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晋书·羊祜传》《孙皓闻羊陆和交以诘于抗》阅读练习及答案

        晋书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羊祜,字叔子。文帝为大将军,辟祜,未,公车征拜中书侍郎。时高贵乡公好属文,在位者多献诗赋,汝南和迪以忤意见斥祜在其间不得而亲疏有识尚焉。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卫将军。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时长吏丧官,后人恶之,多毁坏旧府,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
        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晏弱城东阳而莱子服,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时谈以为华元、子反复见于今日。抗每告其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孙皓闻二境交和,以诘抗。抗曰:“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
        (选自《晋书·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孙皓闻羊陆和交以诘于抗,抗曰:臣不如是,正足以彰其德耳,于祜无伤也。或以祜、抗为失臣节,两讥之。亲仁善邻者,国家之事;出奇克敌者,将帅之职。羊陆以将帅之职而修国家之事,此论者所以讥其失御也。窃谓不然。兵固多术矣,有以力相倾者,有以智相倾者,有以德相倾者。秦汉以来,惟知诈力,而不知所谓以德相倾者,是亦出奇而已矣。何名为失节哉?
        (选自唐庚《三国杂事》,有删改)
        [注]①孟献,即孟献子。春秋时鲁国外交家、政治家。②晏弱,即晏桓子,春秋时期齐国大夫。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汝南和迪以忤A意见B斥C祜D在其间E不得而亲F疏G有识H尚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辟祜,未就”与“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两句中的“就”词义不相同。
        B.庠序,指古代地方学校,商代称为“序”,周称为“庠”,后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C.“不之名也”中的“名”与“合抱之木”(《〈老子〉四章》)中的“木”,两者用法相同。
        D.过,超出,与“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门宴》)中的“过”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羊祜镇守南方时,善于为政,他开设了学校,安抚远近,听便投降的吴人留下或离开,禁止长吏忌讳前任而经常毁坏旧官府。
        B.羊祜派孟献、晏弱进占吴国险要之地,开建五城,收取肥沃的土地,每次与吴人打仗,公开交战,不实施偷袭的计谋。
        C.羊祜割了吴国百姓的谷子做军粮会据实补偿;打猎不过本国地域,若猎物先被吴人打伤而被晋兵得到就归还吴人,吴人都心悦诚服。
        D.羊祜为人有雅量,当敌方将领陆抗生病时,羊祜赠其药,大多数的陆抗部下不相信羊祜好意,只有陆抗坚信羊祜不会下毒。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4分)
        (2)亲仁善邻者,国家之事;出奇克敌者,将帅之职。(4分)
        14.材料二中一般人对“羊陆和交”的看法与作者的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
        10.CEG[(原文标点)汝南和迪以忤意见斥,祜在其间,不得而亲疏,有识尚焉。]
        11.C(“不之名也”中的“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合抱之木”中的“木”没有活用)
        12.B(“羊祜派孟献、晏弱进占吴国险要之地”分析错误,根据文中“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晏弱城东阳而莱子服,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的信息可知,题干中所述的“进占吴国险要之地,开建五城,收取肥沃的土地”是吸取孟献、晏弱的历史经验,而不是“派孟献、晏弱进占吴国险要之地”)
        13.(1)对有想要出奸诈计策的将帅,就用美酒给他们喝,使他们无法献计。[关键点: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定语后置,应是“有欲进谲诈之策将帅”;辄饮以醇酒,介词结构后置,就用美酒给他们喝;使不得言,省略句,应为“使(之)不得言”,使他们无法献计。每处关键点各1分,句意1分]
        (2)亲近仁德,友善邻国,是国家重要的事情;出奇招打败敌人,是将帅的本分。(关键点:亲、善,形容词做动词,亲近、友善;“……者……”,判断句;克敌,打败敌人。每处关键点各1分,句意1分)
        14.一般人认为羊祜、陆抗失去了臣子的气节、将帅的本分。作者认为凭借仁德战胜对方,也是出奇罢了,不能说是羊祜、陆抗失去了将帅的节操。(3分,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羊祜,字叔子。文帝任大将军,征召羊祜,没有去,公车征任他为中书侍郎。当时高贵乡公好写文章,在官位的人多献诗赋,汝南和迪因为违背君意被斥责,羊祜处在他们中间,并不因此对人有亲有疏,有见识的人都赞赏他。皇帝有灭吴的志向,任命羊祜为卫将军。羊祜率军队出师镇守南方,开设学校,安抚远近,很得江汉人心。向吴人表示诚信,投降的人想离去都听便。当时一个长吏死在了任上,下一任长吏忌讳,经常毁坏旧官府,羊祜认为死生自有定数,与居室无关,于是向镇守地下文书,(对这种现象)普遍加以禁止。
        羊祜鉴于春秋时鲁国的孟献子占据武牢城因而郑人畏惧,齐国的晏弱在东阳筑城因而莱子顺服,便进占险要,建造了五座城,收取肥沃的土地,夺得吴人的资财,于是石城以西,全归晋所有。从此前后投降的人不断,又宣扬德行信誉,以此安抚初来依附的人,慨然有吞并吴国的志向。每次与吴人打仗,公开交战之日才交战,不实施偷袭的计谋。对有想要出奸诈计策的将帅,就用美酒给他们喝,使他们无法献计。吴将邓香攻掠夏口,羊祜要求活捉邓香,捉到以后,赦免了他。邓香很感激羊祜的恩德,率领部属来投降。羊祜出兵在吴国境内,每次割谷子做军粮,都计算清楚,送绢补偿。每次与众人在江沔游猎,常限制在晋的地域。如果禽兽先被吴人打伤而被晋兵得到,都还给他们。于是吴人都心悦诚服,称他为羊公,不叫他的名字。
        羊祜与陆抗相对,使者往来,陆抗称赞羊祜的德量,即使是乐毅、诸葛孔明也不能超过。陆抗曾生病,羊祜赠他药,陆抗服药而不起疑心。多数人都劝陆抗不要服用,陆抗说:“羊祜岂能是下毒药的人!”当时的评论认为是华元、子反又出现在今天。陆抗经常告诫他的士兵说:“(羊祜)他专行德,我专行暴,这样没有交战我们已经屈服了。各自保住分界就是,不要苛求小利。”孙皓听说双方边境和睦,因而贵问陆抗。陆抗说:“一城一乡,不能没有信义,何况大国呢!如果我不这样做,正是宣扬了羊祜的美德,对他没有伤害。”
        材料二:孙皓听说羊祜和陆抗和睦结交就贵问陆抗,陆抗说:我不这样,正是彰显羊祜的德行,对于羊祜没有什么伤害。有的人认为羊祜、陆抗失去了臣子的气节,讥笑他们两人。亲近仁德,友善邻国,是国家重要的事情;出奇招打败敌人,是将帅的本分。羊祜、陆抗以将帅的本分行治理国家的事情,这是评论的人讥笑他们丧失治理国家能力的原因。我私下认为不是这样。治军本来就有许多方法,有凭借暴力战胜对方的,有凭借智慧战胜对方的,有凭借仁德战胜对方的。自从秦汉以来,只知道欺诈与暴力,不知道所说的凭借仁德战胜对方,这也是出奇罢了。怎能说是失去了节操呢?
         



        相关文言文练习
        《晋书·王接传》《晋书·应詹传》
        《晋书·闵王传》《晋书·顾众传》
        《晋书·颜含传》《晋书·刘超传》
        《晋书·裴秀传》《晋书·李重传》
        《晋书·张光传》《陈情表》《晋书·孝友传》
        《晋书·夏统传》(二)《晋书·罗宪传》
        《晋书·文明王皇后》《初,蜀将孟达之降也,魏朝遇之甚厚》
        《晋书·李胤传》《晋书·葛洪传》(二)
        《晋书·王裒传》《王欢守志》
        《晋书·刘毅传》(二)《晋书·王雅传》
        《晋书·孙晷传》《晋书·纪瞻传》
        《晋书·王羲之传》(三)《晋书·陈寿传》
        《初,桓温自以雄姿风气是宣帝、刘琨之俦》《晋书·吾彦传》(二)
        《晋书·顾恺之传》(二)《晋书·刘惔传》
        《晋书·顾荣传》(二)《晋书·石勒传》(二)
        《晋书·石勒传》《晋书·冯跋传》
        《晋书·顾荣传》《晋书·韩伯传》
        《晋书·周顗传》(二)《晋书·王恭传》(二)
        《晋书·束皙传》《晋书·郗鉴传》(三)
        《晋书·鞠允传》《晋书·张茂传》
        《晋书·羊耽妻辛氏传》《晋书·杜预传》(三)
        《晋书·杜预传》(二)《晋书·吴隐之传》
        《晋书·郗鉴传》(二)《晋书·虞喜传》(二)
        《晋书·孔愉传》《晋书·马隆传》(二)
        《晋书·郑袤传》(二)《晋书·慕容翰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