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李庭芝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庭芝,字祥甫。少颖异,日能诵数千言,而智识恒出长老之上。嘉熙末,江防甚急,庭芝得乡举不行,以策干荆帅孟珙请自效。珙善相人,见其魁伟,顾诸子曰:“吾相人多,无如李生者,其名位当过我。”时四川有警,即以庭芝权施之建始县。淳祐初始去,举进士,中第。辟珙幕中,主管机宜文字。珙卒,庭芝感珙知己,扶其柩葬之兴国,即弃官归,为珙行三年丧。开庆元年,庭芝权扬州,丁母忧去,朝议择守扬者,帝曰:“无如李庭芝。”乃夺情主管两淮制置司事。庭芝初至扬时,扬新遭火,庐舍尽毁。州赖盐为利,而亭户多亡去,公私萧然。庭芝悉贷民负逋,假钱使为屋,屋成又免其假钱,凡一岁,官民居皆具。凿河四十里入金沙余庆场,以省车运。兼浚他运河,放亭户负盐二百余万。亭民无车运之劳,又得免所负,逃者皆来归,盐利大兴。郡中有水旱,即命发廪,不足则以私财振之。扬民德之如父母。刘槃自淮南入朝,帝问淮事,槃对曰:“李庭芝老成谨重,军民安之。今边尘不惊,百度具举,皆陛下委任得人之效也。”十月,大元丞相伯颜入临安,留元帅阿术军镇江以遏淮兵。阿术攻扬久不拔,乃筑长围困之。冬,城中食尽,死者满道。明年二月,饥益甚,赴濠水死者日数百。宋亡,谢太后及瀛国公为诏谕之降,庭芝登城曰:“奉诏守城,未闻有诏谕降也。”已而两宫入朝,至瓜州,复诏庭芝曰:“比诏卿纳款,日久未报,岂未悉吾意,尚欲固圉邪?今吾与嗣君既已臣伏,卿尚为谁守之?”庭芝不答,命发弩射使者,毙一人,余皆退去。益王遣使以少保、左丞相召庭芝,庭芝以朱焕守扬,与姜才将兵七千人东入海,至泰州,阿术将兵追围之。朱焕既以城降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陴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被执至扬州,朱焕请曰:“扬自用兵以来,积骸满野,皆庭芝与才所为,不杀之何俟?”于是斩之。死之日,扬之民皆泣下。
        (选自《宋史﹒李庭芝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形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焕既以城降/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陴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
        B.朱焕既以城降/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陴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
        C.朱焕既以城降/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陴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
        D.朱焕既以城降/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陴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嘉熙”属于年号纪年法。
        B.进士是中国古代参加科举考试并通过殿试的读书人。殿试是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殿试以后,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C.夺情是指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其出仕。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称“丁忧”,服满再行补职。
        D.瀛国公是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的爵位,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周以后各封建王朝都有封爵制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庭芝学识出众,感恩守孝。他少年聪颖,才智常超长者;他进士及第后,就到孟珙府中任职;孟珙死后,他为之辞官守丧三年。
        B.李庭芝治政有方,成效显著。他初到扬州时,扬州民生凋敝,一片萧条;经他治理后,扬州军民安定,边境没有警报,百事振兴。
        C.李庭芝坚持抗元,决不投降。扬州被围时,他率兵固守,阿术久攻不克;宋朝灭亡后,先后两次下诏指示他投降,他依然坚守城池。
        D.李庭芝颇有才华,受人赏识。孟珙初见他,就认为他将来会超过自己;后来朝议选取守卫扬州的人时,都认为没有能超过他的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庭芝悉贷民负逋,假钱使为屋,屋成又免其假钱,凡一岁,官民居皆具。(5分)
        (2)郡中有水旱,即命发廪,不足则以私财振之。扬民德之如父母。(5分)
         
        答案:
        4.A(注意“城下”和“泰州”之间不能断开,因此可排除B、D两项; “庭芝”是“闻变”的主语,不是“降”的宾语,故可排除C项。)
        5.B(不须再经吏部考试,可直接授官。)
        6.D(“都认为没有能超过他的人”错误,应是皇帝认为没有能超过李庭芝的人。)
        7.(1)李庭芝全部宽免百姓拖欠的赋税,借钱让他们盖房子,房子建成又免除他们所欠的钱,总共一年,官民的房屋都建造好了。(得分点:“贷”译为“宽免,免除”;“负逋”译为“拖欠的赋税”; “假”译为“借”;“具”译为“齐备,完备”,此处可意译为“建造好”,一个1分,句意1分。)
        (2)州中发生水灾旱灾,马上就下令打开粮仓,不够就用自己家财救济他们。扬州百姓就像对父母一样感激他。(得分点:关键实词“水旱”译为“水灾旱灾”,少一方面不给分;“发廪”译为“打开粮仓”;“振”通假,译为“救济”;“德”译为“感激”,一个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李庭芝字祥甫。年轻时聪明得很,每天能诵读数千言,而且智慧识见常常高出年纪大的人。嘉熙末年,长江防卫非常紧张,李庭芝获得乡里举荐不去,用策略求见荆安抚使孟珙自动请求效力。孟珙很会看人,看到他高大魁梧,回头看着他各个儿子说:“我看人看得多了,没有比得上李生的,他的名誉地位当会超过我。”当时四川有警报,就让李庭芝代理施州建始县。淳祐初年才离开,考进士,及第。征辟到孟珙幕府,主管权宜文字。孟珙去世,李庭芝因孟珙了解自己而感恩,护送他的棺柩到兴国安葬,马上就放弃官职回去,替孟珙守了三年丧。开庆元年,李庭芝代理扬州,遭母丧离去。朝廷商议挑选扬州知州人选,皇帝说:“没人比得上李庭芝。”便夺情起用主管两淮制置司事务。李庭芝起初到扬州时,扬州刚刚遭过火灾,房屋全都烧毁。州里靠盐取利,但是盐户大多逃亡,公私两方都很凄惨。李庭芝将百姓拖欠的赋税全部宽免,借钱让他们盖房子,房子建成又免掉那些贷款,总共一年,官民的房屋全都盖齐。开凿河道四十里进入金沙余庆场,节省车辆运输。兼及疏浚其它运河,免掉盐户拖欠盐税二百多万。盐民没有车辆运输的劳役,又能免除所欠,逃亡的人都返回了,盐业很兴旺。州中发生水灾旱灾,马上就下令打开粮仓,不够就用自己家财救济他们。扬州百姓就像对父母一样感激他。刘槃从淮南进京朝见,皇帝询问淮地情况,刘槃回答说:“李庭芝老练谨慎,军民都安定。现在边境没有警报,百事振兴,这都是陛下任人得当的结果啊。”十月,大元丞相伯颜进入临安,留下元帅阿术驻军在镇江来阻绝淮军。阿术攻打扬州很长时间攻不下,便筑起很长的包围圈困住它。冬天,城中粮食吃光,死的人满街都是。第二年二月,饥荒更加严重,投护城河自杀的人每天有几百个。宋朝灭亡,谢太后以及瀛国公下诏指示他投降,李庭芝登上城墙说:“奉诏守城,没有听说过投降的指令。”不久以后两宫进京,到了瓜州,又下诏给李庭芝说:“最近诏令你归顺,时间很长了还没有答复,难道是没有完全了解我的用意,还想要坚守牢狱一样的城池吗?现在我同继位的国君既然都已经称臣顺服,你还替谁守城呢?”李庭芝不回答,下令开弓射使者,射死一人,其余的都退走了。益王派使者以少保、左丞相召李庭芝,李庭芝派朱焕守卫扬州,同姜才领兵七千人往东面下海,到了泰州,阿术带兵追击包围他们。朱焕率城投降以后,驱赶李庭芝将士的妻儿来到泰州城下,偏将孙贵、胡惟孝等人开门投降。李庭芝听说情况有变,跳进荷花池,水浅没死成。被抓到扬州,朱焕请求说:“扬州自从打仗以来,堆积的尸骸到处都是,都是李庭芝同姜才造成的,不杀掉他们还等什么?”于是就杀掉了他们。死的那天,扬州的百姓全都落了泪。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赵瞻传》(二)《宋史·刘文质传》
        《宋史·史浩传》(二)《宋史·倪思传》(二)
        《宋史·韩琦传》(三)《宋史·胡寅传》
        《宋史·陈禾传》(三)《宋史·赵普传》(二)
        《宋史·王随传》(二)《宋史·晏敦复传》(二)
        《宋史·张旨传》(二)《宋史·姚坦传》
        《宋史·张枃传》《宋史·任福传》
        《宋史·汪藻传》《宋史·项安世传》
        《宋史·刘颖传》(二)《宋史·曾巩传》(二)
        《宋史·薛季宣传》《宋史﹒王安石传》《宋史论》《王荆公》
        《宋史·王安石传》《宋史·司马光传》《宋史·谢方叔传》
        《宋史·欧阳修传》(五)《宋史·范仲淹传》(三)
        《宋史· 赵子崧传》阅读练习衣答案(二)《宋史·欧阳修传》(四)
        《宋史·程颐传》(二)《宋史·郑獬传》
        《宋史·黎州诸蛮》《宋史·陈若拙传》
        《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宋史·宋偓传》
        《宋史·王质传》《宋史·陈咸传》(二)
        《宋史·洪迈传》(二)《宋史·刘承规传》(二)
        《宋史·彭思永传》《宋史·晏敦复传》
        《宋史·廖德明传》《宋史·张雍传》
        《宋史·太祖本纪》(二)《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宋史·张运传》《宋史·陈尧叟传》
        《宋史·石公弼传》《宋史·陆游传》
        《宋史·高登传》《宋史·王遂传》
        《宋史·刘安世传》(二)《宋史·赵与欢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