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
(一)文言文阅读(本共5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
材料一: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致味也。《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节选自《礼记·乐记》)
材料二:
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救化之功也。王者未作乐之时,乃用先王之乐宜于世者而以深入教化于民。教化之情不得,雅颂之乐不成。故王者功成作乐,乐其德也。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著:故声发于和而本于情,接于肌肤,藏于骨髓。故王道虽微缺,而莞弦之声未表也。夫虞氏之不为政久矣,然而乐颂遗风犹有存者,是以孔子在齐而闻《韶》也。
(节选自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一》)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故圣王已 A没B而子孙 C长D安宁E 数F百岁G此H皆礼乐I教化之功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使……统一,“侣鱼虾而友鹿”的“友”表示使……成为朋友,两者用法相同。
B.乖,混乱,与成语“出乖露丑”“乖巧伶俐”“命时乖”中的“乖”词义都不相同。
C.雅颂之乐即盛世之乐,雅乃是朝廷的乐曲,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曲。材料一中《清庙》中属于颂乐。
D.王道,儒家以仁治天下的主张,《齐晋文之事》中孟子主张君王“发政施仁”行王道。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激荡于心的情感表现出来就为声,把声按照一定的形式组成曲调就是音,其间蕴含的道理和政治是相通的,所以可以根据声音来判断政治的特点。
B.材料一将“声”“音”“乐”进行了区分,禽兽懂声不懂音,普通百姓懂音不懂乐,君子才懂得乐,意在阐明乐对君子的个人修养和治国之道的价值。
C.材料二认为“道”就是君主应当遵循的治理国家的基本规律,仁、义、礼、乐都是“道”得以实现的工具,其中乐改变民风民俗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D.材料二认为乐源于人的内心情感,具有强烈性、深刻性,所以哪怕治理国家出现偏差,用音乐歌颂君主盛德的做法,也可辅助政治,实现王道。
13.把料中画横线的子翻译成现代语。(8分)
(1)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2)王者未作乐之时,乃用先王之乐宜于世者而以深入教化于民
14.两则材料对“乐”的认识有诸多共同点,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0.BDG(每处 1 分)
11.A(“侣鱼虾而友麋鹿”的“友”表示把……当作朋友,两者用法不相同)
12.D(“也可辅助政治,实现王道”无中生有,材料中以“德衰而乐存”来表现音乐的影响力持久,但并不能弥补王道的缺失)
13.(1)礼制、音乐、刑罚、政令,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就是用来统一民心、制定出治理国家政策的。(“极”“所以”“同”“治道”各 1 分)
(2)君主未制作(歌颂自己的)音乐之时,就选用前代帝王那些适于当代的音乐作品,来对百姓进行深刻入里的教育。(“作”“乃”“深入”及定语后置各 1 分)
14.(1)乐的产生:都是情动于心,发声而为乐;(2)乐的功能:与伦理相通,教化人民;(3)乐的宗旨:和谐政治,辅助治道。(每点 1 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因此前代先王对于能够影响人心的外界事物十分慎重。所以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意志,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邪。礼制、音乐、刑罚、政令,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就是用来统一民心、制定出治理国家政策的。音,皆出于人心。感情激荡于心,所以就表现为声。把声组成一定形式的曲调,就叫音。所以太平盛世的音,其曲调安详而欢乐,反映了政治的和谐。混乱世道的音,其曲调怨恨而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乱。亡国之音,其曲调哀伤而忧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声音的道理,和政治是相通的。郑、卫两地的音乐,属于乱世之音,就像是互相凌越上下皆乱。桑间濮上的音乐,属于亡国之音,它象征着政教散乱,人民放纵,臣子犯上欺下、图谋私利而无法遏止。
音,都是出于人心。乐,则是与社会伦理相通的。所以懂得声而不懂得音的,那是禽兽;懂得音而不懂得乐的,那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懂得乐。所以君子才能通过辨别声进而懂得音,通过辨别音进而懂得乐,通过辨别乐进而懂得政事,于是就有了一整套的治国方法。所以,对于不懂得声的人,就没法和他再进一步谈音;对于不懂得音的人,就没法和他再进一步谈乐。懂得乐的人也就近乎懂得礼了。礼、乐都能够懂得,那就叫有德。德,就是得到的意思。所以音乐的隆盛,并不是好听到极点的音乐。合祭祖先的礼仪,不一定要用味道极其鲜美的祭品。宗庙中弹奏的瑟,用音色沉浊的朱弦和底部有稀疏孔眼的,一个人唱歌,只有三个人应和,却有余音袅袅的效果。合祭的礼仪,崇尚玄酒(代替酒的清水),盘中盛的是生鱼,肉汁也不调味,却有余味无穷的效果。所以,先王制礼作乐,目的不是为了尽量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用礼乐来教导民众,使好恶之情得到节制,从而回归到人生的正途上来。
材料二:
所谓“道”,就是君主应当遵循的治理国家的基本规律,仁义礼乐都是“道”得以实现的工具。那些道德高尚的君主去世以后,其子孙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长久安宁地治理着国家,这些都是运用礼乐教育感化百姓的结果。君主未制作(歌颂自己的)音乐之时,就选用前代帝王那些适于当代的音乐作品,来对百姓进行深刻入里的教育。如果这种教育起不到入情入理的作用,不能像“雅颂之乐” 那样歌颂君主的盛德,那么君主(就要)在成就大业之后亲自制作音乐,这是他们在用音乐歌颂自己的盛德。所谓音乐,是用来改变民风民俗的。用音乐去改变民风民俗是简易可行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虽然乐曲的声音是从各种乐器中演奏出来的,但它却来源于感情,接触到肌肤,深藏在骨髓(即使思想受到刻骨铭心的教化)。所以有的时候,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虽然有些偏差,但宣传君主盛德的管弦之音却没有衰败。舜为政治国的年代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可是制作音乐歌颂君主圣德的做法一直保存下来,所以,孔子在齐国还能听到歌颂君主盛德的《韶》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