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杨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察,字隐甫。其先晋人,从唐僖宗入蜀,家于成都。举进士甲科,除将作监丞。迁秘书省著作郎,出知颍、寿二州,入为开封府推官,历江南东路转运使。属吏以察年少,易之。及行部数摘奸隐众始畏伏察在部专以举官为急务人或议之察曰此按察职也苟掎拾羡余则俗吏之能何必我哉!”召为右正言、知制诰,权礼部贡院。时上封者请罢有司糊名考士,及变文格,使为放轶以袭唐体。察以谓:“防禁一溃,则奔竞复起。且文无今昔,惟以体要为宗,若肆其澶漫,亦非唐氏科选之法。”前议遂寝。
        晏殊执政,以妻父嫌,换龙图阁待制。母忧去职,服除,拜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论事无所避。会诏举御史,建言:“台属供奉殿中,巡纠不法,必得通古今治乱良直之臣。今举格太密,公坐细故,皆置不取,恐英伟之士,或有所遗。”御史何郯以论事不得实,中书问状。察又言:“御史,故事许风闻。纵所言不当,自系朝廷采择。今以疑似之间,遽被诘问,臣恐台谏官畏罪缄默,非所以广言路也。”又数以言事忤宰相陈执中。
        未几,三司户部判官杨仪以请求贬官,察坐前在府失出笞罪,虽去官,犹罢知信州。徙扬州,再迁礼部侍郎,复权知开封府,复兼翰林学士、权三司使。内侍杨永德毁察于帝,三司有狱,辞连卫士,察由是乞罢三司。逾年,复以本官充三司使。饵钟乳过剂,病痈卒。
        察美风仪。幼孤,七岁始能言,母颇知书,尝自教之。敏于属文,其为制诰,初若不用意;及稿成,皆雅致有体,当世称之。遇事明决,勤于吏职,虽多益喜不厌。痈方作,犹入对,商画财利,归而大顿,人以为用神太竭云。
        (选自《宋史·杨察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行/部数摘奸隐/众始畏伏/察在/部专以举官为急务/人或议之/察曰/此按察职也/苟掎拾羡/余则俗吏之能/何必我哉
        B.及行部/数摘奸隐/众始畏伏/察在部/专以举官为急务/人或议之/察曰/此按察职也/苟掎拾羡余/则俗吏之能/何必我哉
        C.及行/部数摘奸隐/众始畏伏/察在/部专以举官为急务/人或议之/察曰/此按察职也/苟掎拾羡余/则俗吏之能/何必我哉
        D.及行部/数摘奸隐/众始畏伏/察在部/专以举官为急/务人或议之/察曰/此按察职也/苟掎拾羡/余则俗吏之能/何必我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秘书省,官署名。南北朝以后始设,属三省六部制的三省之一,其主官称秘书监。
        B.权,古代资历不足临时代理官职。文言文中表示暂代官职的还有假、兼、领、摄等词。
        C.母忧,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父或母辞世需丁忧守制,即官员按儒制,除去本兼各职,归乡守孝。
        D.御史,是中国古代执掌监察官员的一种泛称。约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认为要改变文章的风格,使考试的文章豪放不羁,而杨察认为文章无论今昔,都要以纲要作为根本。
        B.杨察认为推荐御史台官员的标准太细,因一些不值得计较的小事,都弃置不加选用,恐怕会遗漏掉才能卓越的人。
        C.内侍杨永德在皇上面前诋毁杨察,主理刑狱的三司有诉讼案件,讼辞中牵连到卫士,杨察因此请求罢免三司主管官员。
        D.杨察处理政事勤奋,毒疮刚发作时,还入朝商量财物货利的事,回家后就十分疲惫,最终死于毒疮。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恐台谏官畏罪缄默,非所以广言路也。
        (2)遇事明决,勤于吏职,虽多益喜不厌。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答案:
         
        10.B
        11.A
        12.C
        13.(1)臣担心御史台的谏官会害怕获罪而沉默不语,这不是用来广开言路的做法。
        (2)(杨察)遇到事情明达有决断,处理政事勤奋,即使事情很多也更加高兴不厌烦。
        (3)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自己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解析】
        【分析】
        10.
        画波浪线部分意思是:等到他巡行所管辖的区域,多次揭发出隐蔽潜伏的坏人坏事,众人方才敬服。杨察在官署,专门把检举官员作为当务之急。人们中有的议论他,杨察说:“这是转运使督查地方官员的职责,如果指摘那些微末小事,那是普通官吏都能做得到的,何必用我去做呢!”
        故选B。
        11.
        本题考查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属三省六部制的三省之一”错。三省六部制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故选A。
        12.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项,“杨察因此请求罢免三司主管官员”错,是请求辞去三司职务。
        故选C。
        13.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畏罪缄默”,害怕获罪而沉默不语;“所以”,用来……的方法、做法;“非所以广言路也”,判断句,“非……也”表判断,这不是用来广开言路的做法。
        (2)“明决”,明达有决断;“勤于吏职”,处理政事勤奋;“益”,更加。
        (3)“作难”,起义;“七庙隳”,指国家灭亡;“身”,指自己;“为天下笑”,被动句,“为”表被动,被天下人耻笑。
        参考译文:
        杨察,表字隐甫。他的祖先本是晋地的人,跟随唐僖宗入蜀,便居住在成都。考中进士甲科,拜官将作监丞,调任秘书省著作郎,出朝任颍州、寿州二州的知州,后入朝担任开封府推官,历任江南东路转运使。属下官员因为杨察年轻,就轻视他。等到他巡行所管辖的区域,多次揭发出隐蔽潜伏的坏人坏事,众人方才敬服。杨察在官署,专门把检举官员作为当务之急。人们中有的议论他,杨察说:“这是转运使督查地方官员的职责,如果指摘那些微末小事,那是普通官吏都能做得到的,何必用我去做呢!”征召入朝拜为右正言,暂时兼任礼部贡院官职。当时上封奏事的人请求罢除有司糊名考士的方法,以及改变文章的风格,使考试的文章豪放不羁来因袭唐代的风格。杨察认为:“防禁一旦突破,那么请托之风又会兴起。况且文章无论今昔,只以其纲要作为根本,如果任由其放纵,也不是唐代科举选士之法。”先前的议论于是搁置下来。
        晏殊执掌朝政,因为要回避岳父,调为龙图阁待制。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期满,授官翰林学士,并暂时代理开封府知府。议论国事无所避讳。适逢下诏推荐御史,杨察提议:“御史台的官员供奉殿中,巡查检举不法官员,一定是通古今治乱的正直之臣才行。现在推荐的标准太细,因公务犯错误和发生一些不值得计较的小事,都弃置不加选用,恐怕才能卓越的人,或许要有所遗漏。”御史何郯因为所揭发的事情没得到落实,中书省询问情况。杨察又说:“御史这一官职,先例允许根据传闻向上检举;即使所说的不恰当,自然由朝廷采纳选择。现在因在是与不是之间,就被责问,臣担心御史台的谏官会害怕获罪而沉默不语,这不是用来广开言路的做法。”又因为多次议论政事而触犯了宰相陈执中。
        不久,三司户部判官杨仪因为走门路而被贬官,杨察也犯有先前在府中把重刑判为笞刑的过错,虽然革去官职,还是遣放到信州任知州。后来又调任到扬州,两次升迁任礼部侍郎,又暂时掌管开封府,后又任职翰林学士,兼管三司使。内侍杨永德在皇上面前诋毁杨察,主理刑狱的三司(御史大夫、中书、门下)有诉讼案件,讼辞中牵连到卫士,杨察因此请求辞去三司职务。过了一年,又以本官担任三司使。吃钟乳(中药名)超过了剂量,得毒疮病而死。
        杨察有漂亮的风度仪表。从小死去父亲,七岁才能够说话,他的母亲有一些文化,曾经自己教他。写文章很敏捷,他写的制诰,开始好像没有下心思;等到稿子写成,文字都典雅得体,被当世人称道。遇到事情明达有决断,处理政事勤奋,即使事情很多也高兴地处理而不厌烦。毒疮刚发作时,还入朝应对,商量财物货利的事,回家后就十分疲惫,人们认为是他过于劳神的缘故。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赵瞻传》(二)《宋史·刘文质传》
        《宋史·史浩传》(二)《宋史·倪思传》(二)
        《宋史·韩琦传》(三)《宋史·胡寅传》
        《宋史·陈禾传》(三)《宋史·赵普传》(二)
        《宋史·王随传》(二)《宋史·晏敦复传》(二)
        《宋史·张旨传》(二)《宋史·姚坦传》
        《宋史·张枃传》《宋史·任福传》
        《宋史·汪藻传》《宋史·项安世传》
        《宋史·刘颖传》(二)《宋史·曾巩传》(二)
        《宋史·薛季宣传》《宋史﹒王安石传》《宋史论》《王荆公》
        《宋史·王安石传》《宋史·司马光传》《宋史·谢方叔传》
        《宋史·欧阳修传》(五)《宋史·范仲淹传》(三)
        《宋史· 赵子崧传》阅读练习衣答案(二)《宋史·欧阳修传》(四)
        《宋史·程颐传》(二)《宋史·郑獬传》
        《宋史·黎州诸蛮》《宋史·陈若拙传》
        《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宋史·宋偓传》
        《宋史·王质传》《宋史·陈咸传》(二)
        《宋史·洪迈传》(二)《宋史·刘承规传》(二)
        《宋史·彭思永传》《宋史·晏敦复传》
        《宋史·廖德明传》《宋史·张雍传》
        《宋史·太祖本纪》(二)《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宋史·张运传》《宋史·陈尧叟传》
        《宋史·石公弼传》《宋史·陆游传》
        《宋史·高登传》《宋史·王遂传》
        《宋史·刘安世传》(二)《宋史·赵与欢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