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反经·忠疑》阅读练习及答案

        反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夫毁誉是非不可定矣。以汉高之略而陈平之谋,之则疏,誉之则亲。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知世之听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所听必矣。何以知然耶?
        《吕氏春秋》云:邾之故,为甲裳帛,公息忌谓邾之君曰:“不以组。”邾君曰:“善!”下令,令官为甲必以组。公息忌因令其家皆为组。人有之者曰:“公息忌所以欲用组者,其家为甲裳多以组也。”邾君不悦,于是乎止,无以组。邾君有所尤也。邾之故为甲以组而便也,公息忌虽多为组何伤?以组不便,公息忌虽无以为组亦何益?为组与不为组,不足以公息忌之说也。凡听言不可不察。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尽啜之。文侯曰:“乐羊我故,食其子之肉。”堵师赞曰:“其子且食之,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事之情一也,所以观者异耳。从城上视牛如羊,视羊如豚,所居高也。窥面于盘水则圆,于杯亏,面形不变,其故有所圆有所亏者,所自窥之异也。今吾虽欲正身而待物,庸讵知世之所自窥我者乎?是知天下是非无所定也。世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今吾欲择是而居之,择非而去之,不知世之所是非者,孰是孰非哉?
        夫忘家殉国,则以为“不怀其亲,安能爱君?”卫公子开方、吴起、乐羊三人是也。私其亲,则曰“将受命之日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则忘其身”。穰苴杀庄贾是也。故《传》曰:“欲加之罪,能无辞乎?”审是非者,则事情得也。 (节选自《反经·忠疑》)
        【注】①邾,古国名。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之则疏,誉之则亲        毁:破坏
        B.多有所尤,所听必矣      悖:谬误
        C.人有之者曰              伤:中伤
           D.不足以公息忌之说也      累:妨碍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何以知然耶            谁不食
        B.为甲裳帛              乐羊我故
        C.不以组                私其亲
        D.于杯亏                将受命之日忘其家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令官为甲必以组
        (邾君)命有关的官吏制作甲裳一定要用丝带连缀
        B.窥面于盘水则圆
        在盘子里放上水,看自己的面影,(面部)就是圆形完整的
        C.所自窥之异也
        自己能看出水中面影的区别罢了
        D.临军约束则忘其亲
        指挥军队时就该忘掉自己的父母
        11.下列诗句阐释的哲理和作者的观点“事之情一也,所以观者异耳”接近的一项是(3分)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②世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13.本文对“听言”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本,选择其中的一点谈谈给你的启示。(6分)
         
         
         
        答案:
        8.(3分) A    9.(3分)D    10.(3分) C   11.(3分) A
        12.(6分)
        ①当魏尚被绳之以法时,(他)便成为罪人;当(魏尚)被法外施恩时,(他)又成了功臣。
        ②世上的人(都各有自己的是非标准),符合自己标准的就认为是对的,不符合自己标准的就认为是不对的。
        【评分参考】每句各3分。第①句“为罪”“施之以德”“为功”为赋分要点(“绳之以法”可不译);第②句“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为赋分要点,译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3分。
        13.(6分)
           【答案示例】作者认为“听言不可不察”,听别人讲的话,要仔细思考辨别。邾国国君听了别人中伤公息忌的一番话,不去思考公息忌的建议对国家是否有利,就下令废止,这样盲目的“听言”只会让自己做出错误的判断,于事无补。所以我们在聆听别人意见时一定要冷静分析,认真思考,汲取其中正确的、有益的部分,不要受其中错误的部分影响。
           【评分参考】本题6分。本文对“听言”的看法2分,“启示”2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对“听言”的看法,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即可。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毁谤和赞誉,肯定与否定,不可能有一个固定标准。以汉高祖刘邦那样雄才大略,汉丞相陈平那样足智多谋,当有人毁谤陈平时,汉高祖就疏远了陈平;而当有人赞誉陈平时,汉高祖则又(重新)亲近了陈平。以汉文帝那样的英明,魏尚那样的忠诚,当魏尚被绳之以法时,(他)便成为罪人;当(魏尚)被法外施恩时,(他)又成了功臣。由此可知,听别人汇报情况,往往会判断失误;判断多有失误,结论必然违背常理。怎么能明白这一道理呢?
        《吕氏春秋》中说:邾国的习俗,制作铠甲,使用丝帛连缀。公息忌对邾国国君说:“不如改用丝带连缀。”国君说:“好!”于是下令,制作铠甲必须使用丝带连缀。公息忌因此下令让自己家人都去织丝带。有人在国君面前中伤他说:“公息忌之所以建议用丝带,是因为他家编织丝带。”邾国国君听了很不高兴,于是就下令禁止,不再用丝带连缀铠甲。邾国国君的判断是有错误的。如果邾国过去制作铠甲用丝带连缀很方便,公息忌家即使编织再多丝带又有什么妨碍呢?如果邾国用丝带制作铠甲不方便,公息忌家即使不编织丝带又有什么好处呢?公息忌家编织丝带还是不编织丝带,都不足以妨碍对公息忌所提出的建议的评价。所以凡是听别人的话,不能不仔细思考辨别。
        乐羊被任命为魏国大将,率军攻打中山国。而他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君把他儿子煮了做成羹汤送给乐羊,乐羊一口气把羹汤全喝光了。魏文侯(知道后)说:“乐羊为了我的缘故,吃自己儿子的肉。”堵师赞却说:“连自己儿子都吃的人,又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乐羊灭掉中山国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却(从此)怀疑他心肠残忍。
        事情是一样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出不同的看法。从城上往城下看,往往把牛看成是羊,把羊看成是猪。这是由于所站的太高的缘故。在盘子里放上水,看自己的面影,面部就是圆形完整的;拿一杯水当镜子照自己的脸,看到的脸可能就是不完整的。脸形并没有变化,但照出来有时圆,有时又不完整的缘故,是照的工具不同。如今,我想要端正自身来接人待物,可怎么能知道世上的人是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待我的呢?由此可知,天下的是与非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标准。世上的人都各有自己的是非标准,符合自己标准的就认为是对的,不符合自己标准的就认为是不对的。如今我想要选择正确的一面来立身行事,摒弃错误的一面,可是不知道世人的是非标准和我的是非标准,到底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
        如果忘记小家而不惜一切为国家,那么就会被认为“不能关心自己的亲人,还怎么能爱国君呢?”卫国的公子开方、吴起和乐羊这三个人都有这种经历。假如不愿离开亲人,那么又会有人说:“大将从接受任命那天起,就应该忘记自己的亲人;从到军中担负指挥责任那一天起,就该忘记自己的父母;从拿起鼓槌,敲响战鼓那一天起,就要舍生忘死投入战斗。司马穰苴就是以这个理由杀掉庄贾的。所以《左传》称:“如果想要治罪,还怕找不到合适的罪名吗?”要判断是与非,看看上面的这些事例就全明白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明史·李汝华传》《宋史·刘颖传》
        王士祯《登燕子矶》《晋书·石鉴列传》
        文天祥《游文山观大水记》《赵简子传》
        《宋史·文天祥传》《资治通鉴·公孙度传》
        《宋史·黄洽传》《汉书·张骞传》
        《宋史·赵禼传》《元史·梁曾传》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明史·仇钺传》
        《史记·晁错传》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
        《晋书·王导传》《南史·张行信传》
        《北史·达奚长儒传》《宋史·司马池传》
        《元史·姜彧传》文同《屯田郎中石君墓志铭》
        《新唐书·王沛传》《宋史·吕公绰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