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筠溪翁传
【明】归有光
①余居安亭。一日,有来告云:“北五六里溪上,草舍三四楹,有筠溪翁居其间,日吟哦,数童子侍侧,足未尝出户外。”余往省之。见翁,颀然皆白,延余坐,渝茗以进,举架上书悉以相赠,殆数百卷。余谢而还。久之,遂不相闻。然余逢人辄问筠溪翁所在。有见之者,皆云翁无恙。每展所予书,未尝不思翁也。今年春,张西卿从江上来,言翁居南潮浦,年已七十,神气益清,编摩殆不去手。侍婢生子,方呱呱。西卿状翁貌,如余十年前所见加少,亦异矣哉!
②噫!余见翁时,岁慕,天风憭栗①,野草枯黄。日将脯,余循去径还家。媪、儿子以余远至,具酒。见余挟书还,则皆喜。一二年,余妻儿皆亡。而翁与余别,每劳人问死生。余虽不见翁,而独念翁常在宇宙间,视吾家之溘然而尽者,翁殆如千岁人。
③昔东坡先生为《方山子传》,其事多奇。余以为古之得道者常游行人间不必有异而人自不之见。若筠溪翁,固在吴淞烟水间,岂方山子之谓哉?或曰:筠溪翁非神仙家者流,抑岩处之高士也欤?
【注】①憭栗:哀怆凄凉。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西卿状翁貌( )(2)具酒( )
16.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每劳人问死生( )
A.每次 B.每当 C.常常 D. 每逢
(2)视吾家之溘然而尽者( )
A.早早 B. 突然 C.意外 D. 令人伤心
17.把第①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见翁,颀然皙白,延余坐,渝茗以进,举架上书悉以相赠,殆数百卷。
18.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古之得道者常游行人间不必有异而人自不之见。
19.史传著作具有巧于构思、精于剪裁、长于表达等特点,请结合第①段内容,自选角度,写一则不超过150字的文学短评。(4分)
20.作者始将筠溪翁视为“异”“仙”之人,终借他人之口,称其为“高士”。请结合文章内容,辨析这两类人的差异。(4分)
答案:
(四)(20分)
15.(2分)(1)描绘、描述(2)准备
16.(2分)(1)C
17.(5分)(我)见到了筠溪翁,他身材修长、皮肤白皙,他邀请我坐下,煮茶来让我喝,拿来架子上的书都送给我,大概有几百卷。评分说明:①补出主语 ②颀然 ③延 ④瀹(yuè)茗 ⑤悉 ⑥殆
18.(3分)古之得道者/常游行人间/不必有异/而人自不之见。
19.(3分)答案示例一 作者巧于剪裁,先写自己听闻他人介绍,便专程拜访筠溪翁;(1分)见面后,写其外貌、动作,暗含对其人品之欣赏;(1分)接着写分别之后,又常常打探其近况,在听闻张西卿介绍后,更以“亦异矣哉”表达赞叹;(1分)作者以“相见-想念-打探”为线索组织材料,逐层深入地表达了对筠溪翁的钦佩、思念和赞美之情。(1分)答案示例二 作者长于表达,先写自己听闻他人介绍,便专程拜访筠溪;(1分)见面拜别之后四处询问其近况,以“未尝不思翁也”的感慨表达思念之情;(1分)在听闻张西卿介绍后,更以“亦异矣哉”表达赞叹之意;(1分)语气和句式的不同,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筠溪翁的感情变化——由思念到赞美,可见其表达之精。(1分)
20.(4分)答案示例:作者初见筠溪翁,其颀然晳白,以书相赠,后闻其年届七十,身体强健,编书不倦,还能生子,将其视为异人;联想到自己妻儿早死,更将其视为寿已千年的仙人;(2分)后联想到《方山子传》,觉得筠溪翁应该是像方山子一样的普通而有极高境界的人,所以借他人之口,称其为“高士”;(1分)“异人”“仙人”行为举止有异于常人处,“高士”则无异于常人,但境界高尚,令人倾慕。(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