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联想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仲方,性歧秀,父友高鄞见,异之,曰:“是儿必为国器,使吾得位,将振起之。”贞元中,擢进士、宏辞,为集贤校理,以母丧免。会郢拜御史大夫,表为御史。进累仓部员外郎。会吕温等以劾奏宰相李吉甫不实,坐斥去,仲方以温党,补金州刺史。宦人夺民田,仲方三疏申理,卒与民直。入为度支郎中。敬宗立,李程辅政,引为谏议大夫。帝时诏王播造竞渡舟三十艘,度用半岁运费。仲方见延英,论诤坚苦,帝为减三之二。又诏幸华清宫,仲方曰:“万乘之行,必具葆卫,易则失威重。”不从,犹见慰劳。鄂令崔发以辱黄门系狱,逢赦不见宥。仲方曰:“恩被天下,流昆虫,而不行御前乎?”发由是不死。大和初,出为福建观察使。召还,进至左散骑常侍。李德裕秉政,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德裕罢,复拜常侍。李训之变,大臣或诛或系。翌日,群臣谒宣政,牙阖不启。群臣错立朝堂,无史卒赞候,久乃半扉启,使者传召仲方曰:“有诏,可京兆尹。”然后门辟,唤仗。于时族夷将相,颅足旁午,仲方皆密使识其尸。俄许收葬,故凿骸不相乱。已而禁军横,多挠政,仲方势笮,不能有所绳劾。宰相郑覃更以薛元赏代之,出为华州刺史。召入,授秘书监。人颇言覃助德裕,摈仲方不用。覃乃拟丞、郎以闻。文宗曰:“侍郎,朝廷华选。彼牧守无状,不可得。”但封曲江县伯。卒,七十二,赠礼部尚书,谥曰成。仲方确正有风节,既殁,人多伤之。始高祖仕隋时太宗方幼而病为刻玉像于荧阳佛祠以祈年久而刓晦仲方在郑敕吏治护镂石以闻传于时。
(节选自《新唐书·张仲方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始/高祖仕隋时/太宗方幼而病/为刻玉像于荧阳佛祠/以祈年久/而刓晦/仲方在郑/敕吏治护/镂石以闻/传于时/
B.始/高祖仕隋时/太宗方幼而病/为刻玉像于荧阳佛祠以祈年/久而刓晦/仲方在郑/敕吏治护/镂石以闻/传于时/
C.始/高祖仕隋时/太宗方幼而病/为刻玉像于荧阳佛祠以祈年/久而刓晦/仲方在郑敕吏/治护镂石/以闻传于时/
D.始/高祖仕隋时/太宗方幼而病/为刻玉像于荧阳佛祠/以祈年久/而刓晦/仲方在郑敕吏/治护镂石/以闻传于时/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宏辞,指“博学鸿词”科,唐代科举考试时针对进士及第者特别设置了这一科目。
B.万乘,“乘”指一车四马,“万乘”即万辆兵车,这里形容军队规模宏大,军容强盛。
C.东都,位置在东的都城,古时有些朝代设置两个都城,隋唐定都长安,设东都洛阳。
D.牧守,“牧”是指一州之长,“守”是指一郡之长,“牧守”泛指治理一方的最高长官。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仲方富有才华,但仕途不畅。他聪慧出众,科场得意,入仕后历经数朝,职位多次变动,但最终没能得到文宗皇帝的认可。
B.仲方仗义执言,为民着想。在金州任刺史时,有宦官侵占民田,他多次上疏陈情,为百姓申诉冤屈,使正义得到伸张。
C.仲方心怀国家,敢于进谏。他极力劝说敬宗不要耗费大量的资财建造竞渡船只,敬宗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但还是慰劳了他。
D.仲方为人仁慈,富有同情心。李训之变时,一些将相被灭族,京城中尸骸到处都是,仲方暗中派人收殓尸体加以安葬。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其皆出于此乎
B.生乎吾前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C.蟹六跪而二螯 则群聚而笑之
D.凌万顷之茫然 蚓无爪牙之利
11.下列加点词的活用不属同一类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乌鹊南飞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顺流而东也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小学而大遗
D.吾从而师之 泣孤舟之嫠妇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輮以为轮B.今之众人
C.徘徊于斗牛之间D.望美人兮天一方
1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而今安在哉
A.蚓无爪牙之利B.何为其然也
C.不拘于时D.月出于东山之上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友高郢见,异之,曰:“是儿必为国器,使吾得位,将振起之。”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答案:
7.B
8.B
9.C
10.D
11.D
12.C
13.B
14.(1)父亲的朋友高郢见了他,感到惊异,说:“这孩子一定能成为国家栋梁,假如我身居要职,将会提拔重用他。”
(2)断句停顿不理解,向老师学习,疑惑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而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
【分析】
7.
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
句意:起初,高祖在隋朝做官时,太宗正年幼而且有病,高祖为此在荧阳佛祠刻玉像,来祈求太宗长寿,时间久了,佛像磨损,仲方当时在郑州,命令属吏修治维护,刻碑颂扬,在当时广为流传。
“以祈年”补充说明“刻玉像于荧阳佛祠”的目的,不能断开,排除AD;“仲方在郑”中,“仲方”是主语,“在郑”是谓语和宾语,完整主谓句,应单独成句,排除C。
故选B。
8.
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B项,“这里形容军队规模宏大,军容强盛”错误,文中“万乘之行”指黄帝出行。
故选B。
9.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C项,“但还是慰劳了他”错误,由“仲方见延英,论诤坚苦,帝为减三之二”可知,并没有慰劳他,只是减去了三分之二。
故选C。
10.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意思的能力。
A项,表被动;介词,从,自。
B项,介词,相当于“于”,在;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C项,表并列;表修饰。
D项,定语后置的标志。
故选D。
11.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意思的能力。
A项,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B项,名词用作动词,不如;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
C项,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
D项,名词用作意动,以……为师;动词使动用法,使……哭泣。
故选D。
12.
本题考查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A项,以为,古义,以(之)为=把……作为;今义,认为;
B项,众人,古义,普通人;今义,很多人,大家;
C项,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古今意思一样。
D项,美人,古义,比喻心中美好的理想或好的君王;今义,漂亮的女子。
故选C。
13.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
例句:宾语前置,“而今在安哉”。
A项,定语后置,“蚓无利之爪牙”。
B项,宾语前置,“为何其然也”。
C项,被动句式,以“于”为标志。
D项,状语后置句,“月于东山之上出”
故选B。
14.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1)异,意动用法,感到惊异;是,代词,这;国器,国家栋梁;使,假如;振起,提拔重用。
(2)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惑,疑惑;师,动词,向老师学习;不,通“否”;“小学”,古今异义,小的方面学习;明,明智,明白事理。
参考译文:
张仲方,天生才智出众,父亲的朋友高郢见了他,感到惊异,说:“这孩子一定能成为国家栋梁,假如我身居要职,将会提拔重用他。”贞元年间,仲方考中进士科和宏辞科,担任集贤校理,因为母亲去世而辞官。遂逢高郢被任命为御史大夫,上表推荐仲方担任御史。仲方几次晋升后,做到仓部员外郎。恰逢吕温等人因上奏弹劾宰相李吉甫不符合实情,获罪被斥责免官,仲方因为是吕温的同党,被降职补任金州刺史。宦官侵夺民田,仲方多次上疏请求依法处理,最终为百姓讨回公道。仲方被召回朝廷担任度支郎中。敬宗即位,李程辅理朝政,推荐仲方为谏议大夫。皇帝当时诏令王播建造三十艘竞渡船只,预计花费朝廷半年的运费。仲方在延英殿拜见皇帝,苦苦进谏。皇帝因此三分之二的预算。皇帝又下诏驾临华清宫。仲方说:“皇帝出行,必须备足仪仗和侍卫,如果少了就会失去威严。”皇帝没有听从,但还是慰劳了他。郭县县令崔发因为侮辱宦官被捕入狱,遇到大赦没有被免罪。仲方说:“皇上的恩泽遍布天下,惠及昆虫,却不能在皇上面前施行吗?”崔发因此被免去死罪。大和初年,仲方出任福建观察使。后被召回,晋升到左散骑常侍。李德裕掌权,仲方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在东都任职。李德裕被罢官后,仲方又被授予常侍之职。李训变乱那天,大臣有的被杀,有的被抓。第二天,群臣在宣政殿觐见。殿门紧闭,群臣混乱地站在朝堂上,没有史卒伺候,过了很久殿门才打开半扇,使者传召仲方说:“有诏书,任命张仲方为京兆尹。”然后殿门打开了,宣布群臣上朝。当时遭到灭族的将相,头颅和四肢扔得到处都是,仲方都暗中派人辨认他们的尸首。不久,朝廷允许收葬死难者,所以他们的尸骨没有混乱。后来,禁军专横,经常扰乱政务,仲方权力受到限制,没能有所弹劾纠正。宰相郑覃又让薛元赏取代仲方的职位,仲方出任华州刺史。后来他被召入京师,担任秘书监。人们纷纷说郑覃帮助李德裕,排斥仲方,不重用他。郑覃于是把准备任命仲方为丞、郎的奏书上报皇帝。文宗说:“侍郎,是朝廷重要的官职。仲方做刺史时没有政绩,不能授予这一官职。”只是封他为曲江县伯。仲方去世,终年七十二岁,被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成。仲方刚正有气节,死后,人们多为他感到伤心。起初,高祖在隋朝做官时,太宗正年幼而且有病,高祖为此在荧阳佛祠刻玉像,来祈求太宗长寿,时间久了,佛像磨损,仲方当时在郑州,命令属吏修治维护,刻碑颂扬,在当时广为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