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墨子·贵义》阅读练习及答案

        墨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①“以相杀,是责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予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子墨子南游于楚,见楚献惠王,献惠王以老辞,使穆贺见子墨子。子墨子说穆贺,穆贺大说,谓子墨子曰:“子之言,则成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毋乃曰’贱人之所为’而不用乎?”子墨子曰:“唯其可行。譬若药然,草之本,天子食之,以顺其疾,岂曰“一草之本’而不食哉?今农夫入其税于大人,大人为酒醴粢盛,以祭上帝鬼神,岂曰’贱人之所为’,而不享哉?故虽贱人也,上比之农,下比之药,曾不若一草之本乎?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女所知也。今有药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于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彼苟然,然后可也。“
        子墨子曰:“世俗之君子,视义士不若负粟者。今有人于此,负粟息于路侧,欲起而不能,君子见之,无长少贵贱,必起之。何故也?曰:义也。今为义之君子,奉承先王之道以语之,纵不说而行,又从而非毁之,则是世俗之君子之视义士也,不若视负粟者也。“
        子墨子曰:“商人之四方,市贾倍蓰②”,必为之。今士坐而言义无关梁之难盗贼之危此为信徙不可胜计然而不为则士之计利不若商人之察也。”
        (节选自《墨子·贵义》)
        【注】①一言:指义。②倍徒:五倍的意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今士坐而言/义无关梁之难/盗贼之危/此为倍徙/不可胜计然/而不为/则士之计利/不若商人之察也
        B.今士坐而言义/无关梁之难/盗贼之危/此为倍徙/不可胜计然/而不为/则士之计/利不若商人之察也
        C.今士坐而言/义无关梁之难/盗贼之危/此为倍徙/不可胜计/然而不为/则士之计/利不若商人之察也
        D.今士坐而言义/无关梁之难/盗贼之危/此为倍徙/不可胜计/然而不为/则士之计利/不若商人之察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万事莫责于义”和“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的意义不一样,但用法一样。
        B.“令彭氏之子御”中“御”指驾驭车马,与射、礼、书、乐、数并称为“六义”。
        C.“因下彭氏之子”的“下”字与“却匈奴七百余里”的“却”字都是使动用法。
        D.“彼苟然,然后可也”和“非恶其声而然也”中加点的“然”字意义一致。
        1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以语录体形式记述了墨子的言论,通过这些“义”的言论表达了“贵义”的观点。
        B.墨子认为,“今天下莫为义”,“故人”如果劝说他就算了,怎么能够阻止他去行义?
        C.墨子劝说穆贺,“穆贺大说”,说明穆贺贯识墨子,但他担心楚王不会采纳墨子的建议。
        D.墨子的观点:世俗的君子不喜欢行义之人,甚至非议、诋毁义士,认为义士比不上负粟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
        (2)故虽贱人也,上比之农,下比之药,曾不若一草之本乎?
        14.墨子善辩,长于推理,请结合相关内容说说墨子“说穆赞”的推理过程,(3分)
         
         
        答案:
        10.D(“坐而言义”为完整意思,不应断开,故排除A、C,“则士之计利”应翻译为“那么士人计算利益”,也不应断开,故选D)
        11.B(非“六义”,是“六艺”)
        12.B (劝:鼓励)
        13.(1)(朋友)对墨子说:“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仅仅让自己受苦来行义,你不如停止。”(得分点:补充主语;莫,没有人;独,仅仅,只有;已,停止)
        (2)所以虽然是低贱之人,向上比农夫,向下比药,难道还不如一把草根吗?(得分点:贱人,低贱之人;上、下,向上向下(名作状);曾,难道;本,树根)
        14.①先摆明态度,只要主张能行之有效就行了;②接着用比喻论证,用草根之药治病和农民交税贵族享用打比方,反驳“贱人所为不用”的观点;③最后举例,以车夫彭氏之子的故事证明观点。
         
        【参考译文】
        墨子说:“万事没有比义更珍贵的了。假如现在对别人说:‘给你帽子和鞋,但是要砍断你的手、脚,你干这件事吗?’那人一定不干。为什么呢?因为帽、鞋不如手、脚珍贵。又说:‘给你天下,但要杀死你,你干这件事吗?’那人一定不干。为什么呢?因为天下不如自身珍贵。因争辩一句话而互相残杀,是因为把义看得比自身珍贵。所以说:万事没有比义更珍贵的了。”
        墨子从鲁国到齐国,探望了老朋友。(朋友)对墨子说:“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仅仅让自己受苦来行义,你不如停止。”墨子说:“现在这里有一人,他有十个儿子,但只有一个儿子耕种,其他九个都闲着,耕种的这一个不能不更加紧张啊。为什么呢?因为吃饭的人多而耕种的人少。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应该勉励我行义,为什么还制止我呢?”
        墨子南游到了楚国,去见楚惠王,惠王借口自己年老推辞了,派穆贺会见墨子。墨子劝说穆贺,穆贺非常高兴,对墨子说:“你的主张确实好啊,但君王是天下的大王,恐怕会认为这是一个普通百姓的主张而不加采用吧!”墨子答道:“只要它能行之有效就行了,比如药,是一把草根,天子吃了它,用以治愈自己的疾病,难道会认为是一把草根而不吃吗?现在农民缴纳租税给贵族,贵族大人们酿美酒、造祭品,用来祭祀上帝、鬼神,难道会认为这是普通百姓做的而不享用吗?所以虽然是低贱之人,向上比农夫,向下比药,难道还不如一把草根吗?况且惠王也曾听说过商汤的传说吧?过去商汤去见伊尹,叫彭氏的儿子给自己驾车。彭氏之子半路上问商汤说:‘您要到哪儿去呢?’商汤答道:‘我将去见伊尹。’彭氏之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天下的一位普通百姓。如果您一定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而问他,这在他已蒙受恩遇了!’商汤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喜欢而努力吃药。现在伊尹对于我国,就好象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于是叫彭氏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如果惠王能象商汤这样,以后就可以采纳普通百姓的主张了。”
        墨子说:“世俗的君子,看待行义之人还不如一个背粟的人。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背着粟,在路边休息,想站起来却起不来。君子见了,不管他是少、长、贵、贱,一定帮助他站起来。为什么呢?说:这是义。现在行义的君子,承受先王的学说来告诉世俗的君子,世俗的君子,即使不喜欢不实行行义之士的言论也罢,却又加以非议、诋毁。这就是世俗的君子看待行义之士,还不如一个背粟的人了。”
        墨子说:“商人到四方去,买卖的价钱相差一倍或数倍,即使有通过关卡那种艰难,碰见盗贼那种危险,也一定去做买卖。现在士坐着道说义,没有关卡的艰难,没有盗贼的危险,即使这样还不实行。那么士人计算利益,不如商人明察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墨子·兼爱》《明史·胡宗宪传》
        《明史·郑三俊传》《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汉书·匡衡传》《新五代史·李严传》
        《宋史·杜范传》《墨子·鲁问·鲁阳文君将攻郑》
        《晋书·羊祜传》《宋史·苏辙传》
        《南史·陈庆之传》《墨子·兼爱》(二)
        《宋史·朱寿昌传》袁枚《牡丹说》
        袁宗道《论文》《墨子·鲁问》
        《宋史·潘慎修传》《后汉书·虞延传》
        《墨子·法仪》《隋书·皇甫诞传》
        《旧唐书·公权传》《墨子·辞过》
        《墨子·尚贤上》《墨子·尚同上》
        《宋史·苏轼传》墨子《所染》
        《宋史·宋庠传》《明史·任环传》
        《墨子·尚贤上》(二)《隋书·赵煚传》
        《宋史·牟子才传》《后汉书·吴祐传》
        《墨子·辞过》(二)《元史·耶律楚材传》
        《墨子·兼爱》(三)《明史·黄尊素传》
        《墨子·耕柱》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