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
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者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 季孙问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言明其化而已矣。 卫灵公问于史鳅曰:“政孰为务?”对曰:“大理为务。听狱不中,死者不可生也,断者不可属也。”少焉,子路见公,公以史鳅言告之,子路曰:“司马为务。两国有难,两军相当,司马执枹以行之,一斗不当,死者数万。”少焉,子贡入见,公以二子言告之,子贡曰:“不识哉!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陈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故曰去民之所事奚狱之所听兵革之不陈奚鼓之所鸣故曰:教为务也。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魏文侯使西门豹往治于邺,告之曰:“是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无邑不有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也。往必问豪贤者,因而亲之;其辩博者,因而师之;问其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因而察之;不可以特闻从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①而众说,语丘所以为之者。”曰:“不齐②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孔子曰:“善,小节也,犹未足也。”曰:“不齐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孔子曰:“中节也,犹未足也。”曰:“此地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皆教不齐所以治之术。”孔子曰:“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而神明之主也。” 惜乎!不齐之所治者小也!不齐所治者大,其与尧、舜继矣。” (选编自刘向《说苑·政理》) 【注】①单父,春秋时鲁国邑名。②不齐,宓子贱以名自称。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陈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故曰/去民之所事/奚狱之所听/兵革之不陈奚/鼓之所鸣/ B. 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陈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故曰/去民之所事/奚狱之所听/兵革之不陈/奚鼓之所鸣/ C. 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陈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故曰/去民之所事奚/狱之所听/兵革之不陈奚/鼓之所鸣/ D. 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陈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故曰/去民之所事奚/狱之所听/兵革之不陈/奚鼓之所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军相当”与《苏武传》中“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两句中的“相当”含义不同。 B.“遇民如父母之爱子”与《荆轲刺秦王》中的“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中的“遇”含义相同。 C.“不可以特闻从事”和《张衡传》中“诏书特下,拜臣郎中”两句中的“特”字含义相同。 D.“如入晦室”与《醉翁亭记》中“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两句中的“晦”字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3分) A. 孔子不赞成季孙杀无道之人来成全有道之人,并劝告他要用道德来教化人民,这正是政治三种品级中“王者之政”的表现。 B. 针对卫灵公的提问,史鳅认为刑狱官最重要,子路认为军政官最重要,子贡不了解他们的观点,但认为掌管教化的官最重要。 C. 魏文侯认为为政者初到任一方,要亲近贤士豪杰,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谨慎看待他人言论,待清楚当地实情后再处理政事。 D. 孔子认为推贤举能是福祉的起源和智慧的根本,是成就大事的关键,并感叹宓子贱所治理的地方太小,不然会有更大的作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听狱不中,死者不可生也,断者不可属也。 (2)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