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史记·老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史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庄子者,蒙人也。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申不害者,京人也,其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黄初: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年号。②麟德: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B.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C.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D.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1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守藏室之史”中的“史”指史官,负责掌管文书记录的人员;周官中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吏又有府史、胥徒史。
        B.道家:先秦时期的思想流派,以杨朱、老子和庄子等为代表人物,这三人分别有“贵己”“齐物”“无为”等三种主张。
        C.刑名:指战国时期以管仲、李悝、商鞅、申不害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韩非子亦尚“刑名”。
        D.太史公:西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官职名称,是我国古代官方史料的专职记录者;汉宣帝时期降为太史令,文中的太史公指的是司马迁。
        12.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记》中对于老子的身份,列举了三个历史人物:一个是管理周守藏室的李耳,一个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楚地人老莱子,一个是周朝叫儋的太史。
        B.《史记》中记载,李耳曾在都城任职,其间见过孔子;后来看到周王室衰微,就离开了都城,路过函谷关时,写下了五千多字的《道德经》;最后不知所终。
        C.《史记》中记载,老莱子因为善于修道养生,活了上百岁;又记载,周太史儋曾经向秦献公预言秦国将和周朝争霸并取得胜利:可见,老子是一个隐士高人。
        D.庄子“散道德”,申子“施之于名实”,韩非“引绳墨,切事情”,这三个人的学说都能溯源至老子,所以司马迁认为老子的思想影响是深远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4分)
        (2)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4分)
        14.选文主要是从哪三个方面传记老子的?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0.A
        11.B【解析】老子,主张“无为”,庄子主张“齐物”。
        12.C【解析】“周太史儋曾经向秦献公预言秦国将和周朝争霸并取得胜利”错误,原文的意思是,周太史儋预言秦国将有王霸的君主出现。)
        13.(1)到了函谷关,函谷关守令尹喜说:“您将要归隐了,请一定给我写下赠言。(“关”“强”“著书”各1分,通顺1分)
        (2)庄子将“道”与“德”加以发挥,高谈阔论,但其学说的核心仍归于老子的自然无为。(“散”“放论”“要”各1分,通顺1分)
        14.(1)老子的身份和经历。(或老子的的生平。)(2)老子的思想主张。(或老子的品格追求。)(3)老子思想的影响。(每点1分)

        【参考译文】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京城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者,姓名不传,就连骨头都已经烂掉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而已。君子生逢其时,就当策马扬鞭;生不逢时,就当随遇而安。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值钱的货物藏起来,好像没有似的;君子一身本事,表面看起来却笨笨的。抛弃的傲气和欲望,放下你的架子和奢望,这些对您自身都没好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用网捕获它,会游的可以用纶捕获它,会飞的可以用矰捕获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恐怕就可以称得上是龙一样的存在吧!”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王室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函谷关守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请一定给我留下赠言。”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学说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士高人。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李耳主张“无为”,一切顺其自然;又主张清静,一切自然归正。由此可知,真的认同老子学说的人,怎么会贬斥儒学呢!庄子是蒙地人,他学识渊博,涉猎、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但他的中心思想本源于老子的学说。申不害是京邑人,他的学说,源于黄帝和老子,以循名责实为主。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爱好刑名法术学问,他学说的理论基础也是黄帝和老子。太史公说:老子推崇“道”,而“道”是虚无缥缈的(即没有实体的),人应该以无为的态度和方式顺应一切变化;所以,他写的书很多措辞微妙不易理解。庄子将“道”与“德”加以发挥,高谈阔论,但其学说的核心仍归于老子的自然无为。申子勤奋自勉,推行循名责实的治国方略。韩子制定法度,切合现实,辨明是非,用法严苛,绝少施恩。这三个人的思想都可以从老子的思想中找到根据,可见老子的影响有多么的大啊。 




        相关文言文练习
        《周亚夫直谏》《史记·萧相国世家》(三)
        《史记·郭解传》(二)《史记·郑世家》
        《史记·田单列传》(二)《史记·世家·郑》
        《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孝文本纪》
        《史记·李斯列传》三篇对比《史记·吕不韦列传》(二)
        《史记·刘敬传》《史记·准阴侯列传》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史记·乐毅列传·燕昭王使乐毅为上将军》
        《史记·平准书第八》《史记·鲁仲连传》(二)
        《史记·苏代传》《史记·李斯列传》(二)
        《史记·平淮书》《史记·田仁传》
        《史记·田儋传》《史记·伍子胥列传》
        《史记·戎王使由余于秦》《李牧守边》
        《史记·淮阴候列传》《史记·鲁仲连传》
        《史记·张廷尉释之者》(二)《史记·三王世家》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史记·朝鲜列传》
        《史记·燕召公世家》《史记·孔子世家》(四)
        《史记·管晏列传》(三)《史记·孔子世家》(三)
        《史记·张骞出使西域》《史记·叔孙通传》
        《史记·乐毅传》(二)《史记·司马穰苴传》
        《史记·张良传》《史记·卫青传》
        《史记·穰侯列传》(二)《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史记·苏秦列传》(二)《史记·曹相国世家》(二)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史记·游侠列传·郭解传》(二)
        《史记·灌将军夫者》《史记·老子传》
        《史记·彭越传》《史记·货殖列传序》(二)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