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汉书·石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石奋传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景即位,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轼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 月考联考“ alt=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width=2 height=1 V:SHAPES=“_x0000_i1034“> 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 月考联考“ alt=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width=2 height=3 V:SHAPES=“_x0000_i1035“> ,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汉书石奋传》)
        4.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美人是古代皇帝妻妾中级别较高的一类。高祖初遇万石君,爱其恭敬,为能让其为自己效力,召其姊为美人,算是对他的一种恩宠。
        B.汉朝郡守俸禄为两千石,故称郡守或相当于这一官职的官员称为二千石。石奋和他的四个儿子都官至二千石,故称石奋为万石君。
        C.路马,古代指为君主驾车的马,因君主之车名路车,故称。轼, 月考联考“ alt=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width=2 height=2 V:SHAPES=“_x0000_i1036“> 低头双手扶式表示敬意。万石君“见路马必轼”,表现了他的谨慎守礼。
        D.万石君的次子石庆曾为齐相,这“相”和《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相”为相同职务,是汉朝中央派到封国的行政长官。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B.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  月考联考“ alt=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width=2 height=2 V:SHAPES=“_x0000_i1037“>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C.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D.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石君出身低微,当时家中亲人也只有失明的母亲和姐姐了。但是因为性格的恭敬谨严无人能比,虽无才能却被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仆。
        B.虽归老家居,万石君始终尊重朝廷的威 月考联考“ alt=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width=2 height=3 V:SHAPES=“_x0000_i1038“> 严。回朝参加朝会,经过皇宫的门楼,他一定下车快走,看见皇帝的车驾,一定俯身表示敬意。
        C.万石君在教育子孙方面注重身教,面对子孙的过失,很少疾言厉色,而是以自己无声的不满或者委婉的批评来引导他们反省改正。
        D.次子石庆担任太仆,为皇上出行驾车,皇上问拉车的马有几匹,他举着鞭子一匹匹地数后才报数,这是万石君恭谨家风的表现。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5分,共10分)
        (1)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子孙遵教,亦如之。
         月考联考“ alt=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width=2 height=2 V:SHAPES=“_x0000_i1039“>(2)建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6分)

         

        答案:

        4.A
        5.C
        6.A
        7.
        (1)皇上时常给他家赏赐食物,他一定跪下叩 拜俯伏着吃,好像就在皇上眼前,子孙遵循他的教导,也和他一样。
        (2)石建有事应该向皇帝说,避开别人,畅所欲言,说的恳切,到了朝廷上进见就好像不会说话一样。 

        【参考译文】 

        万石君名叫奋,姓石。(当时十五岁,做小官吏,侍侯高祖。高祖和他谈话,喜欢他的恭敬,问他说:“你还有什么人?”回答说:“我只有母亲,不幸失明。家里贫穷。还有一个姐姐,擅长弹琴。”高祖说:“你能跟随我吗?”他说:“愿意尽力效劳。”于是高祖召他姐姐来封为美人,让石奋任中涓,把他家迁到长安城里的中戚里,这是因为姐姐做了美人的缘故。他做官靠积累功劳当上了大中大夫。没有文才学问,但恭敬谨严没人能比。到孝景帝即位,石奋的长子石建、二子甲某、三子乙某、四子石庆,都因为品行善良、孝敬父母、办事谨严,做官做到了二千石。于是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官员,作为臣子的尊贵光宠竟然集中在他一家。”称呼石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晚年,万石君回家养老,每年根据定期作为大臣参加朝会。经过皇宫的门楼,万石君一定下车快步走,看见皇帝的车驾,一定俯身按着车前横木表示敬意。他的子孙做小官。回家来进见他,万石君一定穿着朝服来接见,不称呼名字。子孙有错误,不谴责,因此而不坐正座,面对食案而不吃。然后儿子们互相责备,通过长辈的帮助说情,光着上身坚决地谢罪,改正错误,才答应。皇上时常给他家赏赐食物,他一定跪下叩拜俯伏着吃,好像就在皇上眼前,子孙遵循他的教导,也和他一样。万石君一家凭着孝敬谨严而闻名于各郡各国,即使齐、鲁地方那些儒生的虔诚庄重的行为,都自认为比不上他。 

        长子石建任郎中令,小儿子石庆任内史。石建有事应该向皇帝说,避开别人,畅所欲言,说的恳切,到了朝廷上进见就好像不会说话一样。因此连皇帝也尊重他。上书奏事,奏章经皇帝阅后发回。石建读它,说:“写错了‘马’字下面脚连尾应该五笔,如今只有四笔,少一笔。皇帝会谴责我,我活不成了。”十分害怕。他的谨慎,即使是别的小事也这样。小儿子石庆喝醉了回家,进入外门没有下车。万石君听说了,不吃饭。石庆害怕,光着上身去请罪,没有许可。全族的人和哥哥石建都去衣露体请罪,万石君责备说:“内史是显贵的人,进入乡里,乡里的长辈都走开回避,而内史坐车中很自在,正是理所当然!”于是让石庆走开。石庆任太仆,为皇帝驾车外出,皇上问驾车的马有几匹,石庆用鞭子一匹一匹地把马数完。举起手说:“六匹马”。石庆在儿子中是最简略随便的了,尚且这般谨慎。他任齐国相,全齐国的人都仰慕石庆家的好品德。不发表什么意见,齐国就感化而很太平,给石庆建立生祠。 

        太史公说:孔子有句话说“君子言语要迟钝,行动要迅速”,说的大概是万石君吧?因此他的教化不严厉而成功,不苛刻而安定。他可以说是行为忠厚的君子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汉书·金日磾传》《汉书·终军传》(二)
        《汉书·扬雄传》(二)《汉书·霍光传》(二)
        《汉书·杨王孙传》《汉书·何武传》(二)
        《汉书·吾丘寿王传》《汉书·黄霸传》(三)
        《汉书·张骞传》(二)《李陵传》
        《汉书·鲍宣传》(二)《汉书·蒯通传》
        《汉书·龚遂传》(二)《汉书·黄霸传》(二)
        《汉书·霍去病传》(二)《汉书·儒林传》
        《汉书·魏相传》(二)《汉书·魏相传》
        《汉书·杜业传》《汉书·扬雄传》
        《汉书·食货志》《管子·治国》《汉书·张禹传》
        《汉书·车千秋传》(二)《汉书·翟方进传》(二)
        《汉书·萧何传》(二)《汉书·杜邺传》
        《汉书·霍光传》《汉书·刘向传》
        《汉书·于定国传》(二)《汉书·鲍宣传》
        《汉书·段会宗传》(二)《汉书·王褒传》
        《汉书·樊宏传》《汉书·魏相并吉传》(二)
        《汉书·公孙贺传》(二)《汉书·公孙贺传》
        《汉书·郑崇传》《汉书·阅王商传》
        《汉书·朱买臣传》《汉书·王尊传》
        《汉书·儿宽传》《汉书·赵充国传》
        《汉书·魏相丙吉传》《汉书·张释之传》(二)
        《汉书·张良传》(二)《汉书·樊哙传》
        《汉书·胡建传》《宣帝时,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起》
        《汉书·赵广汉传》(二)《汉书·张释之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