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左传·昭公十六年》《孔子家语·正论解》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家语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韩宣子①有环,其一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子产②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子大叔、子羽谓子产曰:“韩子亦无几求,晋国亦未可以贰。晋国、韩子,不可偷也。若属有谗人交斗其间,以兴其凶怒,悔之何及?吾子何爱于一环,以取憎于大国也?盍求而与之?”子产曰:“吾非偷晋而有二心,将终事之,是以弗与,忠信故也。(公孙)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夫大国之人,令于小国,而皆获其求,将何以给之?一共一否,为罪滋大。大国之求,无礼以斥之,何餍之有?吾且为敝邑,则失位矣。若韩子奉命以使,而求玉焉,贪淫甚矣,独非罪乎?出一玉以起二罪,吾又失位,韩子成贪,将焉用之?”
        韩子买诸商人,既成贾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韩子请诸子产,曰:“昔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今买诸商人,商人曰‘必以闻’,敢以为请。”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吾子得玉而失诸侯,必不为也。若大国令而共无艺③,郑,鄙邑也,亦弗为也。侨若献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韩子辞玉,曰:“(韩)起不敏,敢求玉以徼二罪?敢辞之。”
        (节选自《左传·昭公十六年》,有删改)
        材料二
        晋平公会诸侯于平丘,齐侯及盟。郑子产争贡赋之所承,曰:“昔日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④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贡之无艺,小国有阙,所以得罪也。诸侯修盟,存小国也。贡献无极,亡可待也。存亡之制,将在今矣。”自日中争之,以至于昏,许之。既盟,子大叔咎之曰:“诸侯若讨,其可渎乎?”子产曰:“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
        (节选自《孔子家语·正论解》,有删改)
        【注】①韩宣子:姬姓,韩氏,名起,晋国执政大臣,谥号宣,史称韩宣子。②子产:郑穆公之孙,世称公孙侨,字子产,郑国执政大臣。③艺:限度,极限。④甸服:古制称离王城方圆五百里的区域。男服,甸服之外方圆五百里的区域。郑国属男服。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涂黑。
        昔我先君A桓公与商B人皆出自周C以艾杀D此地E斩之F蓬蒿藜藿而共处之G世有盟誓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宣子谒诸郑伯”与《桃花源记》“及郡下,谒太守,说如此”中“谒”字的词义相同。
        B. “吾非偷晋而有二心”与《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中“偷”字的词义相同。
        C. “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与《种树郭橐驼传》“字而幼孩,遂而鸡豚”中“字”字的词义不相同。
        D. “子大叔咎之曰”与《出师表》“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中“咎”字词义不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面对子大叔、子羽等人的担忧,子产强调国家要树立美名,就需要依礼来确立郑国在诸侯中的邦国地位。
        B. 子产从大小国之间关系、对先祖盟誓守信的角度,拒绝了晋国执政韩宣子从郑国商人处购买玉环的要求。
        C. 子产认为根据周制,贡赋轻重应与各诸侯国的地位尊卑、次序先后相关,郑国不应依照公侯的标准来供给。
        D. 子产修盟诸侯,以对大国贡赋没有极限、小国难以满足大国要求的理由,使周天子同意提议,最终不辱使命。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子何爱于一环,以取憎于大国也?
        (2)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
                 
        14. 弱国无外交,子产为何能够说服超级大国的君臣,最终维护了郑国的尊严?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0. CEG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从前我们先君桓公和商人都是从周地迁移出来的,共同协作来耕作这块土地,除治荒草砍去草莽荒秽而一道居住在这里。世世代代都有盟誓。
        “我先君桓公与商人”是句子的主语,“出”谓语,“自周”是后置状语,中间不断开,“周”后C处断开;“以艾杀此地”,“艾杀”意思是斩割、芟除,是句子的谓语,“此地”是宾语,后面E处断开;“而”字连接“斩之蓬蒿藜藿”和“共处之”,中间不断开,“处之”是“处于之”的省略,后面G处断开。
        11.B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均为拜谒、拜见的意思。句意:韩宣子拜见郑定公。/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
        B.错误。轻视。/苟且。句意:我并不是轻视晋国而对它有二心。/活着的人苟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C.正确。安抚。/抚养、养育。句意:治理国家不是忧虑能否侍奉大国安抚小国。/养育好你们的孩子,喂养好你们的家禽牲畜。
        D.正确。动词,责备、指责。/名词,过错。句意:子大叔责备子产说。/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
        故选B
        12.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周天子同意提议”表述不正确。原文“晋平公会诸侯于平丘,齐侯及盟。郑子产争贡赋之所承”,可见晋平公主盟,郑国执政子产据理力争。
        故选D。
        13. (1)您为什么吝惜一个玉环,因此从大国那里招来憎恨呢?
        (2)国家(郑国)不和别国竞争,也会遭到欺凌,(郑国)哪里还成其为国家呢?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爱”,吝惜;“取憎”,招致憎恨。
        (2)“陵”,通“凌”,遭到欺凌,被欺凌;“国”,名词作动词,成为国家;“何……为”,哪里(怎么、难道)……呢。
        14. ①坚守原则,眼光长远(或机智灵活)。②有礼有节,不卑不亢。③不畏强权,据理力争。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由材料一“韩宣子有环,其一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当子大叔等人责备他时,他说“吾非偷晋而有二心,将终事之,是以弗与,忠信故也……出一玉以起二罪,吾又失位,韩子成贪,将焉用之?”;韩宣子向商人购买玉环,然后告诉了子产,子产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侨若献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从中可以看出他坚守原则,眼光长远(或机智灵活)。
        ②材料一中子产向韩宣子解释为何不给他玉环时,先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说明当初两国有誓言;然后说“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吾子得玉而失诸侯,必不为也”,指责韩宣子让郑国抢夺商人的东西,背叛誓言,明确表明这样做不行;接着说“若大国令而共无艺,郑,鄙邑也,亦弗为也。侨若献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如果韩宣子的要求不符合道义和原则,郑国绝对不会答应。由此可见子产有礼有节,不卑不亢。
        ③材料二中子产面对晋平公,依然敢于据理力争“贡赋之所承”,一番话也是有理有据,“自日中争之,以至于昏,许之”,终于迫使晋平公答应了他的要求,为郑国争取了利益。由此可见子产不畏强权,据理力争。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韩宣子有一对玉环,其中另一只在郑国商人手里。韩宣子拜见郑定公(请求得到那只玉环),子产不同意给。说:“(这)不是国家府库中保存的器物,我们国君不知道。”子大叔、子羽对子产说:“韩宣子也没有太多的要求,(我们)对晋国也不能怀有贰心。(我们对)晋国、韩宣子,都是不能轻视的。如果恰好有说坏话的人在两国之间挑拨离间,从而激起晋国、韩宣子的凶心怒气,(我们对此事)后悔还来得及吗?您为什么吝惜一个玉环,因此从大国那里招来憎恨呢?为什么不找来给他呢?”子产说:“我并不是轻视晋国而对它有二心,而是要一直侍奉它,因此不给他(玉环),是对晋国忠诚信实的缘故。我听说君子不是忧虑没有财物,而是担心身居官位却没有美好的名声;治理国家不是忧虑能否侍奉大国安抚小国,而是忧虑能否按照礼仪来维护国家的地位。那些(掌管)大国的人,(如果随意)对小国下达命令,就都能得到他们所要求的东西,那(小国)将拿什么来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有时供给了,有时又拒绝供给,所得的罪过更大。对大国的(无理)要求,如果(我们)不依礼来驳斥,他们有什么满足的?我们假若将来成为(晋国的)偏远城邑,那就失去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地位。如果韩宣子奉命出使(郑国),却来求取玉环,他的贪婪就太过分了,这难道不是罪过吗?拿出一只玉环而构成两种罪过,使我们国家失去诸侯国的地位,使韩宣子成为贪婪的人,怎么能采取这种做法呢?”
        韩宣子向商人购买玉环,已经做成了交易。商人说:“一定要告诉君大夫。”韩宣子向子产请求,说:“不久前我请求得到那只玉环,执政认为不符合道义,我就没有敢再请求了。现在(我)从商人那里买到了,商人说‘一定要让你知道这件事’,谨以此作为请求。”子产回答说:“从前我们先君桓公和商人都是从周地迁移出来的,共同协作来耕作这块土地,除治荒草砍去草莽荒秽而一道居住在这里。世世代代都有盟誓,以此互相信赖。说:‘你不背叛我,我不强行买你的东西。’依靠这个有信用的盟誓,所以能互相支持直到今天。现在您为着两国的友好关系来到敝邑,却叫本国强夺商人的东西,这是教本国背弃盟誓,恐怕不可以吧!您得到玉环却失去诸侯,是一定不会这样做的。如果大国(晋国)发布命令并且要求我国供给的东西没有极限,我们郑国虽是边远小国,也是不会答应的。如果我把玉环献给您,不知道要达成什么目的,所以冒昧地私下把这些苦衷告诉您(谨敢私下告诉您)。”韩宣子退回玉环,说:“我韩起虽然不聪明,岂敢为得到一枚玉环而招致两项罪过?谨请退还它。”
        材料二
        晋平公在平丘与诸侯国会盟,齐侯参与会盟。郑国子产为进贡物品的轻重次序而谏诤,说:“从前天子确定进贡物品,其轻重是根据地位次序排列的。地位尊贵,贡赋就重,这是周朝的制度。地位低下而贡赋重的,这是距天子附近的小国(王畿之地)。郑为伯爵,在男服,如果让郑国按照公侯的贡赋标准,担心不能足数供应,谨敢以此作为请求。贡赋没有个限度,小国(进贡)有所缺少,这就是获罪的原因。诸侯修订盟约,这是为了使小国得以保存。贡赋没有限制,灭亡的日子会马上到来。决定存亡的规定,就在今日了。”从中午开始争论,直到晚上,晋人同意了。结盟以后,子大叔责备子产说:“诸侯如果来讨伐(郑国),(我们)哪里能够轻易地对付(他们)呢?”子产说:“国家(郑国)不和别国竞争,也会遭到欺凌,(郑国)哪里还成其为国家呢?”
         



        相关文言文练习
        《孔子家语·在厄》(二)《元史·许衡传》
        《宋史·向拱传》《晋书·郭璞传》
        汤显祖《青莲阁记》《子路问学》
        《宋史·吴中复传》《宋史·戚纶传》
        归有光《归氏二贤传》《晋书·郑默传》
        《孔子家语·孔子之楚,有渔者献鱼焉》《孔子家语·颜回》
        《宋史·刘璠传》《孔子家语·进言解》《商君书·错法》
        《支诺皋上》《新唐书·李华传》
        《元史·欧阳玄传》《魏文侯置相》
        陆游《姚平仲小传》《孔子家语·贤君》《说苑·君道)
        《明史·左懋第传》欧阳修《原弊》
        《魏书·胡叟传》《梁书·夏侯详传》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史记·卫康叔世家》《孔子家语·在厄》
        《孔子家语·辩物》《颜氏家训·书证》《宋史·查道传》
        《周维城传》《孔子家语·五仪解第七》
        《明史·王祎传》《夫子受食》
        《临川文集·王德用传》《与卫中行书》
        孔子家语《辩政》《孔子家语·孔子北游于农山》
        《孔子见罗雀者》《孔子闲居,曾参侍》
        《资治通鉴·唐纪九》《宋史·赵良淳传》
        《孔子家语·入官》《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孔子家语·入官·女子必自择丝麻》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