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共18分)
(一)庄氏二子字说
庄氏有二子。其伯曰文美,予字之曰德实。其仲曰文华,予字之曰德诚。且告之曰:文太美则饰,太华则浮。浮饰相与,敝之极也,今之时则然矣。欲文之美,莫若德之实;欲文之华,莫若德之诚。以文为文,莫若以质为文,质之所为生文者无尽也。衣不鲜好,可以常服;食不甘珍,可以常飧。闻之长老言,洪武间,民不粱肉,闾阎无文采,女至笄而不饰,宴客者不兼味,室无高垣,茅舍邻比,强不暴弱。不及二百年,其存者有几也?予少之时所闻所见,今又不知其几变也!人之有欲,何所底止?相夸相胜,莫知其已。负贩之徒,道而遇华衣者,则目睨视,啧啧叹不已。东邻之子食美食,西邻之子,从其母而啼。婚姻聘好,酒食宴召,送往迎来,不问家之有无,曰:吾惧为人笑也。文之敝至于是乎!非独吾吴,天下犹是也。庄氏居吾里中,独以朴素自好。德实、德诚皆以敦厚为人所信爱。此殆流风末俗所浸灌而未及者。其可不深自爱惜,以即其所谓实,而勿事于饰;求其所谓诚,而勿事于浮!礼失而求之野,吾犹有望也。
(二)怀竹说
夏太常风流雅韵,寄于楮墨间。意之所至,挥洒所及,有不自知。虽为好事者所珍袭,然不足以为太常重。盖太常非命于竹者也,适也。而其子孙怀之者,非囿于竹者也,情也。然予有进于是焉。子孙之身,即祖宗之身也。竹犹怀之,而况其身乎?凡人作事无法,浪言苟行。此心漫然,任其所之,皆由于无所怀之故。知所怀也,则竦息顾虑,择地而蹈。被发跣袒而号于市,人谓之狂;俄而缨冠振履,揖让进退,人即以为儒者。在乎怀与不怀之间也。为太常子孙者,必慎而言,顾而行,深自贵籍。若持重宝焉,惟恐失之,斯善怀矣。苟徒出于一时感动,俄而忘之,注意于残楮败墨间,而失其所以重,非君子所谓孝思也。予祖母,实太常之孙女,玄孙焕[1],与予为表弟,以“怀竹”自命,予故勖之如此云。(取材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
注释:[1]归有光在《夏怀竹字说序》中指出夏焕“为人滑稽,与伶人伍,衣裳偏倚,步履邪施,去忽来,见者咸轻之”。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以常飧 飧:吃
B.吾犹有望也 望:期望
C.虽为好事者所珍袭 袭:效法
D.然予有进于是焉 进:进献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今之时则然矣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B.其可不深自爱惜
实迷途其未远(《归去来兮辞》)
C.知所怀也
当其欣于所遇(《兰亭集序》)
D.若持重宝焉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浮饰相与,敝之极也
虚浮和夸饰相互结合,这是极大的弊端
B.则目睨视,啧啧叹不已
就斜着眼睛看,不停地啧舌赞叹
C.然不足以为太常重
然而这并不足以说明夏太常的重要性
D.注意于残楮败墨间
只关注先人留下的残缺的纸张和破败的墨迹
10.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氏二子字说》中,作者借庄氏二子之“名”发挥,讨论了吴地风俗问题。
B.庄氏二子能以朴素自好,这说明他们所居住的乡里还未受到流风末俗的影响。
C.在《怀竹说》中,作者认为君子对于其先人不仅要“有怀”,而且要“善怀”
D.两篇文章都是以小见大,在形式和内容上体现了归有光散文独特的审美追求。
11.同样是对他人的字号发表看法,针对庄氏二子,作者用“告之”来表达告诫之意,而对夏焕却用“勖之”来表达勉励之情,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7.(3分)D(深入理解)
8.(3分)C(A.副词,“就是”;连词,表转折,“然而”。B.副词,表反诘;副词,表推测。C.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D.语气词,可不译;代词,指“百姓”)
9.(3分)C(然而这并不足以让夏太常看重)
10.(3分)B(庄氏二子以朴素自好与流风末俗的影响没有必然关系)
11.(6分)答案示例:①庄氏二子与夏焕的身份不同,作者表达看法的语气也有所不同。庄氏二子是乡里邻人之子,是后生晚辈,作者用“告之”,语气显得庄重、严肃;而夏焕是表弟,是同辈之人,作者用“勖之”,言辞更显恳切。②两篇文章所针对的问题不同,作者的写作用意也不同。《庄氏二子字说》从二子名字问题,想到吴地、天下的风俗问题,因此用告诫的方式表达对二子可能受到当时追求虚浮、夸饰风气影响的担忧,希望他们能爱惜自己,坚守敦厚的品格;《怀竹说》中,作者由夏焕言行随意、为人所轻的问题,想到君子所谓孝思问题,因此借他以“怀竹”自命之机,勉励他在保留祖先遗物、表达悲伤之情的基础上,继承先人遗风,改变自己的言行。[评分参考]第①点2分;第②点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
文庄氏二子字说
庄氏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文美,我给他起的字是德实。二儿子叫文华,我给他起的字是德诚。并且告诉他们说:文采过于美丽就显得夸饰,过于华丽就显得虚浮。虚浮和夸饰相互结合,这是极大的弊端,现在的时代就是这样。想要文采美丽,不如让品德坚实;想要文采华丽,不如让品德真诚。用文采来修饰,不如用质朴来修饰,质朴所产生的文采是无尽的。衣服并不鲜艳好看,却可以常穿;食物并不甘甜珍贵,却可以常吃。听长辈们说,洪武年间,百姓不吃精美的食物,居住环境不用华丽色彩来装饰,女子到了十五岁也不打扮,宴请客人不用两种以上的菜肴,房屋没有高墙,茅草屋相邻,强者不欺凌弱者。不到二百年,这些还存在多少呢?我小时候所听到的、看到的,现在又不知道变化了多少!人的欲望,有什么止境呢?互相攀比,互相争胜,不知停止。担货贩卖的人,路上遇到穿着华丽的人,就斜着眼睛看,不停地啧舌赞叹。东邻的孩子吃精美的食物,西邻的孩子看了,就跟在母亲的后面哭哭啼啼。婚姻通好,用酒食宴请待客,送往迎来,不问家里有没有,只说我害怕被别人笑话。追求文采的弊端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不仅仅是我们吴地,天下都是这样。庄氏居住在我们乡里,独以朴素自重。德实、德诚都因为诚朴宽厚被人们信任和喜爱。这大概是流行的不良风气还未影响到的原因。怎能不深深爱惜自己,追求品德坚实,而不夸饰自己;追求品德真诚,而不虚浮!古礼不传,可到民间去寻找,我还有所期望。
怀竹说
夏太常杰出的才华、高雅的气韵,都寄托在笔墨之间。他的意念所至,笔墨所及,有时甚至自己都未察觉。虽然他的作品被好事者珍藏、效法,但这并不足以让夏太常看重。夏太常并非把竹子看得和命一样重要,而是觉得竹子适意。夏太常的子孙们保存他画的竹子,也不限于竹子本身,而是出于对先辈的感情。然而,我对此有更进一层的领会。子孙的身体,就是祖宗的身体。连先人画的竹子都要怀念,更何况是先人给的身体呢?凡人做事没有法则,说话随意,行事草率,内心没有目标,任意而行,都是因为对先人没有怀念的缘故。如果知道怀念,就会谨慎小心,思前顾后,根据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行动。披头散发,赤脚袒胸在市中嚎叫,人们会说他疯了;但不久后他戴着帽子,穿着整洁,礼貌待人,进退有度,人们就会认为他是个儒者。这就是内心有所怀念与没有怀念的区别。作为夏太常的子孙,必须谨慎说话,仔细考虑自己的行为,矜持自重、含而不露。对先人的怀念就像持有重宝一样,唯恐失去它,这样才是善于怀念。如果只是一时感动,不久后就忘记了,只关注先人留下的残缺的纸张和破败的墨迹,而失去了他应该重视的东西,那就不是君子所谓的孝思了。我的祖母是夏太常的孙女,太常的玄孙夏焕,是我的表弟,他以“怀竹”自命,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勉励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