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刘禹锡《奏记丞相府论学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禹锡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奏记丞相府论学事
        (唐)刘禹锡
        凡今能言者,皆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郁堙而不扬,非天不生材也。亦犹不耕者不叹廪庾之无馀,非地不产百谷也。伏以贞观中,增筑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馀人。时外夷上疏,请遣子弟入附於三雍者五国。虽“菁菁者莪”,育材之道不足比也。今之胶庠,不闻弦歌,而室庐圯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欲振学也,病无赀财以给其用。鲰生今有一见,使大学立富。幸遇相公在位,可以索言之。
        《礼》云:“凡学官春释奠于其先师。斯礼止於辟宫,非及天下也。”今四海郡县,咸以春秋上丁,有事孔子庙,其礼不应於古,且非孔子意也。炎汉初定,群臣皆起屠贩为公卿,故孝惠、高后之间,置原庙于郡国。逮孝元时,韦元成以硕儒为丞相,遂建议罢之。夫以子孙尚不敢违礼以飨其祖,况后学师先圣之道,而首违之乎?与其烦于旧飨,孰若行其教道?今夫子之教日颓靡,而以非礼之祀媚之,斯儒者所宜愤悱也。窃观历代,无有是事。
        皇家武德二年,诏于国学立周公、孔子庙,四时致祭。贞观十一年,又诏修宣尼庙于兖州。至二十年,许敬宗等奏,乃遣天下诸州县置三献官,其它如方社。敬宗非通儒,不能稽典礼。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后数年定令。时王孙林甫为宰相,不涉学,委御史中丞王敬从校刊之。敬从非文儒,遂以明衣牲牢编在学令。是首失于敬宗,而终失于林甫,习以为常,罕有敢非之者。
        谨桉本州四县,一岁释奠物之直,缗钱十六万有奇。举天下之郡县,当千七百不啻,羁縻者不在数中。凡岁中所出,于经费过四千万,适资三献官饰衣裳、饴妻子而已,尚学之道,无有补焉。今谨条奏:某乞下礼官博士,详议典制,罢天下县邑牲牢衣币。如有生徒,春秋依开元敕旨,用酒醴等,示敬其事,而州府许如故仪。然后籍其资,半附益所隶州,使增学校,其半率归国庠,犹不下万计。筑学室,具器用,丰篹食,增掌固,以备使令。凡儒官各加稍食,其纸笔铅黄视所出州,率令折入。学徒既备,明经日课缮书若干纸,进士命雠校亦如之。则贞观之风,粲然不殊。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能稽典礼。     稽 :考查
        B.罕有敢非之者       非:非议
        C.当千七百不啻       当:应当
        D.然后籍其资       籍:登记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室庐圮废       而耻学于师
        B.则贞观之风,粲然不殊       凌万顷之茫然
        C.于尚学之道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病无赀财以给其用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
        B.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
        C.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
        D.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
        10.以下六句话,全都属于作者赞赏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     )
        ①天下诸州县置三献官,其他如方社
        ②以明衣牲牢编在学
        ③罢天下县邑牲牢衣币
        ④春秋依开元敕旨,用酒醴等,示敬其事
        ⑤筑学室,具器用,丰篹食,增举固
        ⑥其纸笔铅黄视所出州,率令折入
        A.①②⑥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⑤⑥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开篇设喻,把人才缺乏的道理讲得明白易懂。接着采用对比论证,得出今不如昔的结论,从而直指现象根源无赀财。
        B.第二段开篇引经据典,借以指责当今四海郡县的做法,为后文建议罢免其事做好了铺垫。
        C.文章说理环环相扣,在提出各种建议之后,又展望了美好的前景,所谓“贞观之风,学粲然不殊”,旨在表明对贞观年间风气的称赞。
        D.作者站在纵观历史的角度,指出了是礼首先失误于不通儒的许敬宗,后经崇尚儒学的唐玄宗纠正,但终失于不涉学的李林甫之手。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不知养材之道,郁堙而不扬,非不生材也。
        (2)凡岁中所出,于经费过四千万,适资三献官饰衣裳、饴妻子而已,于尚学之道,无有补焉。
        13.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刘禹锡反对在四海郡县兴建孔庙、行祭祀礼的原因。
         
         
         
        答案:
        7.D
        8.B
        9.A
        10.D
        11.C
        12.(1)却不知道培养人的道理,他们志气郁结不扬,不是自然(上天)不生出人才。
        (2)总共一年用于这方面的经费超过四千万,刚好供三献官修饰衣裳,侍养妻儿罢了,对于办学的事,没有补益。
        13.①不符合古代流传下来的礼制;②不符合孔子的意愿,③铺张浪费。
         
        参考译文:
        大凡现在能进言的,都认为天下缺乏人才。却不知道培养人才的道理,他们志气郁结不扬,这不是自然不生出人才。也就好像不耕种的人不会感叹仓廪没有余粮,而不是土地不生产百谷。贞观中,增修学舍一千二百所,学生三千多人。当时外国上疏,请求派遣子弟入太学学习的有五国。现在的人才虽然如《诗经》“菁菁者莪”所描绘的那样层出不穷,但培育人才方式与贞观时是无法相比的。如今的学校,听不到弦歌之音,并且房屋倒塌废弃,学生也越来越少。不是学官不想振兴学校,弊病在于缺少经费不能供给办学之用。我今天不揣浅薄地提出一个建议,可以让大学立刻富起来。我有幸赶上相公您在位,所以可以畅所欲言。
        《礼记》中记载:“凡是学官,春天对先师孔子举行释奠礼。”这种仪式只在太学举行,而并非全国所有学校都要举行。如今全国郡县都在春秋两季二八月上旬丁日这一天在孔庙举行祭祀,这种礼和古代不相符合,况且也不是孔子本意。西汉刚刚建国,群臣都是从屠夫贩卒升为公卿,所以孝惠、高后年间,在郡国设置原庙。等到汉元帝时,韦元成凭借博学多才的儒者身份当上丞相,于是建议去除这种礼仪。子孙尚且不敢违背礼仪来祭祀他的先祖,何况效法先圣教导的后学,却首先违反吗?与其举行烦琐重复的旧的祭礼,倒不如践行教道。如今孔子的学说日益衰落,却用不合礼教的祭奠仪式来讨好孔子,这就是儒学弟子应该思虑的地方。纵观历朝历代,没有这样的事。
        我朝武德二年,皇上下诏在国学立周公、孔子庙,四季举行祭祀。贞观十一年,又下诏在兖州修建孔庙。到二十年许敬宗等上奏,于是让天下诸州县设置三献官,其礼和方社一样。敬宗不通儒学,不能查考典礼。开元年间,玄宗崇尚儒学,和儒臣商议,自此发布诏令,免去郡县各学校祭孔时用的牲牢,只用酒和干肉来祭祀。过了几年要确定这项命令。当时李林甫为宰相,不过问学校的事情,委托御史中丞王敬从编辑刊印。敬从不是文儒,于是将明衣牲牢等祭祀的仪式编在学令之中。这是首先失误于许敬宗,而最终缺失于李林甫,天下习以为常,很少有敢于非议的人。
        本州四县,一年用于祭祀的物品的价值是缗钱十六万多。以全国所有的郡县计算,大概一千七百不止,其他额外开支不计算在其中。总共一年用于这方面的经费超过四千万,刚好供三献官修饰衣裳、侍养妻子罢了,对于办学的事,没有任何补益。现在我恭谨地分条上奏:我请求将此事交付礼部长官以及太学博士,根据典章制度详细审议,废除全国各县用于祭祀的牲牢衣币。如果有学生,春秋两季依照开元时的诏令,用酒醴等来祭祀,而州府依旧的礼仪不变。然后没收这些资金,一半交给所属的州,让其增修学校,其中一半交与国庠,这个数目也不少于万计。用这些资金修筑学室,准备器用,丰富篹食,增加给掌固的人以备这方面的差遣使用。凡是儒官要增加俸禄,纸笔铅黄等文具,看他所出的州县,一概命令折合在收入之内。有了学生之后,明经们每天每人抄写书本若干页,进士们每天也校对书本若干页,这样一来,贞观年间的风气,就会明显表现出来而且没什么差别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旧唐书·乌重胤传》刘禹锡《机汲记》
        《宋史·陆佃传》《宋书·张畅传》
        《汉书·冯奉世传》《宋史·晁补之传》
        《旧唐书·裴胄传》《患盗论》
        《宋史·聂昌传》《郑板桥开仓济民》
        《宋史·张祐传》《宋史·谢绛传》
        《泥古者愚》《明史·马世奇传》
        《宋史·潘良贵传》刘禹锡《子刘子自传》
        《南史·沈庆之传》《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刘禹锡《说骥》《新唐书·李义府传》
        《宋史·蒲宗盂传》刘禹锡《洗心亭记》
        《后汉书·杨琁传》戴表元《豢夸二氏戒》
        《魏书·杨大眼传》刘禹锡《华佗论》
        《宋史·魏了翁传》《宋史·梁鼎传》
        《始得西山宴游记》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