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史记·朝鲜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史记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燕王卢绾反,满亡命,聚党千余人,东走出塞,都王险。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元封二年,汉使涉何右渠,终不肯奉诏。何去至界上使御刺杀送何者朝鲜裨王长遂归报天子曰杀朝鲜将。上为其名美,即不诘,拜何为辽东东部都尉。朝鲜怨何,发兵袭攻杀何。
        天子募罪人击朝鲜。其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左将军荀彘出辽东讨右渠。右渠发兵距险,左将军辽东兵先纵,败散。楼船将军将齐兵七千人先至王险,右渠城守,窥知楼船军少,即出城击楼船,楼船军败散走,杨仆遁山中十余日。左将军击朝鲜西军,未能破自前。天子为两将未有利,乃使卫山往谕右渠。右渠见使者顿首:“愿降,恐两将诈杀臣,今见信节,请服降。”遣太子入谢,献马五千匹,及馈军粮,人众万余,持兵。使者及左将军疑其为变,宜命人毋持兵。太子亦疑使者、左将军诈杀之,复引归。山还报天子,天子诛山。左将军前至城下,围其西北;楼船亦往会,居城南。右渠遂坚守城,数月未能下。左将军将燕、代卒,军多骄。楼船将齐卒入海,固已多败亡,卒皆恐,将心惭,其围右渠,常持和节。左将军急击之,朝鲜大臣乃阴间使人私约降楼船。左将军数与楼船期战,楼船欲急就其约,不会,以故两将不相能。
        天子使济南太守公孙遂往之,有便宜得以从事。左将军言楼船数期不会,具以素所意告遂,曰:“朝鲜当下久矣!今如此不取,恐为大害,非独楼船,又且与朝鲜共灭吾军。”遂亦以为然,而以节召楼船将军入左将军营计事,即命左将军麾下执捕楼船将军,并其军,以报天子,天子诛遂。左将军已并两军,即急击朝鲜。朝鲜相路人、将军王映皆亡降汉。元封三年夏,尼溪相参乃使人杀朝鲜王右渠来降。王险城未下,故右渠之大臣成巳又反,左将军使右渠子告谕其民,诛成巳,以故遂定朝鲜,为四郡。
        左将军征至,坐争功相嫉,乖计,弃市。楼船将军亦坐当待左将军,擅先纵,失亡多,当诛,赎为庶人。
        太史公曰:右渠负固,国以绝祀。涉何诬功,为兵发首。楼船将狭,及难离咎。荀彘争劳,与遂皆诛。两军俱辱,将率莫侯矣。
        (节选自《史记·朝鲜列传》)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何去至界A上B使御刺杀C送何者D朝鲜裨王长E遂归F报G天子曰H杀朝鲜将。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谕,指告诉,和《唐雎不辱使命》中“寡人谕矣”的“谕”词义不同。
        B. 谢,指道歉、谢罪,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词义相同。
        C. 当下,文中意为应该攻占,和现在所指的“目前,眼下,现阶段”并不一样。
        D. 麾下,指将帅的部下,也可作为称呼将帅的敬辞,文中指的就是左将军本人。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汉前朝鲜曾属于战国版图,秦汉时期朝鲜则属于辽东外围区域,到朝鲜王满时代,在王险定都,一直传到他的孙子右渠。
        B. 右渠军队凭险要地形击败了左将军的进攻,楼船将军虽然攻入了朝鲜国都,但也被击败。出征不利,为将领间的不和埋下了伏笔。
        C. 左将军对楼船将军积怨已久,因此向天子使者诬告楼船将军将和朝鲜联手,使者认可了他的说法,下令逮捕楼船将军,兼并其军队。
        D. 司马迁在史论中对汉朝与朝鲜双方都采取了批评的态度:汉使挑起了战争,汉将猜忌争功,右渠看不清形势,身死国灭。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左将军急击之,朝鲜大臣乃阴间使人私约降楼船。
        (2)左将军征至,坐争功相嫉,乖计,弃市。
        14. 请从卫山、公孙遂的结局推测当时涉何诬功的原因。
         
         
         
        答案:
        10. BEH
        11. D文中指将帅的部下。句意:当场命令左将军的部下捉拿楼船将军。
        12. B “攻入了朝鲜国都”错误
        13. (1)左将军急着攻打右渠,朝鲜大臣却暗中派人与楼船将军约定向他投降。(“乃”,却;“阴间”,暗中;“约”,约定。)
        (2)左将军被征召到朝廷,因犯了争夺功劳、嫉妒同僚的罪,违背了朝廷的计划,被斩首示众。
        (“征”,被征召;“乖”,违背;“弃市”,被斩首示众。)
        14. ①涉何出使,右渠不奉诏,涉何无功而返可能会被天子诛杀 ;②所以他擅做主张杀死朝鲜将,借为汉扬名来保全自己。
        参考译文:
        朝鲜王卫满,原是燕国人。秦国灭掉燕国之后,朝鲜就成了辽东郡以外的边界国家。汉朝建国后,因为那里离得远,难以防守,所以重新修复辽东郡从前的那些关塞。后来燕王卢绾造反,跑到了匈奴,卫满也流亡于外,聚集了一千多个同党之人,在东方走出塞外,建都在王险城。卫满把统治权传给儿子,再传到孙子右渠手中,这时被朝鲜所引诱来的汉朝人越来越多,而右渠又不曾去觐见汉朝天子。元封二年(前109),汉朝派涉何告知右渠,但右渠终究不肯接受汉朝的诏命。涉何离开朝鲜来到边界,就派驾车的车夫刺杀了护送涉何的叫长的朝鲜裨王,于是回到京城向天子报告:“我杀了朝鲜的一个将军。”天子认为他有杀死朝鲜将军的美名,就不再追究他的过失,却授予他辽东东部都尉的官职。朝鲜怨恨涉何,调兵偷袭,杀了涉何。
        汉朝天子下令招募被赦免罪过的犯人去攻打朝鲜。元封二年秋天,汉朝派楼船将军杨仆从齐地乘船渡过渤海,左将军荀彘率兵走出辽东郡,去讨伐右渠。右渠调兵据守在险要的地方,抵抗汉朝军队。左将军的辽东兵先进击敌人,结果队伍失败而走散了。楼船将军率领齐地兵士七千人,首先到达王险城。右渠守城,探听到楼船将军军队少的消息,就出城攻打楼船将军,楼船将军的军队失败而四散奔逃。杨仆将军逃到山中藏了十多天。左将军攻击西边的朝鲜军队,未能从前面攻破敌军。天子因为两将军没能取得军事胜利,就派卫山前去明告右渠。右渠拜见汉朝使者,叩头谢罪:“愿意投降,只怕杨、荀二将军用欺诈的手段杀死我。如今我看到了表示诚信的符节,请允许我们投降归顺。”右渠就派遣太子去汉朝谢罪,献上五千匹马,又向在朝鲜的汉军赠送军粮。有一万多朝鲜民众,手里拿着兵器。使者和左将军怀疑朝鲜人叛变,应当命令人们不要携带兵器。太子也怀疑汉朝使者和左将军要欺骗和杀害自己,于是又领朝鲜民众归去。卫山回到京城向天子报告,天子杀了卫山。左将军向前进,直到王险城下,包围了城的西北地方。楼船将军也前去会师,驻军城南。右渠于是坚守王险城,几个月过去了,汉军也未能攻下王险城。左将军率领的是燕国和代国的士卒,军中的多数战士都很骄傲。楼船将军率领齐兵,渡海打仗,本来就有许多失败伤亡,士卒都恐惧,将官的心中也觉惭愧,在他们包围右渠时,楼船将军经常手持议和的符节。左将军竭力进攻敌城,朝鲜的大臣就暗中寻机和楼船将军联系,商量朝鲜投降的事。左将军屡次同楼船将军商定同时进击的日期,楼船将军想尽快与朝鲜达成降约,所以不派兵与左将军会合。因此,两位将军不能相互协调。
        天子派遣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去纠正他们的错误,如有方便有利的机会,可以随时自行处理事务。左将军说同楼船将军多次约定进军日期却不来会师,并把他一向怀疑楼船将军谋反的想法都告诉了公孙遂,说:“朝鲜早就应该攻下了,现在到了这种地步还不逮捕他,恐怕会成为大害,不仅是楼船将军要谋反,而且他又要联合朝鲜一起来消灭我军。”公孙遂也认为是这样,就用符节召楼船将军来左将军军营中商量事情,当场命令左将军的部下捉拿楼船将军,并把他的军队合并到左将军手下,然后把这件事报告了汉天子。天子杀了公孙遂。左将军合并了两方面的军队,就急速攻打朝鲜。元封三年(前108)夏天,尼溪相参就派人杀死了朝鲜王右渠,向汉朝投降。王险城还未攻下,原来右渠的大臣成已又造起反来,左将军派右渠的儿子前去晓谕朝鲜的百姓,杀死了成已,因而终于平定了朝鲜,设置了四个郡。
        左将军被征召到朝廷,因犯了争夺功劳、嫉妒同僚的罪,违背了朝廷的计划,被斩首示众。楼船将军应该等待左将军,而他擅自抢先进攻,损失严重,被判死刑,他出钱赎罪,免死而为平民。
        太史公说:朝鲜王右渠依仗地势的险固,国家因此被灭绝。涉何骗功,为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开了头。楼船将军行事,心胸狭小,遇到危难就遭受祸殃。荀彘争功,同公孙遂都被斩杀。征讨朝鲜的杨仆和荀彘的两支军队都遭受困辱,将帅没有被封侯。
         



        相关文言文练习
        《史记·老子传》《老子》《史记·苏秦列传》(三)
        《史记·西南夷列传》《商鞅立木》
        《史记·伯夷列传》《说苑·指武》《孟尝君列传》《读孟尝君传》
        《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高祖本纪》《史记·朱建传》
        《史记·南越列传》(二)《秦欲伐齐,齐楚从亲》《楚怀王拘张仪,将欲杀之》
        《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齐欲伐魏》《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张仪为秦破纵连横》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随何难汉高祖》
        《陶朱公长子吝金害弟》《史记·项羽本纪》
        《史记·酷吏列传》《史记·楚世家·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
        《史记·吕嘉传》《史记·晁错传》苏轼《晁错论》对比
        《史记·端沐赐传》《史记·高祖本纪·鸿沟划界》
        《孝景崩,武帝立》《李广非大将才也》《读通鉴论》《二十七年,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
        《勾践困于会稽》《史记·孟尝君传》
        《鲁仲连者,齐人也》《李牧守边》(二)
        《史记·平准书》《王安石变法》《史记·孔子世家》(五)
        《魏有隐士曰侯嬴》《孝武皇帝者,孝景中子也》
        《魏有隐士曰侯赢》《范雎欲事魏王》
        《史记·刘敬传》(三)《史记·刘敬传》(二)
        《史记·陈丞相世家》(四)《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帝尧者,放勋》
        《鲁人曹沬》《史记·黥布列传》
        《史记·齐悼王世家》《史记·货殖列传》(三)
        《硃虚侯刘章,高祖孙也》《史记·蒙恬列传》(三)
        《史记·乐毅列传》(三)《缇萦救父》
        《史记·丞相公孙弘》《史记·老子传》(三)
        《史记·春申君列传》(二)《优孟哭马》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