,咸曰:“宁负二千石,无负豪大家。”宾客放为盗贼,发,辄入高氏,吏不敢追,浸浸日多,道路张弓拔刃,然后敢行,其乱如此。延年至,遣掾赵绣按高氏得其死罪。绣见延年新将,心内惧,即为两劾,欲先白其轻者,观延年意怒,乃出其重劾。延年已知其如此矣。赵掾至,果白其轻者,延年索怀中,得重劾,即收送狱。夜入,晨将至市论杀之,先所按者死,吏皆股弁。更遣吏分考两高,穷竟其奸,诛杀各数十人。郡中震恐,道不拾遗。
        三岁,迁河南太守。豪强胁息,野无行盗,威震旁郡。其治务在摧折豪强,扶助贫弱。贫弱虽陷法,曲文以出之;其豪杰侵小民者,以文内之。众人所谓死者,一朝出之;所谓当生者,诡杀之。吏民莫能测其意深浅,战栗不敢犯禁。按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
        赞曰:自郅都以下皆以酷烈为声,莫足数,此其知名纪者也。其廉者足以为仪表,其污者方略教道,一切禁奸,亦质有文武焉。虽酷,称其位矣。
        (节选自《汉书·酷吏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得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得分。(3分)
        察A贫贱B哀孤独C及鳏寡老弱D不肖而无告者E虽得其情F必哀矜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刑,此处是惩罚的意思,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刑于寡妻”的“刑”意思相同。
        B.掾,属官的通称,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敢烦以执事”的“执事”都不指具体官职。
        C.见,此处表被动,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终必不蒙见察”中的“见”用法不同。
        D.当,此处是应当的意思,与《六国论》中“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的“当”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审案应宽容,可以原谅小过错,赦免轻的罪行,这样才符合先王的治国之道。
        B.韩非认为法律对治理国家有重要作用,法律必须能约束所有人,才能治理好国家。
        C.赵绣奉命查办高氏的罪行,由于畏惧高氏,只判其轻罪,导致自己被严延年处死。    
        D.严延年有自己的量刑标准,吏民无法揣测,他接手的每宗案件,都文案缜密无可翻改。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
                  
        (2)夜入,晨将至市论杀之,先所按者死,吏皆股弁。
                  
        14.严延年等人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酷吏”,班固评论他们是“虽酷,称其位矣”,请简要概括这样评价的原因。(3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BEF
        11.(3分)A(意思不同,“刑于寡妻”的“刑”,通“型”,做榜样)
        12.(3分)C(“判其轻罪”不合文意)
        13.(8分)
        (1)治理混乱而决断谬误,消除多余而纠正错误,统一人民的行为规范,没有比法更好的了。(每句1分)
        (2)头一天夜里入狱,第二天一早就被押赴市中定罪斩首,死在了他所查办的人(高氏)前头,吓得官吏们都两腿发抖。(“论”“先”“按”“弁”各1分)
        14.(3分)①执法公平,不避豪强;②执法灵活,同情贫弱;③执法果断,除恶务尽。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尚书》中说:“审案断狱要有同情心并慎用刑罚。”仲弓问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古人在审案断狱的时候,能体谅贫贱之人,怜悯那些孤独无依、年老体弱、愚蠢无知而又没有亲族帮助打官司的人,这些人即使犯罪属实,也一定会怜悯他们。人一旦处死不能复生,割断的就无法再连接起来。如果对老人施以刑罚,就是违背人之常情;对孩子施以刑罚,就是刻薄寡恩;不管什么人犯罪,也不论罪轻罪重,概不赦免,就是违反慎用刑罚的原则;如果把过错全部当作罪行,哪怕是轻罪,也会伤人不浅。所以,原谅过错赦免轻罪,不对老人和孩子施以刑罚,才是先王之道。”
        材料二:
        所以用法律来治国,不过是合法的就推行,不合法的就弃置不做罢了。法令不偏袒权贵,就像绳墨不迁就曲木那样,法律不屈从于邪恶。法令施加到人身上,有智慧的人不能用言辞来辩解,勇敢的人不能用武力来抗争。惩罚罪过不避开大臣,奖赏好事不漏掉普通百姓。因此纠正上面的过失,追究下面的奸邪,治理混乱而决断谬误,消除多余而纠正错误,统一人们的行为规范,没有比法更好的了。
        材料三:
        (严延年)年轻时便在丞相府学习法律,经过选拔补任御史属官,又被推举做了侍御史。这时大将军霍光废掉昌邑王而拥立汉宣帝。宣帝即位不久,严延年就上书弹劾霍光,说他“擅自废立国君,失去了为人臣下的体统,犯了大逆不道之罪。”奏章虽遭搁置,但朝廷上下却为之震肃,人们对严延年又敬重又畏惧。
        那时连连派往涿郡的都是些无能太守,涿郡人毕野白等人因此得以无视公法,扰乱乡里。而豪强大族西高氏和东高氏,就更加猖狂,连郡里的府吏都畏避他们,不敢与他们顶撞,都说:“宁可得罪太守,不可得罪豪门。”两家的门客在外放肆地偷窃抢劫,一旦事发,就躲进主家,官吏便不敢再追捕。这样的日子一长,行人都得张弓拔刀才敢在路上行走,郡中的盗贼为乱,竟到了如此地步。严延年到任后,即派遣郡府的属官蠡吾人赵绣去调查高家的罪行,核定他们犯有死罪。赵绣见严延年是新来的郡将,心里害怕,就起草了两份核罪书,准备先禀告轻的一份,若严延年发怒,再把重的那份拿出来。谁知严延年事先已经知道了这一底细。赵绣一来,果然禀告了那份轻的核罪书,严延年随即从赵绣怀里搜出那份重的核罪书,并当即把他送进了监狱。头一天夜里刚入狱,第二天一早就被押赴市中定罪斩首,死在了他所查究的高氏的前头,吓得官吏们都两腿发抖。严延年再派人分头查考两个高家,彻底追查他们纵奸为盗的罪恶,在两家各处死了数十人。郡中民众大为震惊,从此境内路不拾遗。
        过了三年,严延年调任河南太守。河南郡中的豪强顿时收敛行为,郊野僻远的地方再也没有行窃的盗贼,严延年的声威震动了邻近各郡。他治理地方的宗旨就是摧抑压制豪强,扶助贫弱。贫弱者即使犯法,也要庇护掩饰使他们解脱;而对那些欺压百姓的豪强恶霸,则要加重案文词语把他们抓入监狱。人们都认为一定要处以死刑的犯人,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获释出狱;而那些被认为并未犯死罪的人,却又意外地被杀死。官吏百姓都无法揣测严延年执法的量刑尺度,因此大家都十分惶恐,生怕触法犯禁。可核查严延年接手的每宗案件,又都是文案缜密,无可翻改。    
        评论说:从郅都以下的所记传主都以严酷暴烈而闻名,然而没法统计,这里只选其中著名的见于记载之中。其中清廉的足以作为表率,其中污浊的或有谋略教化,或果敢禁查奸盗,也有文才武略之分。他们虽然残酷,但是都能称职尽责。



        相关文言文练习
        《汉书·萧何传》《晁错论》《汉书·游侠传》《史记·游侠列传》
        《读通鉴论·武帝》《汉书·武帝纪》《汉书·李广苏武传》
        《汉书·匈奴传》(二)《汉书·食货志·文帝即位》
        《汉书·刘歆传》《两龚皆楚人也》《龚君宾论》
        《汉书·食货志》《商君书·农战第三》《汉书·杨辉传》
        《汉书·朱云传》(三)《司马迁传》(二)
        《汉书·刘辅传》(二)《汉书·黄霸传》(四)
        《汉书·毋将隆传》《汉书·晁错传》《晁错论》
        《汉书·楚元王传》《汉书·陈豨传》
        《汉书·卜式传》《答苏武书》《汉书·冯野王传》
        《汉书·娄敬传》《汉书·王式传》
        《汉书·项籍传》汉书《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
        《汉书·彭宣传》《严母训子》
        《刘德嗜书》《汉书·常惠传》(二)
        《汉书·常惠传》《汉书·贾谊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汉书·朱云传》(二)《汉书·贾谊传》
        《汉书·辛庆忌传》(二)《汉书·韩延寿传》(二)
        《汉书·终军传》(三)《汉书·匈奴传》
        《汉书·金日磾传》《汉书·终军传》(二)
        《汉书·扬雄传》(二)《汉书·霍光传》(二)
        《汉书·杨王孙传》《汉书·何武传》(二)
        《汉书·吾丘寿王传》《汉书·黄霸传》(三)
        《汉书·张骞传》(二)《李陵传》
        《汉书·鲍宣传》(二)《汉书·蒯通传》
        《汉书·龚遂传》(二)《汉书·黄霸传》(二)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