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坂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高祖子弟同姓为王者九国,唯独长沙异姓,而功臣侯者百有馀人……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忕邪臣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天子观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故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馀焉。
        (节选自《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注】①终始五德:战国时期形成的阴阳学说,以五行为五德,用相生相克的关系象征王朝更替。②写放:仿照。放,通“仿”。③忕:习惯。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秦每破A诸侯B写放C其宫室D作之E咸阳F北坂上G南H临渭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崇尚,提倡,与《答司马谏议书》“未能助上以抗之”的“上”意思不相同。
        B.置,设置,安置,与《鸿门宴》“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的“置”意思相同。
        C.“则安宁之术也”与《促织》“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的“则”用法不相同。
        D.“以充入之”与《六国论》“以有尺寸之地”的“以”词性相同,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始皇信奉阴阳五行之说,推算秦属于水德。一切事务的安排都取决于此,甚至黄河也改名为德水。
        B.丞相王绾等人认为,天下初定,请立诸位皇子为王,有助于镇守边关,此提议得到大臣们的认同。
        C.秦始皇更改平民百姓的称呼为“黔首”,收集天下的兵器,统一法令制度和度量衡,统一车轨距离和文字。
        D.汉朝建立后百年之间,有的诸侯王变得骄奢,轻者不守法度,重者谋反叛逆,以致危及性命,丧身亡国。
        13.综合两则材料,分析秦汉王朝统治国家的政治制度有何不同。(3分)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2)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BDG
        11.B(“意思相同”错)
        12.A(“一切事务的安排都取决于此”错)
        13.①秦朝实行郡县制,统一各种制度,加强中央集权;②汉朝分封诸侯,然后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的力量。
        (共3分,第1点1分,第2点2分)
        14.(1)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外交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东道主”“行李”“乏困”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2)何必自己耗费精神、苦苦思索,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的耳朵、明亮的眼睛,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呢!
        (“劳神苦思”“司”“役”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始皇推演五德终始的次序,认为周朝为火德,秦德要取代周德,就必须取周朝的火德所抵不过的水德。现在是水德的开始,改变每年开始的月份,规定官员入朝庆贺都在十月初一日。服饰、旌旗、符节都崇尚黑色。数字以六为标准,兵符、法冠都是六寸,而舆车宽六尺,以六尺为一步,用六匹马驾车。把黄河改名为德水,以此为水德的开始。始皇刚强坚毅,暴戾严苛,所有的事情都用法令来解决,刻薄而不讲仁爱道义,认为这样才能符合五德终始的规律。于是他急于推行法令,有的罪犯囚禁很长时间也没有被赦免。
        丞相王绾等人进言:“现在诸侯刚被消灭,燕、齐、楚等距秦国十分遥远,如果不在那里设置藩王,就无法安定当地民众。臣等请求立诸皇子为王,希望皇帝能够批准。”始皇把他们的建议下交群臣商议,群臣都觉得很恰当。廷尉李斯提议说:“周文王和武王所分封的同姓子弟非常多,可是随着后代血缘关系变得疏远,彼此相互攻击好似仇敌,诸侯之间相互征战,周天子根本无法制止。现在四海之内仰赖陛下的神武威灵得以统一,都设置为郡县,皇子和功臣用国家的赋税来施以重赏,局面很容易控制。天下人没有二心,这就是使国家安定的办法。分封诸侯不妥当。”始皇说:“天下人都苦于战乱不止,就是因为有诸侯的缘故。仰赖祖先的保佑,我刚刚平定天下,如果再去创建诸侯国,这是给自己树敌,再想要求得安宁,岂不是很难做到吗!廷尉的建议是正确的。”
        秦始皇下令将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郡设置郡守、郡尉、郡监。将平民百姓的称呼改为“黔首”。始皇下令收集天下的兵器,将这些兵器集中到国都咸阳,熔化后铸成编钟,以及十二个铜人像,每一个铜人重达一千石,放置在宫廷之中。始皇统一法令制度和度量衡标准,统一车轨的距离,统一用于书写的文字。秦国每消灭一个诸侯国,就会仿建该诸侯国宫殿的样式,然后在咸阳以北山坡上建造宫殿,向南临近渭水,从雍门以东到泾水、渭水一带,宫殿复道和环廊连续不绝。始皇从诸侯国掠夺来的美女、钟鼓,都安置在这里。    
        材料二:
        (汉)高祖末年规定,对不是刘姓而称王和如果没有什么功劳又不是皇上封置而称侯的,天下的人应一起征伐他们。当时,高祖的子弟同姓封王的有九国,只有长沙王是异姓,而因功封侯的也有一百多人……汉朝平定天下以后百年之间,诸侯王与天子的关系更加疏远,有的诸侯王骄奢起来,习惯于听从奸邪之臣的计谋,肆意作乱,严重者谋反叛逆,轻微者不守法度,以致危及生命,丧身亡国。天子借鉴上古的办法,然后加赐恩惠,使诸侯王得以施恩惠于子弟,并分封给他们国邑,所以齐分为七国,赵分为六国,梁分为五国,淮南分为三国,连同天子的旁支庶子被分为王者、诸侯王的旁支庶子被分为侯者,共有一百多个。
         



        相关文言文练习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二)《史记·魏世家》《史记·留侯世家》《论衡·非韩》
        《史记·齐太公世家》《韩非子·十过》《夏桀为虐政淫荒》《六韬·文韬》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置酒咸阳宫》(二)《史记·留侯世家》《留侯论》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宋史·范仲淹传》《史记·伍子胥传》
        《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屈原列传》《屈原庙赋》
        《史记·封禅书》《容斋随笔·汉唐封禅》 《史记·封禅书》《资治通鉴·梁纪三》
        《史记·吕太后本纪》《汉书·高后纪》《帝置酒洛阳南宫》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历代论》《史记·陈丞相世家》《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张仪受辱》《史记·循吏列传》《汉书·循吏传》
        《史记·太史公自序·拨乱世》《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二)
        《史记·朝鲜列传》(二)《史记·老子传》《老子》
        《史记·苏秦列传》(三)《史记·西南夷列传》
        《商鞅立木》《史记·伯夷列传》《说苑·指武》
        《孟尝君列传》《读孟尝君传》《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高祖本纪》
        《史记·朱建传》《史记·南越列传》(二)
        《秦欲伐齐,齐楚从亲》《楚怀王拘张仪,将欲杀之》《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齐欲伐魏》《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
        《张仪为秦破纵连横》《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
        《随何难汉高祖》《陶朱公长子吝金害弟》
        《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酷吏列传》
        《史记·楚世家·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史记·吕嘉传》
        《史记·晁错传》苏轼《晁错论》对比《史记·端沐赐传》
        《史记·高祖本纪·鸿沟划界》《孝景崩,武帝立》《李广非大将才也》《读通鉴论》
        《二十七年,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勾践困于会稽》
        《史记·孟尝君传》《鲁仲连者,齐人也》
        《李牧守边》(二)《史记·平准书》《王安石变法》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